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平面设计论文

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所面临的危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0 共7314字

  第一章 危机与机遇——平面设计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人类的文明发展始终与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后来的"鱼雁传书"和"烽火报捷",再到印刷术的发明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①显而易见,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媒介息息相关。历史表明,每一次由信息传播革命所引发的旧有媒介的危机都会被新的传播方式所取代,并以新的生存手段而呈现。例如:19世纪初照相机的出现,无疑对绘画带来的巨大的冲击,这是由于照相机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严重削弱了绘画艺术的重要性。当时的人们认为照相术摧毁了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的价值意义,为绘画记录事件带来生存危机。因此,有些人认为绘画将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照相机非但没有使绘画消亡,反而帮助画家们从写实主义的局限中脱离出来,使他们能够重新思考绘画的意义,随之印象主义应运而生。

  同样,在 20 世纪 20 年代,广播作为最初的大众化电子媒介,在电视出现之前的 20多年中一直处于媒介的统领地位,直到电视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毫无疑问,电视的出现使只具备单向听觉功能的广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但是广播也并没有消亡,虽然如今广播已不再居于主流媒介的地位,但是它仍然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和发展着,例如:如今的车载广播、广场公共广播等依然有其相应的受众群体,使它能够继续发挥它的价值。正如原研哉所认为网络并没有使报纸消亡,电子邮件的传递和手机的进步也没有使邮政物资的数量减少。②

  因此,数字化时代的平面设计,在面对新的媒介革命所引发的危机时,也将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与发展。

  第一节 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所面临的危机

  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数字设备的运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平面设计领域无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每一件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有它的双重性,基于此,关于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由数字技术所引发平面设计的危机与机遇。对于平面设计领域来说,计算机数字技术不仅为它带来了新的设计形式语言;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宽广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也消解了平面设计造型的权威性。正如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罗伊·阿斯科特博士所认为的:新媒介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产生:其中一派强调的是数字技术对文化与个人所造成的威胁,而另一派则认为数字技术有无限潜能来改善人类的状况。①其中一派是现实主义者,另一派则是理想主义者。现实主义者无疑对新科技所造成的危机产生了担忧,而理想主义者却对新科技为人们提供的机遇持乐观态度。

  我国新媒体研究学者邱志杰对此的观点与罗伊·阿斯科特所表达的相一致,他认为:数字媒体艺术无疑应属于时间经验之发掘与正反乌托邦思想这两条思路的交汇点上。它一方面延续了早期现代主义对技术的热烈拥抱技术,与科技进步保持对话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也持有对科技进步保持质疑的批判态度。②

  诚然,新兴的数字媒介技术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方式与传播方式,同时也为设计师带来了更广阔的技术平台,在观念与方法上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创新;然而,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行业也产生了明显的局限性,正如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数字技术在为平面设计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平面设计的准入门槛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而被大大降低,以致于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无论其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能力,都可以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制作设计。这些现象不免引发了我们对于平面设计生存危机的思考。Mark Wigly 认为:危机意识使新系统产生;而新系统也会在没有危机的状态下变旧,继而使更大的危机产生;随着危机的爆发,会导致新系统的再次发生。③

  这种危机是否也意味着平面设计的新的转机呢?当几乎人人都可以从事平面设计的时候,是否也意味着平面设计的消亡呢?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这并不是说平面设计遇到了危机就使得平面设计无法生存下去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每一次由新的科技革命所引起的旧有媒介的危机都会被新的传达形式所取代,并会以新的生存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将会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和发展。

  一、平面设计的"低门槛化"

  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随着计算机的介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人们惊叹于计算机技术带来的神奇与便利;另一方面,人们对平面设计也产生了误解,认为平面设计是一件人人都可以从事的行业,无形中降低了平面设计的准入门槛,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平面设计是一门不需要太多文化素养的领域。多种原因造成了人们的这种误解,首先,由于对平面设计行业认识的不足,使近年来大多数父母对于平面设计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如果他们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就让孩子学美术,学设计。

