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45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第2部分】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完善探究绪论
【第3部分】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概述
【第4部分】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现状
【第5部分】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6部分】国外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及经验借鉴
【第7部分】 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对策
【第8部分】农业补贴中的法律问题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对策

  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作为政府的一项宏观调控手段,必须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设计和制定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一个关键途径。

  5.1 健全农业补贴法律体系

  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要从健全我国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入手。虽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也不可否认意识的反作用,积极的社会意识会极大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内外兼修,加强农业补贴法律体系建设。对内秉承《农业法》的基本要求,进行分解与细化于专业法与部门法之中;对外遵循 WTO 框架下的《农业协定》,做好与国际法规的有机衔接;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将我国财政支付能力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建设;三是加大投入,措施得当,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与核心要素建设,并以法律的形式以保证,实现农业补贴的法定性与程序性规定的有机结合;四是进一步明确农业补贴的性质,不断增加刚性条款的比重,实行“阳光补贴”;五是分类推进,不断优化“绿箱支持”的结构,设定必要的“黄箱支持”条款,推动“黄箱支持”向“绿箱支持”的转化,将合法的特殊差别待遇和例外条款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增加对农业生产环节和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的法律规定,增强补贴的针对性和集中性,形成补贴的纵向优势。

  5.1.1 明确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概念

  明确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概念,是构建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在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过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手段,但是,终究没有形成过一个明确的、完整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概念,使得该项制度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根基。因为,一个明确的法律制度概念,包含了一种或几种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进行立法等法律活动的指导性的、或者说是方向性的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不仅在农业补贴法律制度领域,在其它非农业制度理论中,明确的制度理论概念是基础性的,更是某种理论的根基。

  我们认为,所有的理论发展都是基于某种社会现实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而在产生之初,基础的理论概念就应该明确,继而围绕明确的制度概念、制度原则,开始建造某种理论体系的“大厦”.作为 WTO 的成员国之一,我国有责任与义务不断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必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规则办事,而前提就在于国内相对完善的制度理论体系的构建。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日臻完善,就必须要进一步丰富并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明确并理解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概念的内在含义,这样,构建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理论才能够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应用性。

  5.1.2 提高农业补贴实体法的立法效率

  按照种类的划分,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程序法,顾名思义是有效保障某种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途径。程序法的意义,在于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某种行为或者活动应该遵循某种规则,使行为或活动能够沿着法律规定的方向或者角度向前发展,而不至于偏离或脱离法制的轨道。而实体法,是解决实体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没有实体法,事件本身就难以成就或者解除。

  从立法总量来看,实体法的数量总是多于程序法的实际数量,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出了实体法的重要性。追溯到法律产生之初,形成于某种特定的社会规范,只是由于这种社会规范长期被作为惯例习惯地运用,后来便成为了某种社会习惯,进而被立法者视为一种抽象性的、统一适用的、具有规范人们某种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实体法的数量固然很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立法效率被提上了日程。法律规范固然很多,但是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实体法的立法速度不能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那么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农业领域是比较常见的,归根结底在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的提高,而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立法活动却不是很频繁,大多还在依赖于早期制定的实体法律或者农业政策。所以,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立足于提高立法速度以及立法水平,才是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发展的关键。

  5.1.3 规范农业补贴法律程序

  规范农业补贴的法律程序,是我国目前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当务之急的大事情。规范的农业补贴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一项法律行为所必须去遵守或执行的特定的方式方法,也是有效地实现实体法律规范所指向结果的有效途径,或者说,是实现权利或者义务的必须条件。农业补贴法律程序的立法规划的严格性,有利于实现立法者所要实现的实体价值目标,同时,也能加强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本身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来看,农业补贴法律程序在明确具体实施补贴措施的步骤上、制约实现主体的权力上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立法决策过程中,应从某项具体的农业法律制度的提出开始,到决定程序、再到实施的全过程,通盘进行考虑。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涉及的面很广,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相对完善而严格的程序法律做保障。一方面,这种有效保障体现在要有一个严格的分析及研讨的过程;另一个方面,要有一个相对明晰的权力划分及对不利后果的承担机制,甚至要规定具体的时间限制。严格规范的农业补贴程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实施农业补贴的效率水平,也有利于实现法律监督。在农业补贴法律程序中,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程序:一个是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户向相关的农业补贴机关提出相应的农业补贴申请的程序;另外一个是在提出农业补贴申请的农户当中,明文规定统计的程序、资格条件审查以及农业补贴资金的有效发放途径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农业补贴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应的监督或反馈的程序,当然监督程序会贯穿始终,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并保障符合条件的农业补贴申请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