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推进凌源市蔬菜产业化的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6612字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所包含的碳水化合物、核黄素、胡萝卜素、蛋白质、无机盐及膳食纤维等都由其提供给人体。我们人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的提高、抗氧化活性的增强,各种疾病的有效预防都要求我们进食足够的蔬菜,蔬菜是我们健康的必备品之一。因此,蔬菜在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蔬菜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时间进入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我国 "菜篮子"工程开始实施,蔬菜产业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到目前为止,蔬菜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有力支撑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蔬菜产业在不断的发展,这使得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拒统计,2013 年全国的蔬菜播种面积约为 3 亿亩,年产量超过 7 亿吨,人均占有量 500 多公斤,无论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均超过 50%.

  我们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进而也大幅度提高了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日常生活需求,而且也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上体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我国农产品在出口创汇方面的比例也一天比一天大。2014 年我国蔬菜总产值实现 1.7 万亿元,出口创汇 131.2 亿美元。蔬菜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于其余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也有诸多裨益,比如交通运输业与储藏加工等,同时,它对于就业压力的缓解也有重要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凌源市的农业生产中,蔬菜产业占有重要席位,而且蔬菜产业的历史久远,地位非同一般,它充分保障了城市蔬菜的供应,同时也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到目前凌源全市的菜田总面积约为 42 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59%,年蔬菜总产量 190 余万吨,总产值 44 亿元,蔬菜从业人员创纪录的达到了 4.8 万余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迅猛发展,使市场的作用日益得到深化与完善,竭力保障国内蔬菜市场构建有着完整功能的市场流通机制,产品种类也日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更加促进了蔬菜质量的提升,市场供应不断改善,市场的作用愈来愈显著,价格竞争异常激烈,这也进一步突破了蔬菜区域内供应的局面。在这一因素的制约下,凌源市的蔬菜产业亦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性质上的变化。蔬菜产业发展与所需土地供应之间,城镇化进程与扩大蔬菜生产之间的矛盾一天天突显,加上凌源市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这些都在一定情况下约束了凌源的蔬菜产业与城市建设方面的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发展凌源市蔬菜产业加以定位,如何使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得以确定,就提到了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日程上来。

  在凌源市,无论是党委或是政府,对于本市蔬菜产业鹤立鸡群的优势与较为新颖的发展模式和方向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大量的学者也参与到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吸收了众多优异的成果,为促进蔬菜产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贡献很大。如何推进发展凌源市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怎样实现蔬菜的产业化经营,怎样构建一条体现出凌源地方特点的建设路径,是非常关键,同时也是极具现实价值的。这一切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都具有一定的研参价值。几年来,凌源市城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了,成就也进一步显著了,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使得蔬菜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科技示范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光吸纳了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为农民增收乃至走上小康之路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凌源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市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研究,进而对其产业发展的优劣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重新定位凌源市蔬菜产业的市场与功能,并且对凌源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梳理,在理论上对凌源乃至全国蔬菜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1.1.2 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现代化的环境下,把老旧传统的种植模式变为以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它的特点就是以推广经营模式的现代化,并以此作为赖以存在的形式,不但适合区域经济发展,也必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推广现代化的经营模式,那么,究竟哪种模式适合区域产业发展就值得探寻, 如果要使每个地区的优势潜力得到充分开发,那么就要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来深入发掘,从而推动蔬菜产业化向前发展,有利于种植模式、经营方式、产品结构、产业规模以及区域布局的调整。

  2.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

  蔬菜产业的日益扩大化,带动了经营的产业化,蔬菜产业的链条得到延伸,围绕蔬菜从生产一直到销售等各个环节,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也会大为提高, 有力的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农民必将在提高的蔬菜产品附加值中得到经济利益;新型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的应用普及,使得农民参与市场的风险系数降低很多,农民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下大为受益,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

  3.有利于对发展蔬菜产业的地区进行实践指导

  适合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的探寻和总结,一定会对辽宁乃至全国拥有同样状况的市县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并促进它们的相关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蔬菜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非同一般,十分重要,其作用日趋明显。众多国内、国外研究人员对于蔬菜产业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访问和调查,笔者收集并整理凌源本地的蔬菜信息,加之对国内及国际形势的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认识到蔬菜的国内和国际研究地位的行业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主要基于对中国的蔬菜产业的大局从对地方的蔬菜产业的道路影响;二是从微观层面上,根据蔬菜的发展行业在该地区的具体实际,对地区蔬菜产业的分析和研究;三是从整体效果上,即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可参照有关的研究和实践。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内外蔬菜产业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综合性论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针对蔬菜产业的探索有着较长的历史,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较为繁荣。然而基于产业组织的视角来讲,针对蔬菜的探究并不是很多,重点体现于研究蔬菜市场方面,诸如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市场营销等方面。而比如在美国journal of nutrition 杂志中,关于蔬菜方面的理论论文,较多集中于蔬菜质量、育种技术、无公害蔬菜等角度,同时 CAFTA 也创建了一系列的蔬菜产品指标。