  对他们而言,平面设计是一件仅仅运用计算机就能完成的"容易"的职业。这是一个让平面设计师啼笑皆非且非常可怕的社会现象,这说明在我们的教育及高考体制中,平面设计被归属为一个不需要太高文化素质的领域。这就导致越来越多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不仅不担心他们文化课的成绩,反而认为学设计是一条通往大学的捷径。因此,无数以这样为背景的平面设计师被社会制造出来,而这样一些人又进一步助长了平面设计是最不需要文化背景,最底层的领域,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

  其次,社会中大量存在的计算机设计软件速成班,他们打着"一个月即可成为平面设计师"的广告语,使一些家长认为平面设计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一个职业。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踏入社会后尽快有谋生之计,便把他们送入这些速成班。

  速成班的学生们普遍认为只需掌握几种设计软件,就可以步入社会以"设计师"之称谋生了,完全忽视了平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创新意识的研究与探讨,模糊了平面设计目的,导致平面设计以一种"速成"和"零基础"这样的社会地位而存在。正如原研哉认为:计算机技术能够带来诱人的财富,使人人都想比其他人早一步得到。这种急迫反倒使人们只忙于赶路,而无法去仔细品味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①

  这些速成班只注重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掌握程度,而忽视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与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在掌握了几种设计软件之后,急切的想要表现他们的这种技术能力,这就导致设计作品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技术痕迹,即对技术的盲目使用,恨不得使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所有的软件效果,并以此来突显其作品的时代感。殊不知真正优秀的设计作品所依赖和呈现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科技手段的影子,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绝不仅仅是靠技术就能体现出来的。由于他们自身不具备相关的设计综合能力素养,无形中反而被计算机所主宰,这就导致平面设计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得不到体现。

  反观包豪斯时期为了强调手工技术的地位,格罗皮乌斯对学生进行手工技术的彻底训练,清晰的表明了手工艺技术的重要性,并成为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在包豪斯时期,由于技术的限制,反而更加突显了设计师的综合能力。显然,包豪斯时期的设计师具备着深厚的美学修养与手工绘制能力。这个时期的设计师才是合格的设计师;而平面设计的"低门槛化"只是社会中的一个表象,它只不过是在技术条件上为人们带来了便捷,看似人人都可以从事平面设计,但实质却是对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更高要求,也就意味着平面设计的门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即便是在技术便捷的数字化时代,设计的本质意义也不能被忽略。正如一些专家所说:"形式越是唾手可得,我们越要面对更大的思维挑战。"①

  设计师的重要性提高了,其所具备的素质也要相应的提高。当前,设计师需要拥有更加综合的能力,不仅要掌握各类软件技术如 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Dreamweave 等软件,而且在手工能力相对贫乏的时代,更能突显出真正的设计师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因此,数字化时代的平面设计师不仅要熟练各种设计软件,而且更要有扎实的手工技术能力;而那些不具备手工技术能力的人,一旦涉及到与手工能力相关的工作,便无法在设计市场中生存。

  二、"人人都是设计师"

  所谓"人人都是设计师"指的是数字技术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便捷,使人们对平面设计行业产生盲目的认知:认为平面设计是一门既不需要经验也不需要基础的领域,几乎人人都可以是平面设计师。正如 Thomas L·Friedman 认为:随着媒体单位和广告公司对数字技术的使用,计算机设计软件使平面设计变得比以往更加容易。如今平面设计变得越来越容易,致使它演变成了香草冰激凌生产。人人都可以做,所有人的产品都没有差别。以设计角度而言,数字技术赋予每个人同样的工具,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在设计软件的辅助下画出线条,因此,作品不再如以往般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了。

  诚然,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工具已越来越多元化,并且更加容易操作,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平面设计的神秘感,造成"人人都是设计师"的危机现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以往需要手工绘制的图形被如今的计算机轻松完成;以往手工绘制的字体也被计算机所轻易取代。这就意味着如今人人都可以在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辅助下,轻松完成各种图形及字体的简单操作,导致人们误以为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平面设计".正如一些资深设计师所说:"也许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更有哲理,但人人都是平面设计师,却几乎已经是现实了。"

