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实现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的损害是一个体系性的制约因素。因此,对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也应该是一个体系性的工程。如果仅仅是改变整体的一部分,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而不能根本上解决劳务派遣员工权益受损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体力型劳务派遣员工处于不利的状态。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兼顾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系统改革。
保护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还涉及到行政、法律、文化,第三部门等等各方面问题。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5.1 加强经济建设,增加就业岗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而稳定的发展状态。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劳务派遣问题的产生就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它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解决。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所以对劳务派遣员工进行剥削,从本质上说是资本牟利的冲动。为了有效制约资本的这种本性,就需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克服因为短缺问题而导致的对劳工的压制。使得市场上生产出更多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劳务派遣员工权益受损的状况。因此,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就需要促进经济在质和量两个层面持续发展。
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就可以保持经济的竞争力,创造国际知名的品牌,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扩展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发挥我国体力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样就可以为具有高级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与企业互通有无。也可以为体力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和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劳动者的就业。通过经济的发展才能巩固就业的成果,并且只有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高度重视劳务派遣的发展,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5.2 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是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保护劳务派遣员工权益的强有力工具。法律法规是市场主体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违背了它就会扰乱市场秩序,就必须受到惩罚。为了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就必须规范劳务派遣制度。首先要严格劳务派遣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提高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资金、经营场所、经营范围和从业人员素质进行严格要求,提高劳务派遣准入门槛。对于不合法律要求的单位,或者侵犯劳动者权益情节严重的单位要予以退出。经过删选,保证劳务派遣单位的服务质量。对于某些劳务派遣尚不成熟的领域,可以限制或者暂缓开展劳务派遣活动。
①还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首先要明确列出三方的权力和义务的范围,保证在发生事故以后可以找到责任对象,明确责任轻重。其次,要明确劳务派遣工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提高劳务派遣员工的社会地位。
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方面,就需要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在对待劳务派遣这类事件上,政府不能本着“民不告,官不究”的态度,而是应该主动出击,查找出劳务派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秩序。但是在实际行政活动中,并不具有专门的劳务派遣监察单位及其配置人手。又鉴于劳务派遣现象的快速发展,所以,应该考虑建立健全这一制度。
有学者提出,针对劳务保障监察机构设置不健全的实际,应通过增设监察协管员公益性岗位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推进、优化劳务派遣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劳务监察维权水平。②
5.3 强化工会,提升话语,促使派遣员工融入单位
加强工会制度建设,强化工会的各项职能。进一步发挥工会为职工争取权益的作用。为了维护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就需要做到:首先加强工会的作用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现阶段,我国工会属于企业管理层的一个组成部门。在运行过程中,更多的是体现了企业管理层的意志。所以,为了维护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就必须提高工会的独立性。真正让工人阶级参与进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让工人阶级在生产管理、工资调整、福利发放,文化生活等层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此外,还应该允许工人在工会之外,建立各种社团组织,来满足经济,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在工人阶级中间培养团结互爱,平等包容,荣辱与共的现代公民文化。只有如此,才更多渠道的丰富工人阶级的物质文化生活,拓展他们政治参与的渠道,更好的发挥工人阶级的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的作用。
其次就是要依法规范吸收劳务派遣员工进入工会。企业的工会组织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吸收一切符合条件的劳务派遣员工。为了保证劳务派遣员工顺利加入工会,有必要建立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会会籍档案。有了工会会籍档案,就可以顺利地为工人办理转会业务。通过工会组织将劳务派遣员工纳入用工企业生产管理的大环境之中。工会组织中,不仅可以维护劳务派遣员工的经济政治权利,还可以加强对他们的劳动技能培训,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维护劳务派遣员工的基本权利,还要照顾他们的发展权利。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提高工会组织的独立自主性,加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在更大层面上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将劳务派遣员工纳入工会,进一步加强了工会的力量,提高工人阶级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话语权。就为进一步维护劳务派遣员工的权利提供有效地平台。
5.4 文化建设,兼容并包,消除就业歧视
文化建设在现阶段就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同时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来引导各种非主流文化,建立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相互渗透与良性互动。进行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且还有利于不同成员之间的融合。
文化建设在于协调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亚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派遣单位文化圈、用工单位文化圈、劳务派遣工人文化圈,企业正式员工文化圈等等,由于这个群体的利益的差别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圈。这些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别是造成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文化冲突集中表现在对劳务派遣员工的社会歧视上。通过上述在经济经济发展建立起劳务派遣员工与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共同体关系;通过政治、法律和工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保护劳务派遣员工的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大力提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权利平等的观念。尤其要确立劳动光荣,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尊重劳动的价值观的普及,使各利益群体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国家,大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相互包容,相互关爱,民主协商,有理有据有节的开展各项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此外,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劳动着的荣誉感与归属感,发挥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制度建设是硬实力,而文化建设是软实力,只有坚持软硬实力综合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