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贵州地区民族布贴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16 共813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贵州民间布贴的艺术形式与文化意蕴研究
【第一章】 贵州地区民族布贴研究绪论
【第二章】贵州民间布贴概况
【3.1】贵州布贴的运用
【3.2】布贴的制作工艺
【4.1 4.2】布贴的纹样分类与艺术风格
【4.3】布贴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贵州民间布贴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结语/参考文献】贵州民间布贴的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布贴释义
  
  布贴作为一种实用工艺形式广泛存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材料及工艺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概念上,并没有形成权威或统一的规范。人们多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从材料的附加功能上称之为“布贴”、“布丁”;二是从艺术装饰手法上称之为“布艺”、“贴花”、“布贴绣”等等。
  
  成志伟的《收藏辞典》(1992 年版)中:“布贴,将碎布剪拼贴粘成精美的装饰品的民间工艺”.①王均熙的《汉语新词词典》(1993 年版)中:“布贴,一种布制的图形(多为动物、花卉等),用以缝制或粘贴在衣物上作为装饰。”②刘波的《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2006 年版)中:“布贴,采用各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具有一定形状的布块,通过缝、绣、贴等手法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的艺术品。”③李行健的《两岸差异词词典》(2014 年版)中:“布贴,同布艺,一种手工艺。以布料为材料,经过剪裁、缝缀、刺绣等方式,制成富有艺术性的用品或装饰物。”④五洲传播出版社编的《中国布艺》(1999 年版)中“布艺,即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奇葩。”
  
  陈晓萍的《民间布艺》(2007 年版)中“布艺,又称布扎,即布上的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它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材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扎、挑、拔、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
  
  宋涛的《实用工艺美术》(2008 年版)中:“布贴工艺,它是利用各种不同质地、不同颜色、不同条纹和不同图案的碎布头直接相拼粘贴在一块整底材料上,而这块整底材料上则事先绘有设计好的图形轮廓。如若单纯以浆糊或胶水予以拼贴,属布贴画,是美术作品中的一个品种。而以针线缝制甚至与刺绣相结合,则属布贴工艺。”
  
  潘梅和杨长远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概论》(2009 年版)中“布贴,这是一种用各种彩色小布块拼成图案加上刺绣的装饰手法,又称补花。它常常被用来装饰服装、帐帘、枕头或者制作成各种小型动物、香囊、荷包及女性云肩等。”丹珠昂奔的《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贡献》(2012 年版)中“布贴艺术,是指采用各种不同颜色、质地和形状的布块,以缝、绣、贴等手法制成图案的艺术品及工艺方法。”
  
  李进增和陈永耕的《霓裳银装--贵州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展》(2012 年版)中:“布贴又称布绣、贴绣,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布贴有堆花、彩布拼花、彩布镶嵌、彩布作底的补花几种。其制作方法:一是将不同颜色的布块剪成方形、三角形、长条形,用针线拼接镶嵌成图案纹样;另一种是将布按剪纸纹样剪成具体的花纹样式,再用锁绣方法固定在衣服上,还可在贴布上再绣纹样。在贵州,布贴一般都与刺绣或蜡染工艺相结合使用,不仅丰富了造型效果,还增强了图案的趣味性。”
  
  山西博物馆和贵州省博物馆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2013 年版)中:
  
