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核医学论文

核医学显像致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剂量

时间:2015-10-24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2113字
摘要

  核医学显像作为医学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核医学显像却长期以来被公众恐惧:“核医学检查有大剂量的辐射, 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于相当多的医务人员、医学生也表示对核医学工作中会接受过多的照射感到担忧。 本文就是对核医学显像致工作人员的照射情况以及致患者的照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证实核医学显像是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核医学显像是安全的。

  1 核医学显像致工作人员的辐射情况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1 调查对象

  2011 至 2014 年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所属核医学科显像组相关工作人员。

  1.1.2 监测方法

  按 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要求, 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常规在左胸处佩带剂量计, 在每一监测周期规定时间内向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测读。 监测周期为 3 个月,每年 4 次。对每次出现超调查水平剂量(1.25 mSv)者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

  1.2 监测结果

  1.2.1 个人剂量监测总体情况

  2011 至 2014 年实测集体剂量为 163.13 man·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1.81 mSv/a. 各年度监测情况见表 1,其中 50 人年剂量<1 mSv,占 54.9%;30 人年剂量介于 1~5 mSv 之间,占 33.0 %;其余介于 5~10 mSv 之间,占 12.1 %. 超调查水平剂量共 40 人次。

  1.2.2 不同年度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受照情况

  由表 1 显示医师年均有效剂量最低 0.53 mSv/a,明显低于护师年均有效剂量 2.72 mSv/a,技师居中。超调查水平剂量共 40 人次, 其中护师受照 25 人次(62.5 %),技师受照 12 人次(30 %),医师受照 3 人次(75 %)。 从图 1 可以看出全体核医学显像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整体下降趋势是比较明显的,甚至超调查水平剂量 2014 年仅出现 4 次(其中 2 次查明为非实际受照)。超调查水平剂量其主要原因还是源于核医学是开放型放射性工作, 特别护师和技师进行放射性药物淋洗、分装、注射、患者引导等直接接受照射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核医学科医师、护师、技师均未超过年剂量限制水平,都在安全范围。

  1.3 讨论

  通过监测工作人员佩戴的剂量计, 以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我院核医学显像相关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大幅低于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中的限值水平(20 mSv/a)。同时在增加防护设备、增加工作人员数量、优化工作流程 3 大措施的支持下, 核医学显像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水平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2 核医学显像致患者的辐射剂量

  核医学显像与其他医学检查相比, 辐射源主要来自与应用的放射性核素。 因此,在核医学显像中,放射性核素的剂量原则是能提供所需临床资料的最低剂量。

  由表 2 看出核医学显像辐射剂量对单个病人一般都相当低 (有效剂量通常在 1 mSv ~ 10 mSv),多数都低于常规 CT 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剂量。

  目前核医学的全身 PET/CT 检查所造成的有效辐射剂量值 10 mSv[5](包含低剂量 CT 辐射 4 mSv、核医学显像剂辐射 6 mSv),仅为常规局部增强 CT 的 3/5[6],大幅度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2] ,也只是《辐射防护规定》中一次应急照射剂量(100 mSv)的 1/10,远低于发生非随机生物效应的阈值, 而由此可能引发随机生物效应的概率也只有 2/10 000[7]. PET 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显像技术,一次全身 PET 检查的照射剂量远小于一个部位的常规 CT 检查[8],说明核医学显像是安全的。

  3 结 论

  核医学显像致工作人员辐射产生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1.81 mSv/a, 这个数值仅相当于中国人均天然本底辐射剂 1.97 mSv/a[9],低于广州市人均年有效辐射 2.80 mSv/a[10],并且随着防护工作的深入优化,核医学显像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水平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对于接受核医学显像检查的患者而言,多数常规核医学显像所造成的辐射剂量都低于常规 CT 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剂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在安全范围内。核医学显像是安全的,所以核医学工作者应该加强对核医学显像在医学应用的作用进行宣传和推广, 特别是在应用中有必要将核医学显像与其他影像的辐射剂量做客观比较,以消除人们心中的“核恐惧”.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7.

  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46.

  3. 范六一, 赵恒谦。 临床核医学诊断治疗中患者受照剂量指导水平的思考[J[. 中国辐射卫生, 2003, 12(1): 47-48.

  4. 黄钢。影像核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8.

  5. 廖凤翔,金爱芳,骆柘璜,等。18F-FDG PET /CT 全身显像受检者辐射剂量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53(10):44-46.

  6. 李亚明。 我国核医学-迈入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新里程[J]. 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 33(5):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局 . GB8703-88 辐射防护规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8,13.

  8. 郝希山,魏于全。 肿瘤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93.

  9. 朱昌寿。中国人受电离辐射照射剂量份额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5(18):340-345.

  10. 张林,张静波,谭汉云,等。 广州市天然辐射所致公众照射剂量的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1):79-80.

    论文来源参考: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