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核医学论文

强化核医学科护士的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

时间:2014-08-18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1349字
论文标题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已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核医学科的护士因工作性质,特殊工作环境的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其中医用辐射的危害是最为突出的.辐射给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进一步强化核医学科护士的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对护士的防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将我科做法介绍如下.

  一、危害因素的来源

  由于许多高新设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辐射成为给护士造成机体损伤的一种因素,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i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positrone 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 等,为协助技师为患者摆体位,护士长期处在辐射的范围里.在整个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护士配制及注射放射性核素如:131I、89Sr、18F、99mTc、邻碘,还有大量的患者注射显像剂后不走规定的区域,或又反回向护士咨询检查或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因此加大了护士被照射的风险因素.

  二、防护对策

  1. 核医学科护士的选择[2] 跟所有护理岗位一样,核医学科的护士也必须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技术过硬的操作手法,良好的沟通能力,自我解压的心态,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已婚已育的,这样更能满足核医学科特殊的工作特点.

  2. 高活性区进出辐射防护流程: 进入流程:通过间更换工作服→穿戴防护用具→穿隔离衣→进入高活性区.离开流程:高活性区内洗手→脱隔离衣→脱防护用具→通过间洗手→表面粘污检测→合格后方能离开.

  3. 正确佩戴个人计量器: 护士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计量器,禁止一直放在高活性区,或不戴计量器.每年每个人均要接受放射计量监测.

  4. 加强给药后患者的管理,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 在给患者口服或注射放射性药物前,应做好解释工作,告之患者检查流程,注意事项.口服或注射药物后,嘱咐患者到规定区域等待检查,尽量减少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的照射,患者对家属的照射.禁止患者走工作人员通道,避免与工作人员的接触.护士可通过可视对讲机与患者沟通,不直接接触患者,也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1].

  5. 掌握注射技术和规程,以减少照射时间[2]:加强专业技术训练,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规程,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操作或接触放射源的时间,减少在高活性区的停留,以尽可能降低受辐射的剂量.

  6. 加强教育与培训: 加强岗位职责学习,对医护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方面的培训,严格执行辐射防护原则,如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及屏蔽防护,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7. 向护士提供职业安全支持: 对接触高危险环境的护士应提供可靠安全的防护用具,防护用具也要定期监测,合格方能使用.并定期安排健康检查,建立体检档案,对有孕期的护士要安排不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工作,做到人性化的管理.

  8.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饮茶水,多食防辐射食物,如苹果、木耳、胡萝卜、海带等.

  核医学科的护士职业危害无处不在,大量的辐射可造成职业性的白内障,贫血,免疫力下降,不孕等等,做好防护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建立健全的防护管理制度是减少职业危害的基础,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做好自身的防护是减少职业危害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廖一红. 核医学科护士特殊心理压力源与应对措施[J]. 微创医学,2011,6(24): 3901.

  2 刘小梅,李亚范,李俊红,等. 核医学科病房护士的自我防护[J]. 微创医学,2009: 4(2): 454-455.

  3 王荣学. 浅谈护士职业防护及对策[J]. 护理管理,2011,15(4):371.

    论文来源参考: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