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8757字

  5.2.2 江苏徐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徐州市是江苏省设施蔬菜一个重要的主产区,当今全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到 9.33 万平方米,约占全省的 1/3, 初步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蔬菜设施生产新格局,即以日光温室、大中棚为主,智能温室与连栋大棚为辅,防虫网与遮阳网为补充的格局。

  1.因地制宜,狠抓基地规模化发展

  全市各地为推动设施蔬菜发展,因地制宜,自然和区位优势都要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率先进行设施蔬菜生产的地方主要是选择经济基础较好、近城靠矿、交通发达、排灌方便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和大户加以推动,对周边区域发展起到极大的辐射作用,这一系列举措发挥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功能。目前形成了"三大基地":徐州西北部 2.6 万公顷的设施瓜菜、南部 2.7 万公顷的连片设施蔬菜、东部沿陇海线 2 万公顷的设施瓜菜,同时,还衍生出一系列的规模宏大的专业的设施蔬菜生产村。

  2.不断提升设施投入方面力度

  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徐州市开设栽培项目,主要以中小棚为主的蔬菜设施栽培在 70 年代中后期逐渐兴起和发展,80 年代末,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被率先引进了。目前向大型化发展的栽培设施迈进,其成本日益提高。近些年来,各级财政每年都会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设施的发展,补助每个日光温室 2-3 万元,补助每个 667 m2大棚 2-3 千元,切实推行相关支持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众多菜农设施生产的积极性,全市设施的覆盖和水平也提升了,高效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推动。

  3.制定标准,着力强化质量建设

  徐州市近年来建立了 35 项无公害生产的地方产品标准与技术操作规程,包括番茄、茄子、黄瓜、西芹、西葫芦、辣椒等 25 种蔬菜,其中 6 项已经达到省级的技术规格,已经通过省市技术部门颁布予以推行,这一系列措施强化了认定无公害基地的工作质量。加大普及蔬菜无公害栽培的技术规程,进一步强化蔬菜的质量建设。当今全市已认定面积达 6.7 万公顷的设施蔬菜无公害基地,对 150多个无公害蔬菜产品予以认证。全市一共构建了 4 个国家生态示范区,5 个无公害整体推进县,3 个生态农业示范县。

  4.加强市场的培养,促进流通体系的健全完善

  对于设施蔬菜而言,市场是其销售的一个重要平台。近年来,为了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工作,全市上下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和培养。全市已经完成 46 个规模较大的主要用于设施蔬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400 余个田头产地市场,并且完成了 77 家主要用于营销的协会,共发展了 2.5 万的蔬菜经纪人、2万余会员。一方面在建设有形市场方面加以完善,逐渐强化对于网络市场的建设扶持力度,全市已经建成了超过 95%拥有网上销售平台的设施蔬菜生产乡镇,强力保证了蔬菜产品及时安全地销往全国各大市场。

  5.促进加工与转化环节,突破制约瓶颈

  加工环节是保障设施蔬菜产品得以增值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生产效益的提升。基于这一点,他们加强对加工企业的扶持和发展,现今徐州市已经拥有 60 多家具备相当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已经实现 120 万吨,而蔬菜实现 30 万吨的年加工产量。在加工蔬菜的企业中,年加工能力超过 5000 吨的市级龙头企业数量达到 10 家,加工能力超过 10000 吨的省级龙头企业数量达到 2 家。成为当地蔬菜产品加工转化的"领头羊"的有徐州大马、丰县旺达、沛县帝苑等。

  6.推广技术,提升科技含量

  要求有很高的技术水平的设施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多年以来,该市科技人员通过对设施蔬菜生产的新方式、新技术的积极示范、引进与推广。以设施栽培为主题,引进和推广大量弱光耐低温蔬菜的新名优品种,除此之外还有 20 余项先进实用新技术,它们包括:反光幕增光、节水栽培、土壤连作障碍控制、多层覆盖增温、嫁接换根、间套轮作、轻基质工厂化穴盘育苗、粉尘(烟雾)剂应用、COZ 气肥、防虫网阻隔、灯光(黄板)诱杀、遮阳网降温等方面。加大在新技术、新品种、新药肥、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高了全市设施蔬菜的科技水平。

  基于凌源市的实际状况,在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笔者觉得:

  应该在以下问题上进行重点研究:

  1.促进思想的解放以及观念的转变

  强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农业是促进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一个产业。发展是硬道理,促进思想的解放以及观念的转变,借鉴建设现代农业的历史经验,学习现代农业的高效模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融入工业的理念,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坚持以下观念:首先,要培养机遇观念。通过敏锐的眼光来抓住机遇,通过迅速的反应抢占市场机会,通过努力的工作实现机遇,通过极致的努力将机遇转变成现实。其次,培养创新观念。发展源自于创新,要善于钻研,勤于探索,追求突破,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再次,要培养市场经济观念。通过市场经济思想对工作的指导,坚持市场经济规律来引导经营的运行,加强生产要素的顺利流动,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型功能充分发挥。再次,要培养品牌观念。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必须强化品牌战略的观念,促进注册产品商标的制度完善,加强产品质量的提升,强调品牌形象、品牌实力、品牌认知,要主动培养市场认可的品牌。强化构建以技术规格为支柱、质量监测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方式的发展形态,努力加强商品经营转变为品牌经营。最后,要培养绿色食品观念。对于市场消费者而言,绿色食品能够不断满足他们对于食品安全追求的期望。充分利用凌源的自然资源和政策优势,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强化产品质量上的监控检测,渐渐形成全新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近些年来,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尤其是产业化进程中,国内、国外在共性问题与宏观理论方面都进行了丰富的探索,对于凌源实践也体现出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在发展历史方面、地域之间、产业特色、今后的潜力方面,凌源市与其他各地客观存在较大的不同,不具备很强的理论适用性,应该按照实际状况予以取舍,从而提升可操作性,强化对凌源实践的正确引导。

  3.科学发展,特色求新

  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在本地蔬菜产业化的手段、措施与途径方面拥有众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尽管拥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但是出发点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本地实际的基础上,有很强的针对性,没有充分的普遍指导价值。而对于凌源市而言,其拥有较为独特的生产条件、历史传统、当前与今后的潜力,相比其他国内外的状况有很大不同。尤其通过多年以来的发展,更应该在全新的历史背景环境中做出全新的、深入的、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以求新求异。

  4.力求拓展,谋求延伸

  在现有的资料中,大部分的研究都偏向于产业化的手段、建设途径、解决方式等,其研究与发展依然有所缺陷。同时,此类研究成果,大部分都缺乏对蔬菜产业化发展所必备的要素的系统性分析,总结出来的发展途径与发展模式也非常相似。所以,本文着眼于凌源市蔬菜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说明了发展凌源市蔬菜产业化的指导理念:将市场作为方向,以先进科技作为方式,重点加强结构品种的优化、生产布局的调整、品种质量的改良,科技保障水平的提高、体系构建的强化、生产条件的改善,努力提升产业效益,优化产业格局,推行重点工程,加快蔬菜产业战略调整,努力促进产业提升、菜农增收与可持续发展的稳步实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