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结 语
一、研究结论
对于企业来说,构建科学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是吸引、挽留各类人才,更好的激励企业员工的有效方式。社会经济环境日益变化,企业也在不断成长和进步,因而C设计院测绘分院当下的薪酬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笔者正是在整理分析相关的薪酬体系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 c设计院测绘分院当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薪酬管理体系的特征,最后提出了较为科学可行的改进方案。此方案的设计规划基础就是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最终目的就在于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文章主要可以得出下述三个结论:
第一,本文在分析c设计院测绘分院人力资源规划状况以及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c设计院测绘分院目前实行的薪酬体系,最后总结出该薪酬体系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一是现行的薪酬体系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在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二是该薪酬体系之下,薪酬水平存在较大的内部不公平性,无法真正体现出企业一些核心工作岗位的重要价值;三是虽然该薪酬体系中包含了一些员工福利计划,但是没有在实质上进行推行,因此也无法发挥较大的激励作用;四是整个绩效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因而考核结果的正确性、科学性有待商榷。
第二,在科学分析、评估各大岗位职能、价值的基础之上对C设计院测绘分院目前的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在评价各大岗位的时候笔者依据c设计院测绘分院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定量分析法,科学设定各个岗位的岗位工资标准,使得整个体系更加规范。
第三,在原有的福利体系中增加了员工在职培训以及年休假等方面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二、研究展望
探索企业薪酬体系改革与创新,目的就是为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其战略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市场竞争力、内部公平性的薪酬体系,吸引并留住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尽管本文对C设计院测绘分院的薪酬体系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提出的薪酬优化设计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c设计院测绘分院的薪酬体系将作进一步优化,以适应不同时期企业的发展需要,另外,薪酬体系在企业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其他管理体系的配套和支持。
参考文献
[01]钟天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02]劳埃德·拜厄斯,莱斯利·鲁。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03]Deconinck& Stilwell. Incorporating organizational justice, role states, pay satisfaction and supervisor satisfaction in a model of turnover intention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4 (3): 225-231.
[04]Lind,E. A. Thinking critically about justice judgment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1 (58): 220-226.
[05]SepeS. M.Making sense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R]. WorkingPaper, University of Arizona, 2010.
[06]MurphyK. J. and Jensen M. C. CEO bonus plans : How to fix them[R].f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11.
[07]王麒凯。构建具有公平性和激励性的PSP薪酬管理体系--以国有企业重庆GS集团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幵发,2012 (5): 40-45.
[08]付景涛。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企业薪酬结构调整策略[J].求索,2011(7): 17-19.
[09]贾康。雇员薪酬的形成机理、我国状态判断与优化建议一基于“期望值”分析及“公正”与“均平”认识框架[J].财政研究,2013 (5): 2-14.
[10]吴小妹。公平理论视觉下的员工薪酬满意度提升[J].生产力研究,2010(4): 217-218, 256.
[11]陈禹。基于岗位与绩效的动态宽带薪酬体系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 (12): 41-44.
[12]陈倩,葛玉辉,赵士军。基于职位_绩效与能力的三位一体宽带薪酬体系设计--以X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 (12): 44-46.
[13]王晓波。人本主义视角下能力分级薪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 (3): 35-39.
[14]晚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制度改革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 34 (2): 34.
[15]吕永卫,王歆儒。宽带薪酬的设计与运用[J]?生产力研究,2010(10):33-34.
[16]万希。基于贡献的薪酬体系设计与实施[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4): 31-33, 37.
[17]白建军,李秉祥。货币薪酬结构对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 (10): 88-103.
[18]李军,潘澍之。竞争战略与薪酬体系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L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C5): 79-82.
[19]肖雄松。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策略优化研究[J].理论探讨,2013(4):97-100.
[20]侯静怡。发展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路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 (3): 74-81.
[21]白玉,陈建华。职业经理人价值评价模式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 (11): 103-106.
[22]张小宁。分享制企业激励制度的比较一一利润分成、员工持股、EVA、分配权等的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 (10): 7-10.
[23]苏晓丹。R设计院薪酬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24]于超敏。建筑施工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25]刘范鹏。烟台市中小建筑企业薪酬体系及优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26]张波。山东通信服务设计院薪酬体系设计[D].山东:山东大学,2006.
[27]陈曦。国有企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28]梁巧转,徐细雄。基于EVA、RPE的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估预测[J].预测,2013 (5): 25-28.
[29]王明进。YA设计院薪酬体系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30]潘勇。WZ公司薪酬体系设计[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3.
[31]俞晔。BD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32]孙蔚闻。中小民营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研究--以安徽HX钢结构公司薪酬体系重构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07.
[33]胡雪。VP模式的薪酬设计流程[J].经济论坛,2012,(9): 75.
[34]谢耀红,张瑞。论国企的员工激励[J].人才资源开发,2009,(10):92-93.
[35]蒲建坪。浅谈金融危机下企业员工激励[J].网络财富,2009(6): 17.
[36]邱静艺。知识型员工薪酬满意度影响因素探析--基于龙岩市企业的调查[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 1-5.
[37]许德红。W发电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