  “布贴又称布绣、贴绣,是一种古老的工艺。我国古代的织绣工艺中就有堆绫叠绢的工艺。布贴有拼布、贴布、贴花和镂空贴布等方法。拼布:将不同颜色的布块剪成方形、三角形、长条形、用针线拼接起来。贴布:不同于无底布的拼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层贴布,把布剪成长条状,缝在底布上构成图案;另一种是重叠缝合,上下错落,色彩斑斓。贴花:将布料剪出阳纹图案,再将其缝在底布之上。镂空贴布:将布料镂空剪出阳纹图案,再将其缝在底布上。”……综上,贵州民间布贴,是以布的形式贴(或绣)于底布,即采用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剪贴、折叠、堆积等多种制作手法加工而成。其以一定的纹样,依附于背扇、服饰、帐檐、枕头、被套等载体中。布贴的表现形式不是独立运用的,它通常和剪纸、刺绣等合并使用,是多种形式的综合体现。贵州民间布贴有拼布、贴布、镂空贴布、镂花、贴花、布贴花、布贴绣、贴布绣、贴花绣、贴绣、剪布绣、镶贴绣、蚕丝贴绣、叠绣、堆花(堆绣)、彩布拼花、彩布贴花、彩布镶嵌、彩布作底的补花等形式,也包括将各种形状小绣片贴于底布的形式。贵州民间布贴呈现着普遍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布贴也可以说是“补丁”的一种艺术衍化形式。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布贴是人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作为一种活态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在国内,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陕西、山西、甘肃、山东、内蒙古、西藏、北京等地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瑶族、水族、回族、白族、壮族、傣族、佤族、土家族、仫佬族、毛南族、傈僳族、景颇族、哈尼族、拉祜族、阿昌族,朝鲜族等民族都有布贴;在国外,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也都有布贴。现今,布贴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品而广为流传,又称为布艺(拼布或布拼)。
  
  近年来,因布贴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布贴的研究成果。
  
  专着如李兴国的《布贴艺术》、邱秀君的《布艺制作》、胡晓阳的《布艺壁饰》、五洲传播出版社的《中国布艺》、陶哲和尚嘉鹏绘图的《布贴手工》、陈晓萍的《民间布艺》、王美云和安妮的《布艺装饰家》、阿瑛的《精彩拼布图典》、林素伶的《全图解美丽拼布夹包》、徐悦梅的《从零开始玩转布艺手工》、小关铃子的《小关铃子的拼布物语》(日)、中岛凯西的《中岛凯西的居家拼布 88 款》(日)、海纳的《拼布手袋》(英)、马正荣和马俐的《贵州少数民族背扇》、山西博物馆和贵州省博物馆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精粹刺绣》、编委会的《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刺绣壹贰》等等。
  
  论文如周少华的《民间布贴艺术的符号文化》、陈晓萍的《民间布艺简论》、秦瑾的《民间布贴艺术的历史与现状》《关中民间布贴艺术初探》《关中民间布贴艺术的文化内涵》、齐海红的《黔东南地区民间布贴艺术在现代室内纺织品中的运用与研发》、王子成的《我国民间布艺的成就及其对日本布艺文化的影响》、李鹏的《湖北民间布贴在服装装饰中的运用研究》、殷海霞的《论湖北阳新布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李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孙婧宜的《布贴艺术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郑丽萍和韦伟丽的《浅谈旅游纪念品中布艺文化的传承》、马丽的《贵州特色布艺玩偶设计开发研究》、于亚楠的《传统布艺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开发--以中国布老虎和日本鲤鱼旗为例》、何宗文的《陕西千阳民间传统布艺的审美价值》、钮锟的《陕西千阳民间布艺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研究》、王芙蓉和张晓腾的《湖北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研究》等等。
  
  报纸文章如黄石日报的《阳新布贴:“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阳新布贴:重放光彩会有时》《阳新布贴:原汁原味才是真》、湖北日报的《阳新布贴蜚声海内外》、大理日报的《鹤庆白族布贴》、大同日报的《民间奇葩 手工布艺》、中国纺织报的《布艺世界的“喜”与“忧”》、中国质量报的《布艺贴画贴出春意盎然》、中国艺术报的《拼布“拼出多元美国文化”》、贵州民族报的《桑郎布艺:流淌在土布上的民族智慧》、郴州日报的《“大布江拼布绣”入选悉尼“神奇湖南”非遗展》等等。
  
