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建筑硕士论文

国内外协同创新成功经验借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16 共5470字

  第 3 章 国内外协同创新成功经验借鉴

  3.1 美日德若干着名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

  协同创新是创新的途径,世界一些国家在协同创新方面开展比较早,发展比较完善,本文主要以美日德等国家为代表。

  3.1.1 美日德协同创新模式

  (1)美国成功协同创新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协同创新的国家,至今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在这么长时间的研究中,他们探索出了多种适合各行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并且合作层次深入,形式多样,能够进行大规模合作等。其中典型的有科技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等模式[29].这些协同创新模式搭建了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发创造的桥梁,推动了双方共同进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率。此外,美国政府为了保护协同创新,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专项计划设立及大量资金投入,从而显出的协同创新成果也极大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30].美国协同创新主要的合作模式及特点如下:

  1)科技园区模式

  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美国政商界与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利用互相的优势成立了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科技园区兴建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由大学牵头组建的 “科技工业园区”.如于1951年兴建的作为美国硅谷的第一个科技工业园:“斯坦福研究园”便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且斯坦福科技园区也成为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发展的典范。二是是由企业为主,学校辅助组建的着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科学工业园区。三是由政府组建,例如“三角研究园”,如为了方便学校与企业进行技术沟通交流转让等由北卡州政府出面组织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杜克大学于60年代共同组建。

  2)企业孵化器模式

  企业孵化器模式是由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私营企业向新企业通过给这些小企业提供整套服务设施设备以及完善的管理咨询服务,还有一些其他的如技术、融资等相关的帮助,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小企业的失败率降到;此后企业孵化器便在美国兴起,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地区经济和国家经济中起到了振兴的作用。美国企业孵化器主要类型:第一类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扩大税收等目的由地方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主办,这类孵化器的数量很多。第二类是则是由大学和研究机构主办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中的竞争力、迅速推广科研成果和激发地区的研发活动等,其中多以大学为主。第三类则是由风险投资公司、种子基金投资公司等私营企业主办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投资给加入孵化器的企业从而获得利益,同时也通过开发房地产使其产生增值作用。第四类是由政府、非盈利机构或私人合股兴办,这类孵化器是的有点是既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同时也能得到私营部门的专业知识与经费资助,以及非盈利机构的协调帮助。企业孵化器模式主要是通过提供设备及管理咨询等服务培养创新型技术密集型的新建小企业,以及培养一些未来企业家[31].

  3)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的模式

  专利法的发明对促进协同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美国的《专利商标法修订案》的一些新规定、新改进在已成为美国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国政府为了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及提高科研成果的转让比例做了很多努力工作[32].美国许多专门成立的一些大学专利公司之类的服务机构承担各种专利任务,同时帮助老师或科研人员在商业上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负责把这些技术发明转让给企业。美国政府实验室向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时所采用方式有以下几种:合作研究与开发协议、人员互相交流、发放同意许可证、免费使用设备、共同协作研究、承包转让、新技术的示范,采用多种不同方式主要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而定的。

  (2)日本成功协同创新模式

  在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政府就开始重视协同创新,从政策、立法等多种途径来鼓励和引导推进协同创新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提出了“教育改革计划”,这两项计划当中包括了日本政府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策略。经过多年的探索,学习借鉴,日本政府把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合作,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协同创新联合模式,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得出日本协同创新模式有5种[33].

  1)企业与高校共同研究制度

  这种方式主要是企业给高校特供课题经费等,而高校研究人员一般在研究机构里面进行科学研究,与企业互相交流,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但是有时候这些研究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同时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双方共有。

  2)企业委托研究制度

  在企业面临需要的技术时,企业自发找到中意的高校进行委托,委托高校研发自己需要的技术,提供受委托的高校科研经费,但是高校要像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协助企业提供自身创新能力。

  3) 委托研究员制度

  日本的政府认为高校与企业都应该为社会尽义务,应该承担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所以高校在研究生理论课程教授完毕后,应该送学生去企业进行相关的实践,企业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保障,确保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4].

  4)共同研究中心制度

  日本在1987年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协同创新,实现校企共同研究,构建了一个大型综合研究中心,并向该中心提供大量的研究设备及研究资料。这个研究中心一方面可以供企业与高校等双方进行科技研究,同时这个研究中心还具有充当协同创新平台和培养企业技术人才的作用。此外,此研究中心还具备面向国内及国际开放研究的能力。

  5)创办中介机构制度

  为了促进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日本政府科学厅创办了中介机构、高科技市场。主要作用就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助、加强互相交流等。

  (3)德国成功协同创新模式

  德国在世界经济增长显着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有赖于协同创新的有效推行,他构建的Fraunhofer联合体在促进协同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全称是FraunhoferInstitute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简称IPT.弗朗霍夫研究所经营着大约80家研究机构,拥有大约12,500名卓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每年的研究预算超过10亿欧元。

  弗朗霍夫IPT通过市场导向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为现代客户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并优化现有解决方案[35].Fraunhofer联合体设有的研究所,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也遍布电子、通讯、微生物医学、生产制造、新材料研发、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方向。

  同时这个联合体为协同创新各个方面提供服务,发挥各种优势,充当协同创新各方的桥梁[36].德国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

  1)“元制教育”模式

  企业与高校进行共同培养人才,这样的人既是企业实习生学徒又是高校学生。不但掌握了学校的理论基础,又有企业的实际经验,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更能适应企业,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2)以市场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企业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与意向高校进行相关的合作项目,由双方共同研发合作。学校根据市场、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进行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及指导。而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全部资金服务,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这样高校没有资金的后顾之忧,全力进行知识研发创造,为企业服务,企业因此也拥有了市场和利润。

  3)顾问合作制模式

  职业教育在德国是非常流行的,德国实行了一种“顾问合作制度”.德国非常鼓励很多在高校等科研机构任职的教师都尽可能的担任各行各业的顾问,企业也非常欢迎这些来自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教师来当充当企业顾问,并且把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向顾问老师进行咨询探索,教师在企业中了解经验生产的实际情况,避免了研究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同时加强了双方互动交流合作,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实际创新能力。德国高校与企业建立的这种长期稳固、密不可分的协同创新成效显着[37].

