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电视选秀节目情感故事界定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0 共5645字

  第一章 电视选秀节目情感故事界定

  当下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热度不减,情感故事的表达已成为节目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源和受众主要的消费对象,对选手自身、节目本身以及社会受众都起着重要作用,对商业利益的诉求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有一石二鸟之功效。

  第一节 选秀节目情感故事概念界定

  情感是人类共有的特性,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适当的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沟通心灵引起共鸣的最佳纽带。《心理学大辞典》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例如幸福、喜爱、美感、爱情、友情、亲情等。故事是通过某种叙述方式讲述一个侧重于过程的,具有情节生动性及连贯性的事件,能够传播一定的生活经验、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从而引导规范社会性格的形成。情感故事是侧重于人类情感表达传递,具有一定主观情感色彩的事件,往往以个人先前所经历的离奇的、感人的、悲惨的或励志的亲情、友情、爱情的事件为载体,通过口述或书面形式表达,以发挥一定的情感宣泄、教育大众的作用。

  21 世纪是一个讲述故事的媒介时代,在当今的电视屏幕上,“讲述情感故事”已渐行风潮。电视制作人冷冶夫指出:喜爱故事是人的天性。德国电视理论家克拉考尔也曾说出:“电视特别擅长于记录和揭示具体现实,因而现实对它具有天然的吸引力。”[1]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在情感本能需求、社会转型压力及媒介号召的合力推动下,情感故事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大力盛行,节目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向大众讲述普通人及名人的情感故事,直指受众内心的情感世界,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提供了情感表达和交流的话语空间。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情感不但是审美的动力,而且审美也最终呈现为一种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2]一切艺术门类的审美过程都大致如此,电视选秀节目也不例外。其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以较高的经济效益及收视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衍生和发展。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不断自我发展,开始注重用情感故事打动观众。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市场与艺术的综合体,传递给观众的情感感受的好坏,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决定了节目的生命周期和市场空间。纯粹的技巧表演不如情感故事的阐述更能打动观众的内心,情感故事作为联系选手、嘉宾与观众的纽带,成功地实现了三位一体的移情共鸣风格,将个体的经验转化为想象的共同体。

  电视选秀节目的情感故事作为节目元素,贯穿于节目的始终,不仅是指节目个体以往所经历的单个故事,也包含了节目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情感经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参赛选手个人的情感经历、节目嘉宾的情感故事、嘉宾与选手之间的师生情、选手与选手之间的情感发展历程。参赛选手个人的情感经历指在参加节目之前,选手所经历的人生体验,如 2013 年《中国好声音》选手姚贝娜年纪轻轻就尝尽人生百味,曾患乳腺癌,她用坚持和顽强战胜了病魔,痊愈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嘉宾的情感故事指节目邀请的评委所经历的人生历练,其历练能提高嘉宾的人格魅力、大众的口碑及节目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实现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如《中国好声音》中的评委杨坤励志的北漂经历,起初在夜总会谋生,无稳定的收入,由于经济问题搬家 50 次,但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坚持努力,取得了今天乐坛的成就;嘉宾与选手之间的情感故事主要指两者之间的惺惺相惜的师生关系,嘉宾对选手瑕疵给予真诚的建议和教导,鼓励选手用更佳的方式去表达更好的自我,体现了嘉宾对选手的爱护与支持。例如《中国好声音》中评委那英在自己的选手离场时多次落泪,尽自己所能为学员提供机会,甚至在节目录制结束后彻夜不眠地为选手筹划未来发展;选手之间的情感故事,指在节目比赛进程中,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友情、爱情,具有浓烈的人情味。如 2006 年《绝对唱响》在 8 进 7 的配对赛中,丁晨因自己的唱功不如他人,怕影响搭档王绍钰而提出退赛,这个意外让选手王绍钰感动落泪,也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成为节目令人感动的经典瞬间;再如在 2014 年第 8 期《我为喜剧狂》中,选手张绍伟向自己的竞争对手杨小艺现场告白。

  第二节 选秀节目情感故事特点

  一、平民化、大众化

  如今中国电视节目的功能、语态逐渐发生变化,已经从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的“宣传体”向传播大众文化的“传播体”回归。在这种环境下,一些电视节目开始抛弃浓厚的宣传意识及贵族意识,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生活的微观层面,把话语权交给了芸芸众生。选秀节目作为一个超大型的大众文化文本,是一场草根参与的娱乐事件,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带有强烈的草根意识,阐述社会大众的情感故事,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草根”一词伴随着选秀节目的盛行,被大众所熟知,是英语词汇 grass roots 的意译,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 grass roots 单列为一个词条,解释为:群众的,基层的;乡村地区的;基础的;根本的。“草根”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指的是针对于贵族统治阶级而言,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广义上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民众、普罗大众;我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一般都可以看做是‘草根阶层'.有学者就把非政府组织称作草根性人民组织。另一种含义就是与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民间习俗、市民文化等等。”[3]

