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为影视制作与传播提供新的平台(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0 共7418字

  (二)新媒体的时效性与影视制作与传播

  1.新媒体的时效性及其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体现

  新媒体具有传播快、更新迅速、成本低、信息量大等优势,为影视制作与传播提供了及时便捷的平台和渠道。使人们可在第一时间从手机上、网络上获得影视作品与信息,其效率和效果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在影视制品的传播上,新媒体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所反映的内容可以是社会上最新的热点与时事。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影视拍摄周期与播放时间均较短,加之新媒体固有的快速、开放、便捷的固有属性就让影视作品拥有了和社会热点新闻结合的可行性。比如优酷网出品的《泡芙小姐》以及联合着名音乐人高晓松出品的《晓说》都对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前者更加侧重都市白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与社会现象比如“无车无房的爱情一定悲催吗?”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畸形”等时事热点都有讨论。而《晓说》的受众面则更加侧重于以在校大学生和期望了解世界的精英阶层喜爱的内容,如“美国大选解析”和“奥斯卡金像奖评选方式”等等。其次,时效性也指受众对于网络影视剧的反馈是即时的。由于新媒体的高技术属性,影视作品的被播放次数和下载量可以通过后台程序实时统计,受众对影视剧作品的反馈意见或评论可以第一时间通过“评论栏”反馈给影视剧的创作者。

  通过传统媒体播出的电影电视作品在播放完毕之后,很难精确统计观众的收看数量和年龄分布。而与之相对的,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的影视剧则可以通过先进的流量统计系统精确地计算出网民、互联网使用者的数量,且这些受众的兴趣点、年龄段、观看时间等数据也可以轻松获得。简单地说,创作者可以通过先进互联网技术,得到自己作品观赏者的兴趣点所在,实现即时反馈。比如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创作者能够知晓哪一集的收视率更高,观众们讨论的焦点在哪,兴趣点在哪,不满的地方在哪--这些都是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送给影视艺术创作者们最好的礼物--这就相当于创作者和观众面对面交流感想一样--观众可以在不见面的情况下与创作者深入交流,而创作者也不必走进各个社区去询问观众对自己作品的感想就能了解到他们对自己作品的看法,这也就避免了创作者盲目进行创作,也避免了作品“不接地气”,使影视艺术创作者能够真正不断进步,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2.利用新媒体时效性强的优势,建立更快捷的影视制作与传播渠道

  新媒体影视制作与传播为社会上最新的热点与时事的及时传播提供了可靠保障。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效性强的优势,建立更快捷的影视制作与传播渠道。例如利用电影制作周期短,片长短,可以紧扣时事热点的优势,围绕突发性事件、新闻、科学现象与科学事件、大型演唱会等制成微电影,实现迅速传播,即时见效的效果。

  影视制作人员应探寻利用新媒体传播主流声音、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方式,寓主流声音、社会正能量于网络电视、微电影、手机电视、网络、歌曲音乐、动漫等影视作品之中,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信息,实现“传道”的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时事热点。

  (三)新媒体的参与性与影视制作与传播

  1.新媒体的参与性及其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体现

  “新媒体就是人人对人人的传播”.新媒体影视制作与传播的一个显着特点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创作者、传播者和受众,以往的受众变得拥有很大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影视制作者和受众之间的区别在弱化。新媒体由于有了受众的广泛参与,对于及时更新影视作品,扩大受益面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影视作品制作工艺复杂而专业,一般人很难通过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独创的想法。而新媒体由于不需要太为复杂的设备、技术以及人员的配备就可以创作影视作品。只需要一台 DV,一个剪辑软件,加上创作人员的创意,就可以完成一部新媒体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还应该看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 3G 网络的不断成熟,手机观看视频正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选。据报道,2011 年 14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将关注的目光投注在新兴的“手机电影”上,举办手机电影节,征集到全球 9700 多部短片报名参赛,最终选取50 部作品入围,新媒体所具有的极强参与性由此可见一斑。至为关键的是,这些大多数由非专业人士制作的“徽电影”,基本涵盖了电影的所有类型,剧情、喜剧、动作、纪录片等,一个不少,在体现草根狂欢的同时也显现专业特质①。

