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综上所述,在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平面设计领域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面临着由数字技术所引发的生存危机与发展机遇。在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会以新的设计形式继续存在与发展。现将结论总结如下:
首先,在数字化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数字设备的运用,使平面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平面设计的准入门槛降低、"人人都是设计师"、平面设计计算机"技术万能说";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也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在:数字技术使平面设计制作便捷化、数字技术为平面设计带来新的信息载体。历史表明,每一次由信息传播革命所引发的旧式媒介的危机都会被新的传播方式所取代,并以新的生存手段而呈现,因此,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生存必然会以新的方式出现。其次,人类的文明发展向来与媒介的发展密切相关,媒介的进步促进平面设计的发展。因此,数字化时代媒介的发展必然会促使平面设计进行相应的观念转换,平面设计在保留传统纸质媒介设计的基础上,其设计形式将以新媒介为生存载体,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由单一到多元;由真实现实到虚拟现实等形式和设计观念的转换。第三,数字媒介的不断涌现,使传统纸质媒介运用减少,导致传统纸质媒介主流地位的衰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媒介会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传统纸质媒介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物质属性,决定了其会在数字化时代继续存在,但作为主导媒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传统媒介若想在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找到新的生存手段,如概念书等新形式的出现。此外,传统媒介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也为其生存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例如以数字杂志的形式出现。因此,作为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静态媒介与动态媒介会在数字化时代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最后,数字化时代的平面设计由于技术的民主化,促使设计面向大众,使设计变得平民化。数字化时代大众会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创作平面设计,整体上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与设计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媒体机构的霸权,市场监管不力等因素使人们生活在图像的包围下,始终处于视觉信息过剩的暴力中。归根结底是由于管理人员监管不强、对平面设计市场泛滥的放纵;此外,商业竞争的压力与视觉本身具有的优越地位,这些因素造成了平面设计图像的霸权现象。因此,数字化时代应加大对平面设计市场的监管,提高监管人员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总之,数字化时代的平面设计,一方面面临着技术所引发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处于由于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机遇中。对平面设计而言,技术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数字化时代的平面设计师需理性的对待并合理的运用,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平面设计,并不断实现设计语言及形式的开拓,从而进行信息的高效传达,展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平面设计形式特点。
参考文献
书籍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邱志杰。新媒体艺术的文化逻辑。重要的是现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德庚。蒋华。罗怡。平面设计死了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5]瓦尔特·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6]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7]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8]保罗·兰德。设计是什么?[M].台北:原点出版 Uni—Books,2010
[9]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保罗·瓦莱利。艺术片论集[M].巴黎版,(无处不在的征服)
[1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13]罗纳德·莱恩。Kleppner 广告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4]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15]罗杰·菲德勒。认识新媒介: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6]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17]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8]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19]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0]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2]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3]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4]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5]李德庚。QWER 科维尔工作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6]陈念群。数字媒体创意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7]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8]周宪。视觉文化的导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9]周宪。刘康。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0]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1]黄鸣奋。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外文文献:
[1]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M].New York:Penguin Books,1973
期刊文献:
[1]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6)
[2]李砚祖。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黄鸣奋。"新媒体与艺术的终结"[J].艺术百家,2009(4)
[4]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J].文艺研究,2000(5)
[5]谭旭红。当新媒体艺术邂逅视觉传达设计[J].文艺评论,2010(4)
[6]罗伊·阿斯科特。新媒体艺术"关于新媒体艺术"问答[J].新媒体专栏余小蕙。CANS艺术新闻。
[7]魏毅东。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垄断与视觉殖民[J].学术月刊,2009(4)
[8]邓超群。论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发展[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9]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硕士论文:
[1]张丽洁。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0(1)
[2]田琳。概念书设计中材料运用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11)
[3]岳春艳。数字信息时代平面设计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9(4)
[4]仇文俊。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及其在数字时代的重新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1(5)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蔡顺兴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导师蔡顺兴教授就写作的思路及主旨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在读研的三年里,蔡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感谢其他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艺术学院学习的三年时光。从研一入校至今即将硕士毕业,这三年对我而言获益良多。从能力到心智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这与很多老师对我的精心培养分不开,没有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我也取得不了今天的成绩。不管以后的路怎么样,我都要在此真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蔡顺兴教授和其他各位曾经的任课老师在这三年来对我的帮助和认可。
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与同学对我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在写作过程中也参阅了一些相关着作及网站资料,对写作的思路帮助良多,在此也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