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8 共381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我国企业中的环境成本核算问题分析
【第2部分】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绪论
【第3部分】企业环境成本概述及相关理论
【第4部分】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
【第5部分】企业开展环境成本核算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6部分】解决企业环境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
【第7部分】A钢铁公司的环境成本核算应用
【第8部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模式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随着十二五计划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同时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仅 2013 年一年,几乎各个省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雾霾天气;水资源污染事件频发,号称“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农夫山泉也一度被传质检不合格;每年有成千上万条鱼死于水污染。更糟糕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还会遭到来自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入侵”,无异于雪上加霜[1](李玥英,2012)。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不得不积极应对。中共十八大也指出,我国如今面临着来自资源供应和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和威胁,这种严峻形势使得实施高效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对环境污染最大的施压方--企业,更应该以身作则,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兼顾环境,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性强的环境保护方案,预防环境污染与破坏,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真实地反映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成本。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如今能够有现实应用的研究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也正是现实遇到了问题才有了对学术研究的需要。环境成本的核算也是建立在现实需要之上。

  1.1.1 选题背景
  
  生物都是有寿命的,承载这些生物的地球也是有寿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的健康,甚至缩短它的寿命。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和企业发展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2](Gray R, BebbingtonJ,2000)。由于人们的短视,往往只顾及自己,完全不考虑子孙后代。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工业社会,人们唯一的目标就是赚取更多的金钱,为自己赢得最大的利益。各种工厂把机器设备开足马力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数以亿吨计的废物被排入河海之中,严重污染了占地球表面绝大多数的水资源。我们自己国家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从小就被告知我国“地大物博”,然而如果这个“物”指的是污染物,就真的很具有讽刺意味了。

  我们很少想到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至于把这种破坏用会计来核算就更是不可能了。现在我国的会计制度还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很少涉及对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然而我们要意识到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和文字游戏,这是关系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极其严肃的问题[3](谢东明,王平,2013)。环境成本核算和其他会计核算一样,是一个工具、一剂良方,一旦我国企业能在环境成本问题上自成体系、严格规范,将会在提高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巨大作用[4](张清华,2012)。

  1.1.2 研究意义
  
  一方面是理论意义,首先,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探究可以在传统的会计体系里给环境成本以一席之地。这可以打破我们的传统思维:认为只有类似于原材料、人工工资这样的才是成本。实际上,我们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大肆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的近些年,没有认识到或者自欺欺人地不愿去认识环境也是我们付出的成本,不论是受到污染的环境无形中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还是为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以及恢复环境而发生的费用,都是我们进行某些生产活动所付出的代价[5](郭莲,卢志辉,2012)。其次,从环境成本出发,我们可以将理论的探讨延伸至关于环境问题的其他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会计制度。如同我国会计领域的元老葛家澍先生所说,开创“绿色会计”的新理论。让环境会计不再成为一个特殊的、被忽略的存在,而要让它成为会计核算中的一分子。

  另一方面是现实意义,这一层面的意义显而易见。当我们把环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处理时,也就从实际上解决了一个一直存在而又被人忽视的恶性循环,即人们不重视环境问题,进而污染环境,然后或造成巨大环境破坏,或用大量资金处理污染,总之,都是产生了巨大成本;而因为没有对这些成本进行核算,无法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造成人们对经济指标的片面追求,这样反过来又肆无忌惮地从看似免费的环境中攫取利益,毫不收敛。当企业人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时,配合一个规范的操作体系,则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成本记录收取相关税费,这种作用必然还会随着环境成本核算的完善而更加明显[6](孙婷婷,20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环境成本核算是指核算企业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自身生产目的及维持良好环境水平采取环保措施所消耗的费用及成本,作为环境会计的一个主要分支,该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2.1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环境成本的研究开始的较晚,于2000 年兴起,并在此之后进入高潮,主要探讨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葛家澍于1992 年发表了《90 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将盛行于西方国家的绿色会计理论引入此文,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探索,拉开了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1996 年,王立彦教授开始注重环境成本确认这一具体问题,指出可以通过完善会计法规逐步将外部成本内部化。2007 年,王立彦提出通过将环境成本纳入总成本核算,可以激励企业注重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经营行为,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2002 年,肖序开始进行环境成本的实务核算,通过研究成本核算原理,建立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的体系。同年,乔世震提出应针对企业的环境活动,设置收益、支出、资产与负债等科目进行核算。

  之后,各位学者开始研究环境核算的具体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2003 年,王燕祥和徐瑜青主张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环境成本核算中,并以火力发电厂为例。

  2005 年,李秉祥进一步将 ABC 法应用于西安正大有限公司。

  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缺乏实证研究。究其原因,是我国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环境会计法规,企业也没有大力推行该项核算。因此,我国当前环境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完善相应法规并推进实践。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971 年,Beams.F.A 在《会计学月刊》这一英国着名月刊上发表《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第一次成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污染成本的广泛关注。1973 年,Marrlin.J.T 在同一期刊上发表《污染的会计问题》正式展开了对于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

  1998 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政府专家组整理发布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自此国际上第一份体系较为完备的环境成本会计指南问世。该报告从环境成本的定义、确认、计量及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指导如何将环境成本业绩指标同传统业绩指标有效结合。

  美国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为了使企业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识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美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核算行为。随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FASB)会针对相关问题拟定了一系列文件。

  1989 年,FASB 发布《EITF90-8 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一文对治理环境污染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标准作出规定。直到 1995 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初次明确了企业环境成本的概念、特征、分类,奠定了环境成本的进一步核算的基础。2000 年,该机构强调政府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倡导政府出台考核监督企业的环境治理。美国不仅在理论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实践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美国环境保护局一方面收集不同行业的公司集进行案例分析,以期总结企业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找出相关准则在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7](冯淑萍,2003)。

  加拿大也对环境成本核算的理论及实践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93 年,加拿大方面发表《环境报告:对1993 年的环境调查》,此项调查结合当时公司的实际操作情况对环境成本进行重新分类:防治成本及损失成本,并指出应对环境信息进行适当的披露。1997 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发表了《环境角度的完全成本会计》表明,虽然企业现在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将环境成本纳入完全成本进行核算,但政府及企业应至少具有这种思想并逐步创造条件。再之后,《环境绩效报告》一文探讨了应在环境报告中披露何种信息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同时提供了一些披露模式以供参考。

  日本的环境成本核算虽然不是开始最早的,但却是相对较完备的[8](林万祥,肖序,2002)。1999 年,日本发布《关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原则》,拉开了日本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2000 年,环境署发布《关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详细说明了如何对环境治理的费用以及带来的效果进行计量。2002 年日本环境署颁布了《环境会计指针》,标志着环境成本核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该文件遵循了传统会计中资本化与费用化确认的原则,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环境会计规范,建立了系统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使其可以有效应用于实践[9](刘明辉,樊子君,2002)。

  综上所述,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形成了对环境成本核算的独特体系,并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的环境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规范研究部分是在综述国内外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外部性等相关理论,对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核算以及披露整个过程进行阐述,并且分析了我国目前在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案例研究部分以 A 钢铁公司为例,将本文所述的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1.3.2 创新点
  
  文章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不仅局限于狭隘的会计层面,而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总成本理论和社会责任成本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度分析。在具体的核算上,还使用了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法,特别是结合案例对作业成本法的实际应用予以系统的说明。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