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项目管理硕士论文

金融支持城镇化理论及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1 共3419字

  第二章理论及文献综述

  2. 1城镇化相关理论

  2.1.1城镇化的定义

  学术界对城镇化的定义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强调了城镇化是从农村生活方式到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人口的转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城市文明要素的转移等。第二类观点侧重生产技术、生产要素、就业方法的优化或效益最大化,城镇化是一种经济形式,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要过程。第三类观点从五个方面的转变综合考虑城镇化的表现特征,认为城镇化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社会结构的转变,生产要素从第一产业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人口结构从农村人口向以城镇人口为主体转变,城镇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逐渐增加;三是农村居民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价值观念等逐步向城镇居民的意识形态转变;四是生产要素聚集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和重组更加高效;五是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变,重点体现在城镇建成区的扩大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完盖综合以上三种观点,本文认为城镇化是一种经济形态,是城镇人口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持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农村城镇中的集聚并有效的流动和重组,是传统农村社会逐渐转化为现代城市社会的过程1。

  2.1.2城镇化理论的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为满足工业化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早在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便迈出了城镇化的第一步,到20世纪中叶,城镇化水平超过了 50%。

  目前,美国、日本、德国城镇化率分别超过85%、80%和86%,己远远超过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而在发达国家城镇化实践中,相关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和系统,产生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

  城乡二元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在《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首次提出该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认为劳动力转移和工业部门的扩张直接受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只要农业部门存在过剩劳动力,该流动过程就会继续,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流向工业部门。

  中心外围区理论。缪尔达尔(1957)认为区域性的经济进步与发展将出现较强的聚集效应,从而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区;赫希曼以此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涓滴、极化和回波效应。另外,美国城市地理学家雷?诺桑姆运用S型曲线理论,将城镇化划分为临界完成型、基本完成型和发达城市型三个发展阶段,并认为这三个阶段在每个国家和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我国专家学者对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起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39年,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着重阐述了土地的利用和农民家庭的生产作用,并提出恢复农村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1983年,费孝通通过对小城镇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对于解放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我国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庞大的农村人口数量,总结多年城镇化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了较多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观点。在城镇化推进机制方面,柯淑娥(2004)认为城镇化的发展机制关键在于对社会资源进行非农化和城镇化的配置;郭荣朝(2003)则把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归结为经济动力、政策动力、市场动力以及创新动力;辜胜阻、刘江日(2012)在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偏向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必须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在城镇化推进策略方面,悦鹏飞(2013)认为应发挥城镇发展的市场作用,并通过政府的合理规划、市场体制机制完善和政策体系健全等一系列措施引导我国的城镇化加快发展;李玉明,陈建平(2014)则认为,政府应适度、适时介入城镇化的部分领域,并在市场运作模式、户籍制度、财税体制等具体方面全面推动我国城镇化的高效持续发展。

  2.1.3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我国城镇化实践经验,借鉴世界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而形成的城镇化新内涵。总体上来讲,我国专家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即以人为本作为发展原则,以农业现代化作为发展基础,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作为发展动力,既持续关注城镇化的高效率,又更加重视城镇化的高质量。

  但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舒家先(2008)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强调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再向信息化、知识化城乡的转型;程必定(2008)则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的融合,而“结构转换”在城镇化中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彭红碧、杨峰(2010)提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发展集约化、生态化模式,完善城镇多元化功能,建立城镇合理化体系。刘海平(2012)从城镇化的价值取向、发展表征、运作形式等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沈清基(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在生态环境角度应具有安全性,在生命周期、质量角度应具有生长性和循环性。徐选国、杨君(2014)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传统城镇化之间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二元对立向城乡一体的转变,是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变迁。从以上学者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看,主要涉及多元论、协调轮、创新论、转型论等,是学者们基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和不断深化。

  2. 2金融支持城镇化文献综述

  2. 2.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较多,对于单独针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自1911年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能促进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的结论以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便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Goldsmith (1969)选择35个样本国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为实证层面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工作。Kim (1997)通过系统深入研究金融支持对城镇化的作用影响机制,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ChangMiao (2004)则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水资源开发的系统研究,认为间接融资工具——贷款是解决其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渠道。Rousseau (2009)通过实证研究通货膨胀对经济与金融的作用机制,认为高通货膨胀将制约金融行业发展。

  2. 2.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定性分析方面,朱建华、周彦伶等(2010)认为,利用城镇化建设的契机,聚集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金融支持路径,加速农村地区的城镇建设;王世伟(2011)对国内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城镇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城镇化农村建设中银行信贷的支持作用,对于当前金融服务面临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邱俊杰、邱兆祥(2013)认为,国内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性金融因素主要体现在金融体制无法满足现有供求双方需求、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农村金融服务相对于城镇化建设要求严重滞后等方面。

  定量分析方面,黄勇、谢朝华(2008)利用VAR模型对我国银行贷款和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加强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效应的途径,包括建立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规范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健全城镇金融服务体系和信贷管理体系等。

  钱丽、陈忠卫等(2012)在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国内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发展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李润平(2014)通过因子分析国内东中西部县域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东中西部地区所提取的主成分因子的差异性比较,揭示了金融服务效率在县域城镇化发展中的区域差异,为政府和商业银行制定县域支持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2. 2. 3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研究评述

  针对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遵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分析框架。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第一,金融体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缺少多维度、多主体、多层次的具体分析;第二,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主要涉及人口城镇化率等,体现“以人为本”新内涵的城镇化指标设置及其相关研究有待加强;第三,金融服务城镇化的实证研究中,多考虑金融的发展规模,对于金融发展效率方面的计量分析涉及较少;第四,实证分析的样本选取主要是针对全国范围,而具体到县域相关数据的研究较少,区域差异使得定量分析的实际指导意义有待商榷。本文以县域经济体为单位,将新型城镇化与县域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相结合,以县域城镇化指标与金融经济指标为基础,进行山东省城镇化县域发展现状、金融服务面临问题、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提出可操作、符合实际的金融支持建议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