  从选秀节目文化研究角度而言,草根指的是第二种含义,即富有民众精神,带有顽固的人性弱点,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及生命力的群体。草根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处在暗淡的角落里,以往的电视节目几乎都是英雄、伟人、名人的舞台,草根只是节目的受众群体,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选秀节目伴随着电视语态发展而生,草根不仅仅作为节目的旁观者,而是节目的主体,主动参与其中,与媒体一道推动选秀的进程。

  草根主体的平民化决定了情感故事的大众化,而选秀节目情感故事主体的平民化主要体现在选手选拔上,大部分的选秀节目在选拔选手上实行海选制度,例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绝对唱响》、《声动亚洲》和《中国达人秀》等。所谓“海选”,始于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北老壕村的 1986 年村官换届选举,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村官选举的方式,具体解释为选举时不指定候选人,村民根据自己意愿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就如大海中捞起珍珠一样选取自己信任的人。2003 年 8 月由上海天娱公司全程运营,湖南娱乐频道强势推出的选秀节目《超级男声》在第一轮选手选拔中初次使用“海选”制度,这是选秀节目的一次创举,使得参与者感受到人与人身份、起点的相同,具有某种民主启蒙的意义。后来逐渐被众多选秀节目采用,在第一轮选手的选拔中,面向广大观众实行“零门槛”,不分唱法,不问地域,不论年龄、外表、学历、专业,只要敢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可以参加。2005 年,由于《超级女声》节目的火爆,“海选”一词随之变成一个很热门的词汇,在全国流行起来。

  海选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登上了电视节目的舞台,正如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喻国明所说:“海选是这个节目能轰动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它破除了很多以往此类竞赛选拔的门槛,给了所有人机会展现自己。什么出身家境身材都不是问题,来了就唱。” 可见,海选使得电视语态逐渐远离精英权力中心,话语权逐渐转向原本人微言轻的普罗大众,打破了“学院”和“专业”的桎梏,使大众的情感故事得到了展示传播的机会,如小人物的大情感,将普通人同命运抗争、解决问题并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生历程呈献给受众,表达普通老百姓的自我意识,激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继续拓展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例如 2012 年由浙江卫视举办的励志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选手有模特出身的丁丁、北漂多年的多亮、为偶像而来的家庭主妇戴月、为爱痴狂的音乐制片人金志文,美甲店老板黄勇等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带着自身情感故事,感动着评委与观众。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名人、明星的情感历程固然有其显着的奇观效应及励志性,但是对于大众而言其生活贴近性和参照性却较弱。

  二、全面化

  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文本,必须具备影射社会大众文化的功能,节目的文化体现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的一角,应站在历史责任的高度上统筹全局,涵盖并体现整体社会语境的内涵。余秋雨在《观众心理美学》中指出“作为一种拖延时间很长的过程性艺术,只知道加重刺激的分量而不知调节,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4]

  在选秀节目播出过程中,要使观众的注意和期待心理一直保持到节目结束为止,必须适当克服情感故事的单调,因为任何单调都会使观众的注意力消失。情感故事全面化、丰富性主要体现为两点:

  情感故事附属主体的全面化和情感故事题材的全面化。

  (一)情感故事附属主体的全面化

  选秀节目中既有选手的情感历程展现,同时也有节目评委、嘉宾的情感故事表达,观众即可以看到普通大众的人生境遇,同时又能体会到名人、偶像的心路历程,全方面地满足了观众的情感代偿需求。选手是选秀节目中主要的参加者及体验者,处于主体地位,是节目情感故事的主要附属体,其情感历程的展现主要通过选手竞选时的现场口述、VCR 展示及后期节目宣传。选手的低门槛的海选使得节目主体来自于社会文化边缘的“沉默的大多数”,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历程,将带有社会生活质感的群体呈现于声光色媒介世界里,满足了大众情感的认同需要。

