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7 共751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苍南县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
【第2部分】苍南县休闲农业项目发展研究绪论
【第3部分】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第4部分】 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第5部分】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第6部分】苍南休闲农业发展策略及对策
【第7部分】苍南休闲农业开发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 SWOT 分析

  3.1 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3.1.1 苍南县农业发展概况

  浙江省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西南毗邻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地貌结构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县境地形北部宽阔,南部狭小,略呈三角形,亦类似侧飞雁。1981 年从平阳析出建县,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全县陆域面积 1291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0.5 万亩,林地面积 101.6 万亩,海域面积 3753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 252 公里,被誉为“浙南山海城、改革先行区”.2011 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现辖 10 个中心镇、2 个少数民族乡,87 个社区。2013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364.59 亿元,同比增长8.1%;财政总收入 37.03 亿元,增长 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49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2737 元,分别增长 9.0%和 10.1%,县农业总产值 41.30亿元,同比增加 1.9%.水产品总产量达 20 多万吨,总产值达 21 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县养殖达面积 11 万亩,产量 2.43 万吨,产值 5.15 亿元。苍南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 14℃-18℃左右,年均无霜期为 208 天--288 天,年均降水量 1670.1 毫米。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苍南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 25 个之一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浙江省 7 个之一的对外农业综合开发区,拥有“中国蘑菇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席草之乡”、“中国梭子蟹之乡”、“中国虾姑之乡”、“中国虾米之乡”和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八张国字号农业金名片。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资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全县农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统筹改革部署,制定政策,强化指导和服务,全面推进“三分三改”工作,积极促进土地规模流转,截止目前,全县 776 个村,全部完成股改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地改工作成立土地合作社;土地流转总面积达 16 万亩,占耕地面积 39.5%;土地流入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大户的个数达 2573 个,规模经营面积达 10.82 万亩;土地面积 200 亩以上实行整村流转的村 24 个。

  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茶叶、四季柚、蘑菇、蔬菜、马蹄笋、席草、优质米、畜禽养殖等 8 大农业主导产业,建成以桥墩五凤为中心的 3 万亩优质茶叶基地;以马站平原为中心的 3 万亩四季柚生产基地和 2200 万平方尺蘑菇基地;以灵溪镇郭家车村、龙港镇双龙村为中心的万亩大棚番茄基地;以江南平原、马站平原为主的 10 万亩优质米生产基地。农业“两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县在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 2 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 7 个,市级 9 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 11 个,市级 22 个。

  三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壮龙头、强组织、育农民,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县拥有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7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31 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 146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600 多家,注册资金 12.5 亿元,入社农户 6.7 万户,带动农户 15.5 万户。创建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13 家,县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44 家。

  四是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通过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全面建立集农技推广、动物防疫、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超过 95%;12 个乡镇全面建立“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具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大大提高。

  五是招商引资全面铺开。凭借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及与台湾“六缘相近”的区位优势,依靠自身“山海并利”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国家级的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的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为平台,全面加强农业招商引资,积极构建“浙商引回”、“台商引进”、本地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等多层次立体形的农业投资格局。两年来,全县已有 20 多家浙商、台商投资农业,吸引工商资本 12.6 亿元投入农业。由台商直接来苍投资或以合作的形式引进台湾优良农产品品种种植面积累计达到 7000 多亩。

  3.1.2 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苍南县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休闲农业发展迅猛。特别是 2011 年省政府批准设立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以来,苍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台现代农业合作。浙闽浙台区域协作的迅速推进,为苍南县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苍南休闲农业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态势非常好。经过苍南县委县政府多年的苦心经营和积极引导,苍南县休闲农业已经从过去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型项目,过渡为高层次的互动体验性项目。特别是近二年来,一些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民俗文化、农事体验和科普教育为一体、设施配套完善、投资上亿的现代化休闲农业园项目投入建设越来越多。2013 年,我县共有霞关海带、桥墩马蹄笋 2 个主导产业示范区、钱库葡萄精品园等 10 个特色农业精品园、日月潭农庄等 3 个市级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通过验收,马站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为温州市首批通过验收的综合区。已发展农家乐旅游特色村 5 个、农家乐旅游特色点 72 个、三星级经营户(点)23 个、五星级经营户(点)1 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特色村 1 个、市级农家乐旅游特色村 3 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点 2 个、市级农家乐示范点16 个。全县农家乐年接待游客 50 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 4856 万元。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玉苍山、“世界矾都”--矾山,浦亭石聚堂,矾山鹤顶山、炎亭沙滩、马站渔寮东海渔村等生态休闲度假场所和桥墩碗窑古村落、蒲城古城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地。2013 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 392.51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39.16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30.5%和 30.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 389.84万人次,同比增长 4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38.28 亿元,同比增长 55.7%;接待海外游客 2.67 万人次,同比增长 30.1%;旅游创汇 1423.51 万美元,同比增长 49.9%38.

  3.1.3 苍南县休闲农业的类型

  目前,苍南县休闲农业的类型主要有观光体验型、农家乐体验型、生态休闲度假型和乡村民俗文化型等四种。

  一是观光体验型。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花圃、果园、茶园等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等。打造一批集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种植、绿色农产品展示、科技研发培训、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平台。为游客提供学习农业技术、了解农业历史、增长农业知识的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和农村生活的心理需求。这是苍南县休闲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发展较多而且比较成熟。如五凤香茗园、苍南日月潭农庄、灵溪桃湖生态农业观光园、钱库浩田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等。

  二是农家乐体验型。农民利用自家农宅,农家自产的特色农产品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吸引周边游客前来吃、娱、游、玩、购、住等旅游活动。这种休闲农业形式比较多,规模一般也比较小,分布也比较分散。近年来,苍南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农家乐等旅游配套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生态休闲度假型。依托农村自然优美的风景、特有的生态环境,兴建休闲、娱乐度假村区域,为游人提供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等服务。苍南以玉苍山、玉龙湖、莒溪大峡谷等为首的生态资源,兼具“怪石、日出、云海”三大奇观,为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 74 平方公里,分为五大部分组成共 108 个景点,年平均气温 15 度左右,最高气温 25 度,生态优越、气候清凉、规模巨大,是休闲避暑、生态观光的绝佳场所。目前,玉苍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