  2.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吸引人们参与影视的创作和传播

  吸引受众广泛参与,是影视的创作和传播的重要的方向与策略,其核心是满足受众变被动为主动的需求,通过受众的参与而牢牢地抓住受众。

  首先,要转变受众是被动接受者的思维方式,注意从传统影视内容提供者转变为聚合型媒介平台,让受众利用这一平台将自己制作的影视节目上传或下载,以吸引更多人们参与影视节目的制作,交流讨论和创造。例如,以网站为聚合型媒介平台,可实现广泛的用户互动参与,比如通过论坛、投票、微信、博客等,并以网络视频联合直播、重播、点播等形式进行推广。这样就使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特性转变成双向、多向互动传播模式,受众不再是单一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内容的提供者和合作伙伴。

  参与性的娱乐方式是争夺受众的关键点,因为现在很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电脑前、手机上获得娱乐与信息,跟同龄人进行互动,进行娱乐。调查发现,新媒体的主要受众是以 18-40 岁的青年人构成的。而在互联网方面,受众的年轻化更为明显:20 岁以下的受众比例达到了 20%,处于占比最高的是 20-24 岁的青年群体,这个受众群体在全部网络新媒体用户中的比例占到了 59%.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电影电视作品的受众群体是十分年轻的,而受众的年轻化也促成了网络视频艺术创作者们的年轻化与精品化。在优酷当下几部热播的网络系列剧中,季播剧《泡芙小姐》的播放总量达到了 24030.5 万次;而《万万没想到》系列剧的播放总量更是已经达到了 48546.8 万次。显然,充分利用新媒体,注重参与性的娱乐方式,牢牢抓住年轻人这一目标群体,是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影视的创作和传播的有效策略。

  (四)新媒体的个性化与影视制作与传播

  1.新媒体的个性化及其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体现

  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多种获取影视作品的渠道,扩大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能够满足了人们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传统影视作品都是一部作品同时在影院、电视上播放,即“一点对多点”,创作与传播者面对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审美取向、不同欣赏兴趣的受众,对作品的艺术品味、艺术处理手法、节奏的快慢等难以把握,其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影视则针对人们个性化欣赏的需求,创作出不同主题、不同艺术风格、片长各异的作品供人们选择。同时新媒体影视具有可定制的特点,可以实现优质作品和娱乐内容的大规模定制。受众只需提出要求,影视创作机构或业余爱好者就可很快提供相应的影视作品。通过“点播”“下载”“追贴”等形式,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时间安排,表达个性化的想法,实现与专家的即时交流互动。创作作品时,可自由地选择主题,表达作者个人的想法和思想。

  2.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着力体现影视制作与传播的个性化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着力体现影视制作与传播的个性化,重要的路径是要实现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分众化与定制化。所谓分众化,是指不以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全面地提供影视作品,而是面向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与兴趣,分门别类地提供影视作品。由于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教育程度、欣赏趣味、以及职业、性别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受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更多地呈现出多样化与异质性的特点,影视作品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个性化需求的庞大观众群。

  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的方式与手段丰富多样,人们既可以选择电视、更多地是选择网络视频、手机等作为传播的终端。 正因如此,影视作品需要依据观众需求,深入细致地分析和了解观众的个性需求,根据影视作品主题、类型、艺术水准等进行分众化处理,通过电视节目的分众化、传播终端选择的分众化、作品类型的分众化等形式,确定最合适的目标人群和进行影视作品的准确定位,实现观众欣赏观看需求和传播平台最优组合。

  影视制作与传播“定制化”就是根据受众需求的做差异化处理,由“刻板”的“无差异”经营转为针对“分众化”人群进行影视产品定制。影视制作与传播是最能体现“定制化”的领域。提供个性照片制作的快门网的成功与老牌影像巨头伊斯曼柯达公司的申请破产保护,给了我们正反两个方面的启示。当柯达公司仍固守着 10 厘米×15 厘米经典老照片冲印服务不放时,快门网却果断放弃了“照片冲印”这一招牌,将目标定位在个性日历、定制贺卡、定制相册以及鼠标垫等更多利润更为丰厚的定制化产品上了。影视制作与传播是最能体现 “定制化”的领域。例如随着 3G 网络建设的改善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带来手机电影的迅猛发展,利用这一契机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影视产品与服务,必将带来更高度文艺的繁荣景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