  早期的选秀节目,评委嘉宾只是处于评判选手竞技的位置上,不参与选手之间的竞争,其情感历程几乎不曾呈现在节目中,如今节目竞争激烈,多数选秀节目在模式上推陈出新,评委由以往的旁观者演变成竞赛的参与者,演变成选手的导师,身兼重任影响并决定了节目的品质。例如《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节目设置了双向选择的制度,在选手的表演获得了多位评委的认可前提条件下,其可以根据自己对评委情感历程及性格的了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评委作为导师,即选手不再是单方面被选择地弱势群体,而是拥有了选择导师的权利。此时,评委成了被挑选的对象,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员,导师会充分地展现个人魅力及才能,主动将自己的情感历程搬上荧屏,获得选手的情感共鸣。例如 2012 年《中国好声音》第四场金志文的《为爱痴狂》获得了杨坤、那英、庾澄庆三位导师的认可,金志文北漂多年女友不离不弃的经历,使评委杨坤当场落泪,并道出了自己出道之初艰辛的历程;“太多的不如意、委屈,加上这么多年的奋斗……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会哭吗?”

  这样的情感共鸣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最终金志文选择了杨坤作为自己的导师。节目的后续发展程序为,每一位导师内部选手人员通过竞争,留下强者。再接着是不同导师团队之间强者与强者的竞争,可见导师与导师之间也存在竞争,此时导师已成为选手,观众会像关注平民选手一样关注导师的情感故事,尤其伴随着如今新媒体的发达,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等各种途径了解评委的故事。

  (二)情感故事题材的全面化

  选秀节目中无论选手、评委都有着各自的情感故事,故事题材又各不相同,由于情感本身的多元性及情感交叉的复杂性,情感故事的题材很难界定,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亲情、爱情、友情,梦想的、励志的、苦情的。题材之间的界线模糊,例如褒颂亲情的情感故事里面会适当含有苦情励志成份,关于梦想的情感故事里面可能包含着爱情与亲情。如 2013年《中国好声音》选手单冲锋,来到选秀的舞台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并讲述了母亲和妻子对自己无私的爱。针对每一期选秀节目,制作方会适当地安排各种情感故事所占的比重,丰富选秀节目的人文内涵。

  亲情是指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不管对方健康还是疾病、善良还是邪恶、贫穷还是富有,都会一直爱着对方。主要包含母亲与子女的感情、父亲与子女感情、手足情、祖孙情等。如 2010 年《中国达人秀》决赛中,饶舌达人寿君超用一首《外婆》的歌曲寄托对已逝外婆的思念,表达了一份令人动容的祖孙情,正如评委高晓松所言:“我没有想到你写了这么优美的一首歌,作品最重要的就是真诚,真的从自己的心里来。”再如 2013年第二期的《中国好声音》,选手萱萱以一首《残酷月光》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并借助舞台向大家讲述了父亲对自己音乐梦想的支持,父亲一家一家去烧烤店给女儿找唱歌的舞台,正如萱萱所言:“音乐对我来说很残酷,但是还是有希望的,因为父亲会很支持我,我会一直勇敢的唱下去。”父亲对女儿的爱,给了萱萱力量,也感动了在场的观众与评委。

  爱情是各种艺术门类在各个历史阶段永恒探讨的主题,少之,任何艺术都是乏味的,它是两个人彼此之间真诚的交流与信赖,是生命本身的遗传真理,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延续。

  选秀节目作为一门艺术门类自然少不了爱情故事,例如《中国达人秀》选手姜仁瑞为了逗笑多年瘫痪在床的妻子,换回妻子的意识,发明了孔雀开屏的装置。为了给妻子看病卖掉了自家的房子,并专门为了爱妻设置了可移动的“爱的小屋”,尽管他的才艺拙劣,但他对妻子不离不弃的深厚爱情,打动了各位评委。友情是朋友之间的相互认可、相互欣赏、相互感知,它是人类终身受益的动力及智慧源泉。在选秀节目进程中选手之间建立起了友谊,例如《中国好声音》中李维真和谢丹在竞赛时,李维因谢丹的淘汰难过,当场洒泪。

  梦想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不断前进的动力。正如约翰逊所说: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梦想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怀揣梦想的人付诸于行动,为梦想而不断追求的人让人敬畏。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但只要有坚持的毅力,梦想迟早会实现。典型的例子是 2011 年《中国达人秀》中获得达人冠军的选手刘伟,十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的电击事故,失去了双臂,但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多年来坚持每天用脚趾在钢琴的键盘上苦练七小时,创造了生命奇迹。在选秀节目的舞台上他用双脚成功演奏了施特劳斯一段优美的旋律,一串串的音符正是他追求梦想的足迹。再如该节目选手高逸峰在面对破产后的一无所有,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定信念。一首《从头再来》唱出了他的呐喊,就像他在节目中所说,“只能被打倒,不能被打败”.看到这些遭遇生活重创,仍不言败的选手,尤其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尊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