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情感故事叙述主体与受众心理(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0 共7803字

  第二节 情感故事受众心理分析

  受众的研究由来已久,起初发生在文学领域,后来逐渐延伸到戏剧、电视传媒等领域。

  在文学领域中,20 世纪 60 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中的五位学者创立了“接受美学学派”,人称“康士坦茨学派”,代表人物为沃尔夫。伊瑟尔、汉斯。罗伯特。姚斯等。该学派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解析对象,认为对文学本质、特质的研究并无多少意义,而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研究才是关键所在。可以将问题理解为“什么是美”转移到“为什么让人感到美”,即把美的接受者当做了主体。汉斯。罗伯特。姚斯把这种存在方式概括成为一种“三角形”:“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反应而存在,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33]

  可见从那时起,学者已开始意识到受众的重要性,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说,注定是为大众而创作的,是一部被消费史、被接受史。按照该思路而言,受众心理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创作心理,反而是创作心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心理发展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受众心理的推动和矫正。

  针对一场戏剧而言,可以没有布景、服装、灯光、舞台等,唯独观众是决不可缺少的。

  早期的戏剧家也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法国戏剧理论大家德尼。巴勃莱就曾指出,现代的戏剧导演正想办法改变观众的被动状态,引导观众去参加一场典礼、仪式,并力图使他们对这一切作出反应,并借以改变导演自身。该观点逐渐延伸到电视传媒领域,西方大众传播学者们对受众的认识日益全面化和理性化。从 20 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的“魔弹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强大的力量,所传播的信息能渗入受众大脑,引起直接迅速的反应,从而左右人们的意见和态度,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演变到后来的“有限效果论”,认为媒介没有力量直接改变个人对事物的的态度,大多数受众仍然受其它因素的制约,如个人经济、政治、文化,群体归属关系、群体规范等。虽然各个理论都有利弊,但从其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综上可见无论是一部文学作品、一场戏剧,还是一部电视栏目,受众也是创作者,因此作品只有在接受中才能完成,这就是他们真正的存在方式。戏剧、电视作为综合性艺术的“综合”二字,主要体现在受众的综合心理需求上,而并非来自于自身艺术成份的组成。

  这似乎使他们失去了自足性,其实却找到了艺术的安身立命之本。不管什么形式的作品,创作出来都是为了传播给受众,这才是作品的本质,是其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针对于电视传媒领域中选秀节目而言,近年来受众的地位逐渐提高,由原本单纯的观众转变为节目的参与者,从单一的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参与信息反馈,对节目的发展与策划起到导向作用。选秀节目中情感故事的叙述,能否得到受众的心理认同是评判其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选秀节目受众的研究,应当首先分析受众心理这一要素,该分析能增强节目发展的预见性,有助于受众和节目更好的相互呼应。观众心理学,是研究观众在接受状态下心理活动的程序和规则的学问。在创作学上,它揭示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潜在原理。”[34]同时也是制约和影响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众心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十分抽象且复杂的概念,该部分主要从它的多元性、自我性、解读性进行分析。

  一、多元性

  受众心理是由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交织而成,总体而言分为外因、内因。所谓外因,是指受众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外界因素。就其属性而言,具有客观性,从社会整体外在现状的范畴来说,外因基本上相同,存在统一性。现代社会物质高速发展,人们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受众将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情感体验寄托于电视媒介,以期更好的辅助自身完成个体社会化。“受众通过传媒满足社会化需求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消息、知识、技能及娱乐;二是获得判断的标准;三是学习和扮演社会角色。”[35]选秀节目中情感故事的叙述,能使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为人处事的技巧,学会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满足多重身份的情感体验。因此情感故事的阐述对节目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内因,是指受众的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个体内在因素。就其属性而言,因人而异,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差异性,即使是针对同一个人,当其处于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社会群体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不同的树叶。”受众心理就如同这句话而言,受内外因的共同影响,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而正是这种组合构成受众心理多元性的特点。因此情感故事要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基础上,保持题材的多元性,尽量地满足受众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而目前节目中情感故事往往以煽情为主,评委、受众都现场飙泪,观众起初还为其感动,而当该类型的故事在节目中反复地叙说,就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疲惫。可见针对目前的市场,应该适当增加些阳光、快乐题材的故事,从而使得观众在富有戏剧性、刺激性和人情味的故事情节中,获得情感宣泄,进而满足受众心理多元性。