  相对而言,对湖北阳新、陕西千阳、陕西关中布贴及日本布艺、美国拼布等的研究较多,对贵州布贴研究较少。研究的课题和方向各有不同,采用图像学、美术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从布贴的美学特征、文化内涵、历史与现状、应用及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等角度对国内外布贴做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就当前国内外关于布贴研究所形成的成果来看,从以下三点做阐述。
  
  1.2.1 关于布贴的装饰手法研究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以及贵州刺绣、民族服饰等研究中,布贴多被归类于刺绣中。如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精粹刺绣》①书中,就有布贴(布贴绣);编委会的《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刺绣壹》②一书中,针法主要有布贴绣、平绣、打籽绣等,布贴绣包括贴花和堆花两种类型,其中就有台江、施秉、剑河的堆花(叠绣)等;编委会的《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刺绣贰》①书中,就有凯里舟溪的布贴绣(蚕丝贴绣)、凯里和台江的堆花及三都、从江、榕江、黔西、乌当等地的布贴绣;钟涛的《苗绣苗锦》②一书中,就有凯堂的三角绸堆绣、剑河的梗边布贴绣、舟溪的丝绵贴绣等;郜凯和李洁编的《手工苗绣珍品典藏·第一卷》③中也有贴花绣;政协贵州省雷山县委员会的《雷山苗族服饰》④中的刺绣就有贴绣、叠绣、丝絮贴绣、贴花、贴布绣、堆花绣等;齐海红的硕士学位论文《黔东南地区民间布贴艺术在现代室内纺织品中的运用与研发》、李鹏的硕士学位论文《湖北民间布贴艺术在服装装饰中的运用研究》等文中及期刊文章中均有,“布贴是刺绣的一种形式,又称‘补花’”⑤……这都体现了布贴往往含在刺绣中,布贴也可以说是刺绣的一种技法(形式)。但是,在本文中,笔者更赞同刺绣是布贴的一种装饰手法(技法或类型)。
  
  如李行健的《两岸差异词词典》中:“布贴,同布艺,一种手工艺。以布料为材料,经过剪裁、缝缀、刺绣等方式,制成富有艺术性的用品或装饰物”⑥;陈晓萍的《民间布艺》一书中,布艺“通过剪、缝、绣、贴、挑、拔(扎)、拼、缠、纳、叠、镶等技法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⑦,并有丰富的图片从服饰、室内用品、室内陈设多方面直观的呈现湖北(阳新)、陕西(千阳、中阳、宝鸡)、山西(阳泉、昔阳、大同、临汾、芮城、运城)、甘肃(庆阳)、河北(武强)、云南、四川、广西、北京等地的布贴;五洲传播出版社的《中国布艺》书中,“中国古代的布艺主要有绣花、挑花、贴花等”⑧,并有大量的绣片、绣画、戏片、枕片、鞋垫、绣帘、信插等刺绣图。潘梅和杨长远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概论》
  
  一书中,“布贴,这是一种用各种彩色小布块拼成图案加上刺绣的装饰手法,又称补花”⑨;王子成的《我国民间布艺的成就及其对日本布艺文化的影响》一文中“我国传统布艺的类型和特点--以刺绣和印染为例。”⑩……
  
  1.2.2 关于布贴的应用及制作工艺的研究
  
  布贴应用广泛,如服饰、背扇、帐檐、壁挂(壁饰)、现代服装、现代包装、旅游产品、家装、玩具、动漫等方面。其制作工艺,各有区别,这方面的研究也颇为丰富。
  
  壁挂(壁饰)方面,如胡晓阳的《布艺壁饰》①一书中就包括布艺壁饰作品赏析及制作方法。并且,很好的结合了贵州民间文化元素,作品《童年的梦》便是由于痴迷于贵州大山里的苗绣;韦鸾鸾的硕士学位论文《陕北民间布贴艺术在现代壁挂中的运用与研究》②将陕北民间布贴工艺与陕北的地域特点、本土剪纸和刺绣艺术联系起来,把传统的审美元素与壁挂艺术的新形式相结合,同时也为现代壁挂的设计提供了本元的活态文化和更广阔的创作领域等四个创新点。而且,还有作品介绍,如围绕“鱼”这个符号创作的等等。
  