  同时,在冷链运输体系领域,美国也实施了丰富的探析。而日本方面,主要集中于对蔬菜贸易领域的探索。以色列、荷兰等偏向于生产蔬菜技能方面的探索。虽然国外较少关注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探析,然而在一系列领域,诸如农业保护体系构建、农业专业化格局布置、农业保险体系、合作经济、资本支持、服务制度构建以及农业环境保障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充分的探索,此方面的探索良好地奠定了蔬菜产业的坚实基础,并体现出借鉴功能。Daniel A.Sumner,Bradley J.Rickard(2011)立足于政策改革的方面,分析了欧盟各国在加工蔬菜市场的演变过程,并利用一定的模型,针对 2001-2008 期间的三项产业建设政策做出绩效测评,体现出西红柿产量提升受到欧盟补贴政策的影响;在 2008 年,由于政策的改变,在很大方面降低了世界市场的不稳定性;对于澳大利亚,Martin bell,JaydeHanson (2007)提出了季节性移民格局之下蔬菜产业的建设框架,并学习了其他西方国家的优秀经验,比如蔬菜产业的劳动力学流动系统的借鉴。在国外,研究人员更加偏向于从微观方面对一定区域的蔬菜产业进行规划设计。

  1.2.2 国内研究综述

  杨名远(1998)分析了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逐步形成产业化的中国蔬菜生产已经由密集的前锋开始走上了正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渐进的经济下滑表现在蔬菜价格下降,成本却不断上升;2.日益激烈的产品竞争中还十分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种,还存在质量和其他方面的问题;3.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仅在国内还在国际上,但却因为成本抬升,价格低,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在降低,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部分产品还有农药残留;4.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大流通,大市场和小规模生产之间的冲突。管理分散,随意性的种植,想要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是困难的,因此要实现对接一个大市场,大流通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针对上述问题,杨名远对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要想推动无公害蔬菜行业的发展,必定要促进绿色蔬菜规模的拓展,同时建设可靠而稳定的生产基地,从而使产业链延伸;2.要坚持农业和渔业相结全的发展战略,注重农业生产者的教育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要进一步扩大,从而使自己的农业生产者的质量得以提高;3.要使信息网络加强,要构建在全国覆盖的市场信息体系,深入推动生产与营销信息在使用、传播方面的加强,必须立足于信息,在激烈的市场上寻找突破口,将市场与产品有机结合;4.要把科学和技术在蔬菜产业中加速使用,新技术,新品种要注意投资的促进,要看到引进技术在促进蔬菜产业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作用。5.要使得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积极促成股份制合作制工业管理服务机构,从而使其数量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要使市场成为导向。

  阮文彪(1998)重新定义了蔬菜的产业化:生产方面的专业化与规模化,产品方面的市场化与商品化,营销方面的国际化与企业化。这相比常规农业,在概念上大相径庭。蔬菜生产在布局合理、生产专业、产供销三者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有机的一个整体是产业化促成的,这必将有利于促进三次产业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得以推动。

  王福芳(2003)在对甘肃省蔬菜产业实施调研之后认为,在很多领域出现状况的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硬件不"硬"的问题,有缺乏技术、效率低、供求缺口的问题,于是他提出甘肃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即要"以质量求生存",也就是采取提高质量的措施,在加强对产品质量、产品专业化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同进开拓市场,提高效率的突破,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用以提高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刘地久、张琳(2003)也提出了他们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看法,他们提出,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二者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农业由常规型转变为现代型的过程,也可视为农业步入产业化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转变职能,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创新管理手段和更新思想观念。他们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是社会需求的变化,政府职能应该定位于保障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生产的发展动力应该集中于科技的推广与创新。

  吴志行、候喜林(2005)深入探究了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以及发展方案。他们提出现今我国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

  1.种植政府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生产主要受地方官员政绩观的影响,片面地追求规模、场面,总是在求大求洋求新,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市场论证,蔬菜是无市场可入,菜农也无效益可谈。

  2.为种植自主化。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文化底子薄,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经济观念,这完全制约了他们的思维和思想,他们往往以主观定生产,而不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导引他们的蔬菜生产。

