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通腑汤对腹部术后早期肠麻痹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时间:2014-08-27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140字
论文摘要

  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的胃肠恢复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胆囊炎患者因炎症刺激,术后出现肠麻痹情况较多,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通腑汤为我院院内制剂,经临床验证其经口给药和经肛肠给药均可有效促进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肠麻痹的胃肠功能恢复。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给药途径,探讨其对于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肠痹病气滞证)肠道功能恢复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诊断的120例“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患者”病例全部来自我院外一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和急性胆囊炎术后早期肠麻痹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肛肠给药组60例,口服给药组60例。肛肠给药组,阑尾炎3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7例;胆囊炎30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9例;口服给药组,阑尾炎30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7例;胆囊炎30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9例。二者一般资料比较,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为肠痹病气滞证者:腹胀如鼓,腹痛,嗳气,恶心呕吐,便秘,无矢气,舌红苔黄,脉弦。

  1.2.2 符合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②年龄<18岁或>65岁。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有差异。

  1.5 药物及用法
  
  ①药物处方:大黄12 g(后下)、芒硝5 g(包)、积实15 g、厚朴15 g、陈皮10 g、木香10 g、川辣子15 g、炒莱菔子15 g、当归10 g、白芍10 g。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东直门中药房代煎,200 mL浓煎。

  ②治疗方法。肠灌给药:每次直肠灌注药物前,将药物加热至37~38 ℃,药物的pH尽量接近8.3~8.4。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弓屈,插管深度15~18 cm,将浓煎200 mL药液10 min内缓慢注入直肠内。每次给药时间间隔12 h。口服给药:浓煎200 mL,口服或胃管注入(夹闭胃管1 h)200毫升/次,每次间隔12 h。通腹汤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剂科提供,200 mL袋装,每毫升含量相当于生药0.60 g。

  两组的首次给药时间均为手术结束后6 h,均治疗观察至术后排便停止,同时在观察期间停用所有有助排便,排气动力性药物。

  1.6 疗效评价的指标

  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患者、自主排气时间:从手术结束时起致患者恢复第一次自主肛门排气止,以患者主诉为依据、最少计时单位为10min。排便时间:从手术结束时至患者首次肛门排便。

  2 结 果。

  2.1 首次排气时间

  肛肠给药组,首次排气时间为(10.74±0.61)h,口服组为(23.44±1.08)h,经t检验,两组统计学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肛肠组优于口服组。【表1】
论文摘要
  
  2.2 首次排便时间
  
  肛肠给药组,首次排便时间为(45.22±2.20)h,口服组为(60.21±0.95)h,经t检验,两组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肛肠组优于口服组。【表2】
论文摘要
  
  无论排气时间还是排便时间,肛肠给药组明显优于口服组,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有显着性差异。经肛肠给药能更好的解除早期术后肠麻痹症状。

  3 讨 论
  
  通腑汤的方药组成是大承气汤为主加减而成。本方通里攻下,行气导滞,正迎合六腑,胃气的通降之性。方中大黄苦寒泄热,祛瘀通便,荡涤胃肠邪热积滞,消除致病之因为君药,然大黄苦寒,长于泻下攻积,软坚之力欠佳,燥屎难下,如同无水行舟,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为臣药;二者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增强。然积滞内阻,致使腑气不行,佐以厚朴苦温下气,除满下胀,配以枳实苦辛破结,导滞消痞;两药行气导滞,消痞除满,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攻下通便。四药相合,行气泻下并重,六腑通降,气机畅通;半夏、陈皮理气降气助运化,川楝子有活血理气之效,配以木香具有开郁通下,养血活血之功,莱菔子理气活血,调和诸药,共奏行气通下之功,能促进术后肠蠕动,促进术后排气,恢复肠道功能。

  通腑汤通过多途径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推进功能和增强肠道容积的功能,有增强胃肠血流,改善循环增强胃肠壁血氧供应作用,并具有利胆作用。

  本次试验表明,通腑汤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肠麻痹(气滞证)的排气、排便有明显促进作用,可缩短术后肠麻ā的时间。课题组进行了“中药口服途径与肛肠途径的药效对照研究”。证实“通腹汤”通下作用肛肠给药优于口服用药,其机制可能与肛肠给药有效成分吸收后大部分直接进入体循环相关,而避免了首过肝酶解效应。另外药液局部刺激也是增加通下作用的因素。通过临床研究,初步评价通腹汤口服及灌肠不同途径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肠痹病气滞证)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了更有效的用药途径。

  参考文献
  
  [1] 袁凯涛,石汉平.术后肠梗阻(肠麻痹)的病因与预防[J/OL].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4(6):63.
  [2] 侯清.通腑汤治疗腹部术后早期肠麻痹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 邢承刚.通腑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0例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4] 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 杨亚鹏,陈晓珩,马晓佳,等.通腑汤改善胃瘫综合征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7):251.
  [6] 曹建春.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