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在我国,劳务派遣员工权益受损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随着劳务派遣的快速扩张,而普遍发生的事件。劳务派遣员工同样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却与正式员工在各项待遇上出现极大差别,俨然成为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二等公民”。
这种现象的蔓延对于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号称工人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坚持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政治,法律,工会组织和社会文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才能有效的保护劳务派遣员工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王弘钰:《劳务派遣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经济出版社,2013.01。
[2] 滕炜:《劳务派遣制度解读与法律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0。
[3] 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4] 郑东亮,李天国,阴漫雪:《理清<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务派遣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06。
[5]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猎头管理和运作》,学林出版社,2005。
[6] 黄乐平 ,朱茂林 ,杨永琦:《新法下的劳务派遣操作实务与风险防控》,法律出版社,2013.03.
[7] 曹可安:《劳务派遣管理概论 》,复旦大学的出版社,2011.11。
[8] 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中国法院 2013 年度案例(劳动纠纷含社会保险纠纷)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05。
[9]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用版 2013 最新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01。
[10]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01。
[11] 王丽平,何非,时博:《劳务派遣》,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12] 程延园:《劳动关系(第 3 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06。
[13]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注释本 》,法律出版社,2012.04。
[14] 邵剑兵,王蕴:《丰田公司非典型雇佣模式的经验与借鉴》,载《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 5 期。
[15] 小松史郎: 《トヨタ生産方式における非典型雇佣化の含意》( 上),『赁金と社会保障』,9 月上旬号(No.1401)。
[16] 涂永前:《劳务派遣制被滥用的缘由及法律规范》,《政法论坛》,2013 年 10 月。
[17] 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版。
[18]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中国劳动》2004 年第 4 期。
[19] 吉藤幸朔着,熊谷健一补订:《特许法概说》,有斐阁 1998 年第 13 版。
[20] 宋群英:《关于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1] 刘大卫:《劳务派遣制度对中国未来劳动力素质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11 年第 5 期。
[22] 成之约:《浅论非典型聘雇关系工作形态的发展与影响》,《劳工行政》.1999(139)。
[23] 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
[24] 郑尚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前沿问题》,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25] 董保华、杨杰:《劳动合同法的软着路--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年版。
[26] 董保华、薛孝东:《论劳动力派遣》,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27] 王桦宇、万江:《劳务派遣法律实务操作指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28] 游劝荣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 年版。
[29]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0] 徐智华:《劳动合同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31] 林嘉:《劳动合同法热点问题讲座》,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年版。
[32] 常凯:《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年版。
[33] 刘焱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
[34] 徐小洪、张俊华:《浙江省<劳动合同法>实施状态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版。
[35] 姜颖 :《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36] 【日】立花聪:《浅析劳动者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地位及其保护》,《河北法学》2012年第 4 期。
[37] 【美】玛丽、库克:《人力资源外包策略》,吴雯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8] 【美】Marka. Rothstein , Employment Law ,West,2004 (135)
[39]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40] 【日】有泉亨(着),田思路、贾秀芳译:《契约劳动法的研究-日本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年版。
[41] 【日】马渡淳一郎:《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42] 【日】香川孝三:《劳务派遣在日本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载《劳务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年版。
[43]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文版序言” 》,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年版。
[44]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徐明龙译,商务印书馆 2009 年版。
[45] 郑津津:《从美国劳务派遣法制看我国台湾地区劳动派遣法草案》,《国立中正大学法学集刊》,2003 年第 10 期。
[46] 伍奕 :《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反思与重构》,《法治论坛》2009 年 01 期。
[47] 郑尚元:《劳动派遣之立法因应--劳动派遣这社会会价值与负效应》,《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 年秋季号。
[48] 孙立如:《浅议规范劳务派遣-对<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规定之解读》,《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 卷第 3 期。
[49] 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中国劳动者》2012年 5 月。
[50] 曹海东:《劳务派遣的非正常繁荣》,《南方周末》2008 年第 03 期。
[51] 周宝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研究》,《法学杂志》2010 年第 2 期。
[52] 邱峻彦:《劳动派遣之法律探讨》,《万国法律》2004 年第 12 期。
[53] 范丽娜:《关于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 年 9 月。
[54] 沈玉芳:《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保障问题探讨》,《经济论坛》,2013 年 4 月。
[55] 甘术志、刘行星:《劳务派遣中的岗位合同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环渤海经济了望》,2013 年第 2 期。
[56]王全兴、杨浩楠:《试论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苏州大学学报》,2013 年 3 月。
[57]郑莉:《劳务派遣由企业向事业单位蔓延》,《工人日报》,2012 年 12 月 25 日。
[58]刘大卫:《劳务派遣制度对中国未来劳动力素质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11 年第 5 期。
[59]Daily Labor .Rep.(BNA)No.27, at B-2(Feb.10,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