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蔬菜产业化相关理论概述
2.1 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1826 年,冯·杜能在《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间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冯·杜能首先提出了孤立国的假设,孤立国只有一个城市,位于国之中央,食物供给进来源于周围,该国自给自足,各种条件均相同。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对农业土地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本身特性,而且更依赖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距离。杜能提出了农业圈层的概念,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形的农业圈层依次为: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在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出现农业的空间差异。杜能还提出了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按照农业区位论,新鲜的即时销售的蔬菜生产应位于第一圈即自由式农业圈,但是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蔬菜生产将会打破现有格局,向具有不同条件的区域间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互补型格局发展。该理论中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距离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以及地租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对于本文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37].
2.2 禀赋差异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和核心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连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双方都能得到利益。农业国际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因此,在农业出口时,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产品成本低,扩大成本较低、产量较高的产品的出口,然后进口那些生产成本较高,或者资源耗费大的产品。
2.2.2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说由赫克歇尔和俄林师徒二人提出,他们从地区生产的要素并附条件出发,提出了形成区域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原因是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禀赋说的基本观点是:由于各国资源要素禀赋相对比例存在差异,且生产不同产品所需的要素比例也存在差异,因此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一个国家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和出口产品,则该种产品价格较低,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大量使用本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和出口产品,则该种产品价格较高,将不利于出口,具有比较劣势。因此,各国应尽可能利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和出口产品,并与别国价廉物美的产品进行交换。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充分满足了各国之间的需求。
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对本文的启示是,青州市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而资本比较短缺,因此青州市蔬菜产业要获得良好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条件,充分发展自身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条件,以促进青州市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
2.2.3 产业竞争力理论
产业竞争力理论也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哈佛商学院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20 世纪 80 年代,迈克尔·波特将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战略管理研究,将国际竞争力定位于产业层次,从而将企业战略管理与产业经济学结合起来。1980、1985和 1990 年,迈克尔·波特先后出版了《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和《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在书中系统的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该国的产业竞争优势方面,而该产业的状况则取决于产业进入和退出威胁、替代威胁、供需双方讲价能力以及对手竞争等因素。而通过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这几个因素才能体现出来。迈克尔·波特提出了"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能够在国际上获得竞争力,主要是由生产、需求、支持和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四个基本要素决定的。这四个要素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每一个要素所产生的效果都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另外,还有机遇和政府两个外在的、无法控制的因素对四个基本因素产生影响,他们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起辅助作用。这六个元素共同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模型"钻石模型".
由该理论联系到本文蔬菜产业发展,在农村产业发展中传统的农业生产要素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和农业生产方式作支撑,那么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也不会持久甚至会削弱原有的优势。因此,某一地区的蔬菜产业要长久的保持其竞争力,就必须要充分发掘当地的资源优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和应用蔬菜先进技术、相关的支撑产业以及高级的生产经营主体,同时政府还应对其给予相应的支持[38].
2.3 产业化经营理论
2.3.1 规模经济理论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企业主体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品单位成本不断降低,效益不断增加。规模经济可分为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和资金上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主要分为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三个层次。
(1)工厂规模经济。是指工厂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工艺技术或者购买了更专业化的设备,从而节约了材料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产品成本大幅降低,工厂效益提高。一般所说的规模经济就是指工厂规模经济,它主要是由生产技术推动的。
(2)企业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又称工厂规模经济,是指由多个生产同种产业的工厂进行横向一体化,或者在生产工艺的不同阶段的工厂联合起来,实现纵向一体化,形成一个新的经营实体,从而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工厂之间的合并联合,使得企业规模扩大,从而使得企业实力增强,经营更具灵活性且抗风险损失能力增强,有利于降低成本,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工厂的区别在于工厂只有生产功能,而企业生产与经营功能兼具。企业规模经济除了通过生产方面来降低成本外,还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组织和创新来获得规模经济,且是企业规模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
(3)行业规模经济。是指行业内的企业普遍提高专业化程度,整个行业产量大幅增长,单位成本不断降低时,就实现了外部规模经济。
2.3.2 集聚经济理论
集聚经济理论由区位经济学家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胡佛、德国的韦伯和英国的巴顿等。
集聚的概念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于 1909 年首先提出来的,他通过对企业在考虑运输及劳力成本对区位的影响等方面,对集聚经济的优势和作用进行了论述。他将集聚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集聚的初级阶段是指企业仅靠自身能力产生集聚,而高级阶段则是指企业之间通过互相联合而实现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化。韦伯还提出了产业聚集实现的四个因素:一是劳动分工更加详细明确,这就要求更加完善的劳动力组织的出现,有利于集聚的产生;二是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工业的不断聚集;三是各种基础设施的共享,降低了日常开支成本,有利于集聚的产生;四是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进行批量生产和购买,从而促进集聚的产生。
1976 年,巴顿在《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一书中,专门讨论了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通过产业聚集,能够使熟练劳动力和企业家得到发展,有利于集群内熟练工人和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和交流。巴顿对于集聚发展的贡献在于他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企业通过集群发展,企业之间通过互相竞争和交流,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而竞争促进了创新,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使得信心传播速度加快,最终会导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