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结语
中国内地立体裁剪发展是从教育开始的,并在二十几年的时间中,逐步实现了从以教育为主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发展重心转变。立体裁剪教育的发展是基础,它为立体裁剪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人才保证,并促进了整个服装行业内结构设计理念的革新;而行业内应用的不断推广,也会进一步带动立体裁剪教育的发展,并且随着实际应用中经验的不断积累促进立体裁剪理论的完善。教育与应用的相互促进是内地立体裁剪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既要关注立体裁剪教育的发展,不断深化教育理论、改进教育思路、完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形式,提高内地立体裁剪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必须重视立体裁剪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这也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根据立体裁剪的技术特点,探寻更为适合的学习方法,快速提高服装从业人员对于立体裁剪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专业交流,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创建全新的校企合作方式,使得对立体裁剪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并在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从而促进内地立体裁剪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春。 中国服装三十年--新时期中国服装发展史研究之一(1978-1992)[D]. 北京服装学院,2008.
[2] 周梦溪。 “中国服装论坛”十一年--从“中国服装论坛”看中国服装理论发展历史轨迹(1996-2006 年)[D]. 北京服装学院,2007.
[3] 黄丹。 中国服装工业发展述论[J]. 株洲工学院学报,第 15 卷(2001),第六期。
[4] 李姝。 立体裁剪在我国成衣设计中的作用及运用前景[D]. 南京艺术学院,2005.
[5] 程明月,莫凯。 服装立体裁剪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研究[J]. 艺海,2012(1)。
[6] 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M].上海: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7] 卫东风 . 窄衣基型与立体性裁剪技术的完善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2003,第 4 期。
[8] 杨丽娜。 欧洲女装结构的历史演变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2005.
[9] 李当岐。 哥特式时代的服饰文化[J].装饰,2009(11),总第 199 期。
[10] 朱蕾。 近世纪西洋女装风格演变[D]. 苏州大学,2009.
[11] 李凤阳。 洛可可样式女装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7.
[12] 所云霞。 高级时装历史与发展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2005.
[13] 刘雁。 服装立体塑形技术。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11.
[14] 张晟。 时装的觉醒:西方现代服饰史。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2.
[15] 胡剑光。 巴黎高级时装业的发展和演变[J].黑龙江纺织,2006(6),第 2 期。
[16] 马旭。 近现代西洋女装结构设计变迁[D]. 北京服装学院,2007.
[17] 卢新艳。 浅析中国服装史上的四大变革[J].攀枝花学院学报,第 21 卷(2004),第 5 期。
[18] 秦爱逊。 人文环境因素导致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几次变革[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19] 孙志琴。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服装造型结构变化的文化探析[D]. 苏州大学,2009.
[20] 王志敏。 立体裁剪基础上公主线结构处理的研究[D]. 北京服装学院,2008.
[21,25] 郑焰英。 我国高等服装教育历史考略及改革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2] 吴灏。 90 年代以来我国服装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发展与探讨[D]. 福建师范大学,2008.
[23] 杨洋。 国内本科立体裁剪课程教改综述与反思[J].文教资料,2012.9
[24]赵明。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立体裁剪课程内容设置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6] 齐雪源。中国时装 20 岁的困惑[D]. 四川美术学院,2003.
[27] 孙 涛,吴志明,潘 盼,杨 旭。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服装文化心理模式的变迁[J].纺织学报,第 32 卷(2001),第 5 期。
[28] 祝煜明。个性化服装品牌的核心技术-立体裁剪[J].丝绸,2003(5)。
[29] 黄海燕。 服装结构设计中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综合使用[J]. 经营管理者,2010,第 10期
[30] 小池千枝原着;白树译。 文化服装讲座立体裁剪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1] 邱佩娜。 创意立裁[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32]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编,张祖芳等译,服装生产讲座立体裁剪基础篇[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0.
[33] 李当岐。 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4] 希尔德·嘉菲, 纽瑞·莱利斯着,赵明译,美国经典服装立体裁剪完全教程[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35] Dawn Cloake. Cutting and Draping Special Occasion Clothes[M]. The Bath Press,1988.
[36] Connie Amaden-Crawford,The Art of Fashion Draping[M]. Fairchild Books. 2012.
[37] Sharon Sobel. Draping Period Costumes[M]. Focal Press.2013.
[38] Karolyn Kiisel. Draping: The Complete Course[M]. Thames & Hudson.2013
[39] Hilde Jaffe, Nurie Relis. Draping for Fashion Design [M]. Prentice Hall.2011.
致谢
硕士论文曾经是我眼中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其间所受压力和困顿,如今想来也是一言难尽。终于完成论文,瞬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经历无数攀登之后的旅者,回望来路,既有一身疲累更有到达目标的满足。
此时,我要衷心地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的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赵明副教授和金丽老师!她们对这篇论文的完成倾注了大量心血,无论是论文选题、写作和创新点研究,还是在毕设阶段的实际操作,都给予了我热情而无私的帮助,并耐心地引导我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与两位老师相处的日子里,她们谦虚谨慎、宽容温和、思维严谨、行事高效的为师之道让我无比敬佩,使我在此期间领会到了名校教师的风范,必会使我终生受益。
感谢北京服装学院,作为国内服装院校的翘楚,刚入校时的自豪之情还恍如昨日,更为荣幸地是在此生活学习的六年半中,给我了一个如此宽阔的学习平台,使我真正感受到名校的魅力,丰满未来飞翔的羽翼。也感谢所有这六年半中给过我爱护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路有你们相陪,一切都如此美好!
感谢在我论文写过程中协助合作我完成调研和采访的服装从业人员,北京奥菲欧品牌版师尚祖会,北京滕氏服装有限公司版师吴秉辉,北卢服装工作室版师卢希利,高级定制品牌STELLALAM北京高级定制工作室设计师李洋及其版师。还有在北京金典今培训中心和我一起学习交流过的服装从业人员,感谢你们为我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时光如水,毕业将至,再次郑重感谢启发教育我的老师、给我欢笑与友情的同学,特别是在我背后永远给予我无私支持和鼓励的父母,是你们让我的人生如此丰厚而精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