  因此,吴侯二人认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的条件,也就是:

  1.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领先优势种植要努力发展;2.加强政府引导,努力使经营规模扩大;3.进一步使加工链提高,蔬菜产业链得到拉伸;4.进一步投资在技术方面,并努力使蔬菜产品质量提高;5.进一步让市场巩固,使生产和销售的渠道更加顺利。

  黄刚(2006)分析研究了广西省的蔬菜产业化发展,他认为,影响广西省蔬菜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区域性及季节性,这使得蔬菜产品价格不稳且屡有下跌的趋势,市场产品的流通不顺畅,经济效益也一度下滑。针对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新的理论,对蔬菜产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关键要素之一还是生产的时间差。在相同环境的竞争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蔬菜的效益水平的还有蔬菜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结合凌源的具体情况,对上述文献资料加以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探析与讨论下述内容:

  1.按照现有的数据表明,其中对发展研究有不足之处,表现在侧重于对产业化形式、产业化形成的途径以及问题的解决等。除此之外,在研究结果中,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未对蔬菜产业化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一些基础性要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发展模式和所发展途径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值得商榷。

  2.许多研究主要是针对凌源本地在发展蔬菜产业化的方式、措施、手段方面做出研究,有着丰富的个案成果。联系现实状况,此类成果多是立足于本地实际,针对性较强,普遍性缺乏,因此实际的指导意义就有待加强。我们都知道凌源生产历史独特、自然资源和条件适宜,有十足的发展潜力,它本不同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情况,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更需要认清形势,进行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提高。

  3.现今成果较为显著,对凌源的蔬菜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研究,我们认为主要在蔬菜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宏观理论研究以及共性问题研究上。但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空间、发展历程、自然要素、产业特点、发展前景等方面,在理论方面不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应该充分联系本地实际,按照当前状况做出选择,从而能强化其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

  鉴于上述所述,立足于凌源市的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当前以及今后凌源市蔬菜产业化前进的发展方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系统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生产布局,改善以示范园区为载体的生产基础,落实重点项目,对蔬菜产业实现战略性调整,强化农民增收、升级产业以及促进产业有序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在本文中,笔者集中探析了蔬菜产业化的市场定位与功能、进一步确立发展产业化的配套与模式的相关政策。

  1.研究内容重点涵盖了下述四个方面:

  (1)探究凌源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当前呈现出来的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凸显的困难,通过对蔬菜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本身特征的研究与调查,进一步针对在市场经济系统逐渐健全的新背景下,发展凌源市蔬菜产业需要应对的一系列问题。

  (2)探究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条件进行研究,对气候特征、耕地条件、土壤结构、水资源供应、环境状况等产业发展必要的基础性要素做出分析,进一步梳理发展蔬菜产业化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3)探析凌源市蔬菜市场的发展状况,重点阐述了凌源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产品辐射城市的需求结构、市场特征做出深层次的探究,从而对凌源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销售市场加以准确定位。

  (4)探析凌源市发展蔬菜产业化的格局模式与策略手段,全面分析了主、客观角度所包含的正反两方面因素、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使凌源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进而提出符合凌源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对策。

  2.拟探讨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以最大化效益作为要求,通过基本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分析凌源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而确立市场定位;(2)对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现状做出剖解,紧密联系政府职能变化对于发展产业化所发挥的促进效果,深入探讨适应凌源发展蔬菜产业化的最佳模式;(3)对凌源市蔬菜产业化发展道路正确选择并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发展方案实现专业化的确立。

  在本文中,笔者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于:基于凌源的现状,剖析发展产业的相关问题,重点关注市场供需、产业基础以及环境资源等领域的问题,利用科学化的分析与综合比较,对适宜凌源市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模式做出选择,从而制定有关的建议、意见以及相关改善对策。

  1.3.2 研究方法

  在本文中,笔者重点采用了理论结合政策的研究方法,对凌源市蔬菜发展历史与现状作出深入分析,主要方式为市场调研,在实际调查和收集的数据中定量分析产品的供需;通过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于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影响要素与外部条件的前提下,重点探究了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与目标。同时,在研究时,还实施了其他方法,如走访农业专家等。

  本研究分析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演化分析法、关联分析法以及实地调查法等手段。

  在研究的过程中,基于本市发展蔬菜产业的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凭借深入而细致的市场分析与调研,搜集并整理出主观方面的认识以及客观方面的统计资料与数据,对有效的经验做出认证的总结,借鉴发展历程的相关教训,从而便于对凌源市未来发展蔬菜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