  3.1.2 国外协同创新经验

  (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协同创新需要良好法治环境及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如表2-7中所示,美日德等国家完善的协同创新立法体系,全方位的保障了协同创新。典型的立法代表有美国的《杜拜法案》、《国家合作研究法》及日本的《研究交流促进法》等[38].从研究发达国家协同创新国家立法情况,我们知道我国立法还不够完善,协同创新需要保护,立法还有待加强,值得我们借鉴。

  (2)完善的政策体系推动了协同创新

  从世界协同创新比较发达的国家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协同创新相关立法与政策双管齐下,双方制定来推动协同创新的开展。例如德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他们制定相关了很多的政策来辅助鼓励协同创新。

  (3)搭建良好的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平台

  功能健全的协同创新交流平台是协同创新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协同创新各方之间的交流沟通非常重要,信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的减少信息不对称、闭塞等问题[39].能够加强了协同创新各方之间的紧密合作,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4)发展科技中介

  协同创新其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及高校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获取相关所需信息的渠道,只了解自身所处行业的相关知识,对合作对方的了解不够广泛,总之双方只掌握各自的资源,而中介机构恰恰弥补了这些缺点,它综合各方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提高了协同创新的成效。国外协同创新发展较好的国家在推进协同创新中建立了各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了协同创新。

  3.1.3 国外协同创新经验的启示

  综上美日德三国协同创新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很多经验,从中探索不断完善,吸取符合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的经验。主要经验如下:

  (1)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对协同创新全过程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需要发挥对协同创新的引导、监督、协调等作用,同时要重视协同创新并且在资金政策上予以扶持,通过各种不断改进的措施来对协同创新模式创新及机制的创新进行推动,这样能够促进协同创新对房地产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发展的作用。

  (2)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法律体系

  在协同创新中,政府的作用除了直接进行资金投资外,更重要的就是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能够解决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因权力与义务关系产生的利益纠纷。全方位的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法律环境。促进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

  (3)协同创新模式和运行保障机制创新

  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是合作成功的先决条件,一种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能够集合协同创新各方的整体优势,整合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能够实现协同创新各方资源共享,从而能够推动协同创新进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由政府主导共建合作联盟,例如协同创新各方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等,进而能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加快协同创新结合公共服务体系和技术平台建设

  目前吉林省的科技中介等服务平台还不能为协同创新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中介服务,这极大的限制了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的纵深发展。一定要大力发展促进协同创新结合的各类专业公共服务技术创新机构,扶植协同创新中介机构发展,可以鼓励社会上协同创新中介机构的发展,比如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充当“第三方力量”从而促进协同创新各方联系和交流。通过引导这些专业的中介机构来发挥信息沟通、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等作用,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

  3.2 国内协同创新模式典型案例分析借鉴

  3.2.1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石油石化公司合作为例

  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企业始终坚持协同创新,高校紧密联系石油石化等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解决企业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为企业培养需要的各方面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一切可用的资源配合学校。

  (1)中国石油大学协同创新历程

  中国石油大学与石油公司协同创新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内部一体化合作阶段(1953-1999年)。2)转型探索阶段(2000-2003年)。中国石油大学实行转制,此时虽然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并没有中断,但它们之间的联系确相对减弱。3)协同创新全面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经过发展、转型的探索时期,大学与企业已经就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完善高校办学体制、深化协同创新关系、联合培养人才、创新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达成合作共识。这样,就会使得校企双方的合作走向可持续发展。

  (2)中国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公司的科技创新模式

  学校与企业主要是以重点实验室为纽带,开展相关基础及重点课题科技进行研发合作,特别是委托研发。同时高校与企业在在基金,如创新、风险等基金,国际合作,重点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引进等项目进行和良好的合作。

  (3)公司与企业的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与石油石化企业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积累和形成了多种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并且协同创新模式仍然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主要的合作模式归纳为: 1)共建校内外实践和科研基地。2)“订单式”培养模式。3)联合建立培养高端人才。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及博士后等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培养有生力量,使企业保持新鲜的血液。4)设立石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捐资助学。5)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40].

  3.2.2 对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借鉴

  石油大学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案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人才的储备培养。可以仿照石油大学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从合作模式入手,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优质人才,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共同研发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完善,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持续提高源头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各层次科技创新工作。提升自主创新的重要能力,逐步向实现合作战略联盟方向发展。

  3.3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美日德等若干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借鉴,分析了这些成功合作的不同合作模式,以及对房地产企业协同的指导意义。其次对国内着名的协同创新成功案例中国石油大学的协同创新经验进行了分析,探索其对房地产企业协同创新的借鉴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