  显而易见,数字化时代几乎人人都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制作设计,但由于并不具备作为一名合格设计师需具备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对手工绘制能力感到恐惧并本能的排斥,仅靠对一些设计软件的掌握在计算机软件的便利中得到了满足,并盲目的认为计算机技术是平面设计的核心所在。

  然而,回溯历史,以往以手工绘制平面设计的包豪斯时期,与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大相径庭。虽然它只存在了 14 年时间,但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却是史无前例,难以估量的,尤其是包豪斯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所强调的使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核心思想,即便是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倡导手绘能力的重要性依然是现代平面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数字化时代只注重计算机技术而言,包豪斯无疑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正如格罗皮乌斯所主张艺术家的感觉离不开技术人员的知识,两者需相互结合。

  他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认为手工艺与艺术的地位是平等的,而数字化时代人们却把技术的地位抬到了一个过高的位置,忽略手工能力的重要性。与数字化时代只注重计算机技术而忽视手工能力的现象相比,包豪斯时期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过程。一方面,使学生们切身体会到手工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并掌握手工能力;而在数字化时代,这一重要问题却被人们以技术手段为理由轻易取而代之。

  诚然,我们不否认技术本身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手工能力就不再重要了,相反,随着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在人人都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下,手工能力则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只有真正掌握手工能力的设计师才能在数字化时代脱颖而出。正如包豪斯重要的平面设计家赫伯特·拜耶对心、脑、手相结合的强调,认为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在于对技术的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大脑进行思考,手工进行实际操作,对心、脑、手相结合的运用是设计的核心所在,缺一不可。

  此外,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对手工能力要求很高的艺术活动,假如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一味地依靠计算机技术,忽视手工能力的重要性,显然称不上合格的设计师,"人人都是设计师"即反应了这种状况;而包豪斯时期,由于当时科技条件的落后,那个时期的设计师都需要通过手工来绘制,这也意味着包豪斯时期的设计师具备了真正的手工绘制能力,反之,假如设计师不具备手工能力,在包豪斯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因此,这个时期的设计师才是真正的设计师,而数字化时代"人人都是设计师"却并非是合格的设计师。这是由于这些并不具备手工绘制能力与相关知识的人,而仅仅懂得一些设计软件的操作方式,一旦他们步入社会市场,即会被社会淘汰而无法在社会市场中生存。因此,"人人都是设计师"是不成立的伪命题。我们需清醒的意识到计算机技术仅仅是设计工具,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设计形式。真正关键的在于不同层次的人对它的使用,就像每个人都会写文章,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人人都是设计师"只是由于技术泛滥所引发的一个社会表象,而它实质所体现的却是对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师自身能力的更高要求,即包豪斯所强调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虽然我们进入到了计算机时代,图像软件、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有制造与发布图像的能力,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就是平面设计,而只是混淆了图像制造与平面设计的概念。诚然,计算机技术使平面设计相比以往更容易操作,但是一个人的美学修养和造型能力,必须要通过训练和培养,才能逐步建立起来。正如格罗皮乌斯拟定的《包豪斯宣言》所说:"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真正的设计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软件,而且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手工绘制能力,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注重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设计的修养,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与伪设计师区分开来,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

  三、平面设计的计算机"技术万能说"

  所谓平面设计的"技术万能说"指的是:在平面设计领域中,是平面设计能力的重要,还是所运用的计算机技术工具重要。数字技术的进步,使一部分人持"技术万能"的观点,认为计算机技术无所不能,从事平面设计只需要具备计算机技术,而平面设计师自身的能力却不再那么重要。基于此,平面设计整体呈现一种"过度设计"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对高度吹捧的"技术万能说"进行反思。毋庸置疑,数字技术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的轻松。就平面设计领域而言,计算机设计软件也大大缩短了设计师制作的过程。然而,在运用数字技术制作设计时,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即:一部分人度强调技术手段,在计算机强大的视觉特效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失去了平面设计本身的意义。如今,计算机技术的便利使手工技术能力在数字化时代日渐丧失,以至于人们误以为手工能力并不重要。

