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宗白华的审美理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时间:2017-03-07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4440字

  结 语

  宗白华的美感思想在自然生命与文化精神的融合中产生。其美感思想的发展是以同构理论为前提,在对西方近代哲学的逻辑追溯中,通过本体同构的认识论启示、生命同构的泛神论指引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终归。

  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的阐扬,宗白华的美感思想表现出对自由完整的人的塑造和审美实践与物质实践合一的灵魂旨归。在现实性的终极关怀中,宗白华美感思想中的美感理论扩展为对个体生命、社会生活、整体生存的美的理想。

  通过对宗白华美感思想的系统论述,试图澄清宗白华美感思想中"境界"、"意境"、"艺境"这三个重要概念内在的规定性,得出"境界"是对客观状态的评价,"意境"是指个体主观表现的客观性,"艺境"是指体悟宇宙人生真相实现的场域。通过斯普兰格人格理论对宗白华境界理论的影响的发现,对"意境"、"境界"、"艺境"这三个概念的内在联系给予解释。首先,境界是人对待世界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客观状态的评价。而艺境是宗白华所划分的六个境界中的一种,与其他境界相比艺术境界的不同在于人们是用艺术的眼光关照世界,用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并以艺术的美的理想来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此外,宗白华之所以说自己一生致力于对"艺境"的追求,其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境界是实现个体体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场域。但是由于个体具有不同的境界,而境界具又有客观性,这就导致了处于不同的境层的个体之间很难相互理解。

  而意境则是使个体能否进入到艺术境界的关键。意境是艺术创作主体内在境界的艺术表现,意境依靠艺术所特有的形式表现出个体可以进行感性直观体验的形象,也正是在艺术象征作用的启示下,不同境层的人可以实现精神的互动并共同提升个体的境界。因真正的艺术品是个人情感形式、人格形式、生命形式的表现,当个体通过对艺术品所表现出的意境进行直观感性体验就会自觉的进入到艺术境界中去体悟宇宙人生同其节奏的宇宙真相。通过对宗白华美感思想中"合"的精神的挖掘,还得到了对个体生命、自然、文化的内在联系的启示。宗白华美感思想中从文化角度对自然的地位与价值的肯定对人类自然观的转变与实践样式的完善起到的极具价值的理论启示。

  本文通过对宗白华美感思想"合"的理论特质和灵魂旨归的深入挖掘,进一步探索出宗白华学术发展的内在里路与根本旨归。宗白华学术探索的出发点是基于美感而产生的救世价值理念,进而宗白华将学术视野置于文化的场域以实现其救世的目标。在寻求文化救国的道路上,宗白华以现实性的终极追问与终极关怀的合一为宏观背景,致力于创造融合中西方优秀文化的世界文化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世界文化的创造过程中,宗白华将西方近代文化中科学理性的精神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进行调和,以艺术的方式重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论建构。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正是对西方近代科学理性精神的中国语言范式的表达,也是在中国生命象征文化体系对西方近代哲学逻辑演进的继续发展。这对中国当代的文化建构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指导。

  宗白华美学思想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又深刻的。由于笔者所学尚浅,对其思想的把握显得捉襟见肘。而能否厘清中西文化对宗白华学术思想的具体影响是笔者接下来要努力为之奋斗的任务。

  参考文献:
  
  学术专著: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德]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德]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德]歌德,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德]温克尔曼,邵大箴译。论古代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德]席勒,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德]黑格尔。美学(第 1 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德]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店,1986.
  [10][法]柏格森,姜志辉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意]克罗齐,黄文捷译。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德]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3][美]马尔库塞,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4][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杨伯峻译著。孟子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8][宋]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9][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0]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1-4 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4]宗白华,林同华选编。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5]宗白华,秦贤次选编、杨牧序。美学的散步[M].台北:洪范书店,1981.
  [26]宗白华,林同华选编。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宗白华。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2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9]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0]宗白华。三叶集[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
  [31][英]鲍桑葵,张今译。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3]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1-3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4]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5]蒋孔阳,李醒尘。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3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1-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8]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范畴史(第1-3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9]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0]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1]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2]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3]林同华。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4]叶朗主编。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45]邹士方。宗白华评传[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3.
  [46]王德胜。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7]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48]阎国忠、徐辉、张玉安、张敏。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9]萧湛。双峰并峙 二水分流: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0]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5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2]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53]张世英。美在自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4]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55]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6]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7]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58]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9]刘小枫。诗化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0]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1]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2]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3]刘森林。追寻主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4]汪济生。美感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期刊论文:
  
  [1]张泽鸿。现代语境下艺术学与美学"分合之争"的反思--以宗白华为例[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2 期。
  [2]赵学存。论宗白华审美主义批评精神[J]. 学术界,2014 年第 2 期。
  [3]时宏宇。海德格尔与宗白华艺术观的超越式互补探析[J].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4]刘纲纪,王建英。 美学、艺术学研究要打通中西、融会古今--刘纲纪访谈录[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6 期。
  [5]张泽鸿。"德国经验"与"中国问题"--宗白华与现代中国艺术学演进之考察[J]. 社会科学战线,2013 年第 12 期。
  [6]时宏宇。宗白华"同情的了解"之美学批评观[J]. 理论学刊,2013 年第 5 期。
  [7]罗钢。 学说的神话--评"中国古代意境说"[J]. 文史哲,2012 年第 1 期。
  [8]罗钢。 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 5 期。
  [9]王德胜。人生体验论与生活改造论的美学--宗白华美学的理论内容与总体特性[J]. 艺53术评论,2012 年第 8 期。
  [10]朱爱军。构建"立美宜人"的实践样式[N].光明日报。2011 年第 11 期。
  [11]彭锋。中西美学中的虚与实[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 1 期。
  [12]王德胜。意境:虚实相生的审美创造--宗白华艺术意境观略论[J]. 文艺争鸣,2011 年第 15 期。
  [13]时宏宇。宗白华论中国艺术的基本象征物:时间化的空间意识[J]. 东岳论丛,2010 年第2 期。
  [14]田智祥。艺术空间体认与文化精神追寻--宗白华论[J]. 文艺争鸣,2010 年第 14 期。
  [15]叶朗。"美在意象"与"接着讲"[J]. 文艺争鸣,2010 年第 16 期。
  [16]林同华。 《美学散步》整编的来龙去脉[N]. 社会科学报,2010 年第 3 期。
  [17]杨春时。同情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年第1 期。
  [18]胡家祥。宗白华所讲的"艺境"辨识[J]. 江淮论坛,2009 年第 3 期。
  [19]刘悦笛。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意境说"--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例[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5 期。
  [20]叶朗。从朱光潜"接着讲"--纪念朱光潜诞辰一百周年[J]. 北京大学学报,1997 年第 5 期。
  
  学位论文:
  
  [1]张泽鸿。跨文化视域中的阐释与建构--宗白华艺术学思想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1.
  [2]田智祥。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张泽鸿。鸢飞鱼跃--宗白华的生命境界美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8.
  [4]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
  [5]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
  [7]王云亮。 话语的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8]许丙泉。从快感到美感[D].山东大学,2006.
  [9]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
  [10]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
  [11]朱爱军。审美范式的转换与社会转型期文化精神的建构[D].南开大学,2004.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