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国家层面的一系列会议文件精神说明,加大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力度已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城镇化的互促和谐发展,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确定的稳增长、扩内需的重大战略,其中具有巨大的金融市场潜力,这为金融不断加大对城镇化的服务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在国家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化服务县域城镇发展问题,对于金融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目的
本文以金融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为主线,在归纳总结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商业银行助推县域城镇化进程面临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并以山东省91个县(市)为样本,利用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顺应县域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对策与建议,目的是准确把握商业银行加强县域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推动县域金融服务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双提高”,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 3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访谈
本文运用抽样、典型调查方式,通过实地走访、二手资料收集、座谈会等方法,以城镇化县域发展情况及其金融服务面临问题为主要调研内容,并对所调研内容进行加工提炼,为下一步提出符合实际且有针对性的建议打下良好基础。实地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县、镇政府、县域支行以及镇域金融营业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城镇化及其金融服务理论与文献的研究,形成对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与金融支持的框架性认识,同时在归纳总结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实践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实践中金融服务县域城镇化面临的难点及制度障碍。
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要认清问题的“质”,定量分析是以把握问题本质为前提,了解事物的具体特征。本文在对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金融服务面临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同时,以县域城镇化和经济金融数据为基础,通过计量模型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定量分析,形成对金融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系统性把握。
1.4研究内容
本文的结构框架如图1.1所示。
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理论及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梳理并提取城镇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学术前沿理论及观点,为县域城镇化和金融服务策略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体系支撑。
第三章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主要是通过归纳总结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对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为下一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章商业银行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创新、渠道、信贷等内部因素以及信用环境、制度设计等外部因素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制约商业银行服务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自身原因与制度因素,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实践依据。
第五章金融服务对县域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以山东省91个县(市)作为整体样本,以城镇化和经济金融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变量间的作用机制。同时,以滕州市为例,对其200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与金融支持政策进行分析,从而对所得结论进行相互补充论证,为进一步的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第六章商业银行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将计量分析结论与商业银行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结合,从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产品、渠道等方面提出可执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以较好实现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结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1.5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实证分析方面,本文数据釆集具体到山东省91个县(市),更直接地描述县域金融服务城镇化的关系,研究样本更具微观性、针对性;除考察城镇化综合发展情况外,从人口就业、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角度分析城镇化的具体方面,突出新型城镇化中“人的城镇化”概念,研究变量更具多样性、具体性。
实践指导方面,着眼于现实工作,将实证分析所得结论与商业银行服务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结合,从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产品、渠道等具体方面提出可执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论文不足方面,本文虽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为论文写作打下了较好基础,但对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商业银行面临制约因素分析的实际准确性和系统性把握程度可能仍有待提高,并且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金融服务县域城镇化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但在指标设置和计量方法的多角度运用上仍然不是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