  服装(服饰)方面,如李鹏的硕士学位论文《湖北民间布贴艺术在服装装饰中的运用研究》③,通过对湖北民间布贴艺术的生存环境、发展状态、造型方法、审美意蕴等研究,以求我国的服装设计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钮锟的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千阳民间布艺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研究》④,从陕西千阳布艺的概况、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在毕业设计中的实践做论述;李鹏、赵玉环和孙建的《湖北民间布贴艺术对现代服装装饰语言的启示》⑤一文中分为,一种独特的装饰符号传达、一种设计理念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和、一种民间元素审美趣味的体现三方面阐述;郭东梅的《拼布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⑥文中重点从应用部位、材质应用、造型种类三种应用形式及民族风格、欧普风格、戏谑风格、结构主义风格四种艺术风格做具体的阐述;魏莉的《民族服饰中的拼布艺术》⑦一文中重点叙述了利用拼布艺术装饰整体面料、塑造整套服装的层次感、搭配服装色彩、制作服装图案,使得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服装设计产业。
  
  而贵州的服饰方面内容,人们多从刺绣的角度做研究。旅游产品方面,如于亚楠的《传统布艺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开发--以中国布老虎和日本鲤鱼旗为例》①一文中总结了:深度发掘地域特色符号、提炼形象设计衍生品、针对不同受众实施多元设计、体验式设计增加参与感这四种针对传统布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方法。在贵州有布老虎的产品,而相关理论研究较少。王萍和陈文福的《裕固族布艺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基于河西地域文化视角下》②文中分为打造河西地域布艺文化旅游产品的优势、裕固族布艺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应用、结语三部分内容,以求促进裕固族布艺产品更好的发展。
  
  家装方面,如王美云和安妮的《布艺装饰家》③一书中就有艺术藏品欣赏、技法演示、实例演示等内容,图文并茂;孙婧宜的硕士学位论文《布贴艺术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④中对什么是布贴艺术做了具体的解释,并且还对个人作品做了分析等;齐海红的硕士学位论文《黔东南地区民间布贴艺术在现代室内纺织品中的运用与研发》⑤以黔东南地区的民间布贴艺术为研究对象,延伸到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其研究范围只是贵州黔东南地区,而布贴在贵州各地均有分布,也都有研究价值。
  
  玩具方面,如马丽的《贵州特色布艺玩偶设计开发研究》⑥一文中提出,布艺玩具设计者如果能结合当地民间工艺对贵州特色布艺玩偶进行设计开发,不仅能打破市场上约定俗成的卡通形象和传统民间布偶的束缚,而且会以其独特性和民族性给沉闷、乏味的玩偶市场带来活力,要实现这一构想应做到:继承传统工艺,展现贵州特有的民间文化;发扬创新精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展现民风民俗,保护贵州原有的文化艺术生态。在贵州,有祥云神虎,五朵祥云做成的布老虎,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待深入研究。
  