  然而,真正的设计是在深厚的手工绘制能力基础之上形成的。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的观点:认为千万年来,艺术与技术都是一种携手共进的关系,技术是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之上产生。

  可见,手工技术能力在艺术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没有深厚的手工技术能力,是无法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的。然而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却折服于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功能,盲目追求技术,导致平面设计作品越来越没有特点。诚如瓦尔特本·雅明曾说:"即便是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必然会缺少一种元素或成分,那就是艺术作品的即时即地性,这是独一无二的。"②

  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使数字化时代的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人对计算机软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这就好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没有某些物体时,人们对此并不觉得有什么差异;而当某些物体被创造出来之后,人们倒反而不适应之前的生活了。例如:电话的出现,以通信的方式进行联络就几乎很少了;同样,汽车的普及也逐渐取代了步行;而计算机的出现,则使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它了。这就导致了人们大脑的惰性化,使平面设计作品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即:

  一味强调复杂的视觉效果、视觉信息的冗余、繁杂,没有人情味的机械化特征等,使平面设计作品越来越趋于平庸、乏味。对此有些资深的平面设计师曾说:"平面设计已死",这代表了很多行业内人的共识。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在平面设计行业,有很多设计师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然而平面设计却并不是由于技术的多元就导致其设计原则就不再适用了。正如Droga5 广告公司创始人大卫·卓格在谈到广告时所说:"广告的原则根本上还是相同的,技术只是开启了更多选择之门。现在拥有了可以创作的多种‘画布’——可供创意人才自由发挥。"

  因此,技术只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方式,但平面设计的本质却并没有发生变化。相比而言,传统手工时期的平面设计重视深厚的美学修养与手工绘画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它需要长久的训练和培养,审美能力才会逐渐提升。正如保罗·兰德曾说:"运用双手非常重要,那正是你和母牛以及电脑操作员不同的地方。"

  过去需要用肉眼观察某些图形是否对称,字体选择是否合适,从细节里面找细节,一点点修改直至完善。但是现在,每个人都能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轻松完成这些工作。作为美国最杰出的设计师,保罗·兰德深感手工能力的重要性。

  虽然平面设计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已不需要设计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以往平面设计繁琐的制作工序上,缩短了手工劳动时间,但手工劳动时间的缩短也意味着脑力劳动的提高。正如保罗·兰德所说:"我们不会因为使用计算机软件,就变成创意天才,事实上,这样做成为电脑操作员的几率会比较大。"②保罗·兰德的观点深刻的反映了过多的沉迷于技术,只会扼杀大脑创意的思考。

  本质上讲,数字技术仅仅是平面设计用来制作并传达信息的工具,而要体现平面设计的艺术水平,只有技术则是远远达不到的。回顾历史,无论是以莫里斯为首的手工艺术运动还是以格罗皮乌斯为代表的包豪斯设计运动,其宗旨都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包豪斯宣言》中明确提出:"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根本的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高级的工匠。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匠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幢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的殿堂,并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之盗立在云霄高处,变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③

  《包豪斯宣言》强调了工匠的地位,体现了手工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数字化时代计算机软件多么便利,手工技术能力仍然值得提倡。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有这种意识:平面设计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技术的运用,而更重要的则是设计师自身能力的高低。显而易见,技术工具并不能超越设计内容,不管技术手段多么先进,坏的内容都会导致坏的设计。计算机技术对于平面设计而言,仅仅是工具,假如没有对平面设计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即便拥有多么高超的技术手段也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因此,只有正确认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定位,对此进行理性的认识与合理的运用,使技术更好的服务于设计内容,才能促进设计的进步。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