  二、自我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其人格理论的核心“自我观念”,它是人们对自身特性进行认知的观念,每个个体对自身都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将自己归类为哪种人的观念。“自我观念”地形成起于儿童时代,并通过个体在生活中对人、对事互动时经验地获得,逐渐形成关于自身是什么人的想法,并在内心深处对自身进行评价,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观念演变成为理想的自我观念,即自身最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观念被应用到消费心理学中,指消费者为了追求理想中自我观念,出于对自身明确的认知,而有意选择购买更符合自身形象及辅助理想中的自我实现的品牌,这一点与人们往往会选择品行较为接近的人做朋友是一样的。

  针对于传媒领域中的心理消费学而言,“自我观念”指的是受众在解读和消费媒介提供的商品时,并不是单方面地接受,而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能满足自我追求的节目,具有极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这种独立性有力地抨击了上文提到的“魔弹论”.在收看选秀节目的过程中,这种自我性体现在,观众更喜欢去聆听与自身经历相近的情感故事,更容易与选手产生移情共鸣,从而获得情感上地宣泄与寄托。例如节目中,通过选手情感故事地阐述,使观众意识到与自己相似的普通人,也能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一步步地迈向成功,将在现实生活中无力完成的梦想寄托于选手,在亚现实环境中得以实现。可见正是由于受众心理的自我性,使得这样的情感寄托深受观众地喜爱,对于选秀节目而言,其绝大多数的受众为普通老百姓,因此在情感故事的选择上要更加平民化、更加接地气。

  三、解读性

  斯图亚特·霍尔,媒介理论家、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曾担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针对于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提出“编码-解码”理论,即媒介产品地生产和解读分别是一种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所谓编码是指媒介会依据其意识形态,将原生态的信息,适当地加以修改,使之成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协商符码”;解码是指受众对媒介产品的解读,会以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立场和地位为基础,再加上媒介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多义文本,不同年龄、性别、阅历的受众对同一个媒介产品会有不同地解读,因此编码、解码两个过程常会出现不重合的现象。

  霍尔曾指出:“根据这种一般看法,我们可以粗略地勾勒出电视传播过程的如下特点。广播的制度结构及其实践和生产网络、它们的构成的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都是制作一个节目所必须的。这里,生产建构了信息。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流通就从这里开始。当然,生产过程并非没有其话语的方面:它也完全是由意义和思想来架构的:即应用中的知识--这关乎生产和日常秩序、历史地界定了的技术技巧、职业观念、制度知识、定义和设想,有关观众的设想等等,所有这些都通过这种生产结构来架构节目的体例。进而言之,尽管电视节目的种种生产结构开创了电视话语,但并未构成一个封闭系统。”[36]

  他将媒介产品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码”阶段,即传媒工作者对原生态信息地加工;第二阶段为“成品”阶段,即具有代表某种群体“意义”的话语所组成的主观性电视作品。

  第三阶段为“解码”阶段,受众对媒介产品的解读,是最重要的阶段。上述研究成为研读受众接受心理的理论背景,也很好的使用于选秀节目中情感故事地传播。在第二“成品”阶段中,舞台上所阐述的情感故事,出于某种原因已经被赋予了选手的主观“意义”,而现场的观众对此毫无察觉。例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言:“一个未经加工的历史事件不能以这种形式通过电视新闻来传播。事件必须在电视话语的视听形式范围之内符号化。在以话语符号传送的这一环节中,历史事件服从语言所赖以指涉的所有复杂的形式规则'.用悖论的方式讲,这个事件在变为可传播的事件之前,必须要变成一个故事.”[37]

  此时,舞台上选手所阐述的个人情感经历以俨然成为情感“故事”.而46这种“故事”的产生,就很好地解释了第三章第一节所提出的“情感故事真实性背离”的问题,尤其是“放大情感历程单方面,误导观众”的问题。选手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博得大家的同情或者是迫于节目组的强制安排,而将自身的情感经历有所选取、避重就轻地讲述,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

  第三“解码”阶段也很好的解释了受众对选秀节目千差万别的评价。如有的学者认为选秀节目的兴起顺应了电视文化的发展,它代表了以草根文化为主体的大众文化的崛起,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而另有一部分学者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当前的选秀节目缺少人文内涵,过分注重节目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再如不同的受众对同一位选手的情感故事阐述,也会持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有的受众会为选手的故事而打动,对故事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并且会竭尽全力地支持该选手;而有的受众就会觉得选手矫情,并怀疑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对选手持敌对的态度。可见同样的节目、同样的故事对应不同的受众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选秀节目情感故事的阐述、传播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受众心理的解读性,尽可能的避免误读的产生,使媒介传播本意与受众的接受尽量保持一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