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源起于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描述自然规律、解释科学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科学技术体系兼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优势, 但对中国哲学吸纳不足, 其解释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次研究以科学技术哲学为视角, 综合分析其历史沿革与辩证统一关系, 提出其融合中国哲学的具体方法, 以期为完善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哲学; 辩证统一;
On Dialectics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of Nature
Abstract: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natural dialectics originated from natural dialectics constitute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relation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al law,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cientific principle.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for both the Marx philosophy and western philosophy. But the advantage to China philosophy more than, its ability to explain further perfect. This study takes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history and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relations, proposed the specific method of fusion China philosophy, in order to improve China's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Keyword:Natural dialectics;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alectical unity;
科学技术哲学是以自然规律与科学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 其主要目的在于描述自然规律与解释科学现象。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建构在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基础上, 并吸收西方实证主义哲学与批判主义哲学的优势, 同时集合我国国情形成了具备特色的独立体系。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吸纳不足, 其哲学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基于此, 本次研究选取科学技术哲学为视角, 综合分析其历史沿革与辩证统一关系, 提出其融合中国哲学的具体方法, 具体如下。
一、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沿革
自然辩证法孕育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被视为自对自然科学规律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在《Dialectics of Nature》得到了系统化阐述, 深刻反映了马克思唯物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哲学萌芽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星云说”, 在Kant与Laplace的分析下, 天体演绎的自然规律被揭示出来, 形而上学建构的自然观受到冲击。进入19世纪, Robert Mayer提出的“能量转换定律”、Matthias提出的“细胞学说”与Darwin的“进化论”充分揭示的了自然系统的建构历史与发展规律, 以客观标准代替了先验经验。从哲学角度分析, 自然辩证法是对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继承与改造, 是辩证分析下的扬弃过程。自然辩证法集中发展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观点集中体现在《Friedrich Von Engels》与《Dialectics of Nature》中。具体通过辩证分析解释了自然产生发展的过程, 将自然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联系在一起, 并提出了辩证法作为解析自然科学的主要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总结了“物质运动”与“物质思维”观点, 并倡导建构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的联盟, 促进了自然辩证法的传播与发展。20世纪后,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发展, 深刻阐述了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为自然科学现象找到了自然辩证法的依据, 从而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促进了自然辩证法的传播。20世纪20年代, 自然辩证法的相关理论传入我国, 1929年, 我国出现了《Dialectics of Nature》的中文译本。同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我国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人员间得到了广泛传播。1937年, 毛泽东在总结自然科学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矛盾论》与《实践论》, 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的传播与学习。
综上, 自然辩证法产生于18世纪70年代, 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进入集中发展时期, 20世纪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自然辩证法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 1987年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 沿用至今。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辩证统一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技术哲学发端于自然辩证法, 并经由实证主义与批判主义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独特性。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观与方法论、技术观与方法论及科学与社会。自然观包括自然辩证法与时代自然观, 即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变化, 辩证地改善对自然观基本形态的描述。从这一角度分析, 科学技术哲学中的自然观源于自然科学辩证法, 是自然科学辩证法指导下的不同时代的自然观。科学观与方法论以马克思科学观与方法论为主要内容, 强调自然科学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作用, 认同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的观点。技术观与方法论与科学观与方法论间存在紧密联系, 其主要内容为科学观的具体实现。因而, 从具体功能与实际作用的角度分析, 可将技术观与方法论评价为科学观与方法论的延伸。
三、科学技术哲学与中国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科学规律的哲学,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规律与科学规律, 自然发展与科学发展中哲学问题及科与社会的互相作用三部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由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批判主义哲学及我国国情的影响, 呈现出一定特殊性[4].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援引与吸收较少, 不利于其超越器物领域而进入精神领域。因而,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一个应注重与中国哲学的融合, 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器物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双重作用, 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 宇宙哲学观。宇宙哲学观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不同于唯心主义哲学与实证主义哲学, 宇宙哲学观认为“道”、“气”、“理”的存在不依赖于感知与验证, 而感知与验证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描述方式。宇宙哲学观的本质是整体哲学观, 是以整体视角为基本哲学的对在自然与人体进行分析的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可吸收中国哲学中的宇宙哲学观, 从整体视角对自然与科学做出分析。同时结合实证主义的部分视角分析, 对自然、科学做出综合判断。如:分析自然灾害的规律时, 不仅可以从灾害现象、同质灾难的原因比较及灾难的危害的角度分析, 还可以分析天体运动、自然变动与人类活动对灾害的综合作用, 或分析地球周期与自然灾害间的关系。
第二, 佛学与玄学。佛学与玄学是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 不同于人本哲学的西方哲学, 佛学与玄学强调多主体平等, 如“一花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因而, 佛学与玄学能够突破人本视角的天然局限性, 为解析自然与科学提供新的方法。我国科学与技术哲学应吸收佛学与玄学中的平等哲学思想, 从自然的角度对自然规律做出分析。如目前在学术界兴起的人类作用限制研究, 其以自然演绎为基本理论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其认为:人类活动对自然变化仅能发挥影响因子的作用, 而自然演绎的规律是决定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四、总结
本次研究以科学技术哲学为视角, 综合分析其历史沿革与辩证统一关系, 提出其融合中国哲学的具体方法, 具体包括:宇宙哲学观的融合、佛学与玄学的融合及“心学”的融合。希望能够为完善我国科学技术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而关于这一问题还可从其他角度做出分析, 如新时期的科学技术哲学发展与完善等。
参考文献
[1]李晶。罗姆·哈瑞科学哲学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5) :20-25.
[2]王岩。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J].商情, 2015:390-390.
[3]Stoliarova O E.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vers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Olga E.Stoliarova[J].Voprosy Filosofii, 2015, (7) :73-83.
[4]孙晓琳。恩格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论纲[J].改革与开放, 2017, (12) :25-26.
[5]王柏文, 马田力。浅谈哲学中的科学技术[J].科学中国人, 2015, (3) :251-255.
郝冬雨.关于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辨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