  布贴的具体制作,如陶哲和尚嘉鹏绘图的《布贴手工》⑦一书中包含美丽的城市、可爱的小动物、快乐的小鸟、漂亮的花及汽车、飞船和轮船五部分,配有手工图片欣赏;阿瑛的《精彩拼布图典》⑧书中分图案、色彩来阐述拼布。其中的彩图很漂亮,材料、尺寸、制作方法图很详实,易于激起学者的兴趣;邱秀君的《布艺巧制作》①一书中分为:准备工作、设计与制作。其设计制作的黑白图与成品的彩色图相隔较远,不利于爱好者的兴趣学习;徐悦梅的《从零开始玩转布艺手工》②书中通过详细的实例教程帮助手工爱好者学习一些手工的基本技法,分为:入门篇、基础篇、进阶篇、中级篇、高级篇、可爱小动物篇、番外篇;柯布小组手工庄园的《开始甜蜜布生活》③一书中则分为:随身小物篇、实用大包篇、装饰收纳篇。其制作的布艺作品实用且美观,特别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文中还有“新手布丁常见提问与解答”,更方便人们学习;林素伶的《全图解美丽拼布夹包》④书中所展现的工艺技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其中的巧思也让人惊叹,通过详尽的步骤图解,让我们能悠游于手作夹包的美丽世界;海纳的《拼布手袋》(英)⑤一书中重点讲解了二十一款精美拼布手袋的设计与制作,其图片精美、内容清晰、步骤详细,非常适合广大手工爱好者学习;小关铃子的《小关铃子的拼布物语》(日)⑥书中分为居家拼布、户外拼布、拼布入门、制作方法;中岛凯西的《中岛凯的西居家拼布 88 款》(日)⑦一书中分为厨房和卫生间小饰品、卧室和起居室装饰物、童趣饰品、外出必备等布贴内容,并附制作方法;再如王芙蓉和张晓腾的《湖北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研究》⑧文中将制作工艺分为:
  
  图案绘制和剪样、拼贴、缝制、辅助缝制。总之,国内外布贴的应用及制作工艺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价值依然很高,学习空间也很大。
  
  1.2.3 关于“非遗”及布贴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物质遗产而言的。湖北阳新布贴、贵州水城彝族布贴(彩布贴花)、贵州凯里苗族布贴(堆花绣)等均属于非遗项目。陈晓萍撰文的《民间布艺》⑨,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李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①一文中,从概述、研究价值、传承与发展思路做具体阐述。石小波和胡舒娟的《浅谈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发展》②文中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解决思路两点来撰写。殷海霞的《论湖北阳新布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③一文中,从阳新布贴的文化生态环境、独特的美学特征、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再生做论述。刘重嵘的《阳新布贴的艺术语言特色及其传承》④文中叙述,阳新布贴的创新可带动其传承与发展。张朝红的《现代布贴艺术的继承和创新》⑤一文中重点阐述了民间布贴艺术传承的广阔前景,包括宁静的回归、专业化承创内容。郑丽萍和韦伟丽的《浅谈旅游纪念品中布艺文化的传承》⑥文中通过对布艺、布艺旅游纪念品的简介,重点阐述了旅游纪念品的特点以及对布艺文化的传承。行佳丽和喻文华的《印出平阳朵朵花--记平阳印染布艺传承人郭素勤》⑦一文中的郭素勤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阳印染布艺”传承人,她致力于古平阳印染技艺的恢复,并开拓具有现代感的布面图案和渐变色印法。李晓宇的《山西民间布艺传承人的生存状态--以山西师大民俗所布艺类田野调查资料为中心的探讨》⑧文中从关注民间布艺传承人入手,到布艺作品本身,再到布艺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小到大,整体把握民间布艺的文化情境。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承载贵州民族文化的民间布贴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民间布贴的研究,加大民间布贴的宣传,关注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增强对民间布贴承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各民族相处融洽,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贵州民间布贴就是其中的一个文化结晶,它分布广泛且内容丰富多彩。因此,对贵州民间布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以下四点:
  
  第一,通过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和相关网页等搜寻“布贴”(布艺、拼布),得出写布贴的专着较少,写布贴的学位论文也不多。在学术界,研究国内其它地方布贴的文献较多,而研究贵州布贴的相关学术论文却屈指可数,鲜有的几篇也缺乏大范围及深入的研究。如西南交通大学齐海红同学2011 年的硕士学位论文《黔东南地区民间布贴艺术在现代室内纺织品中的运用与研发》,其研究范围仅为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布贴;2014 年《美术教育研究》期刊中马丽的《贵州特色布艺玩偶设计开发研究》文章中,只是从布艺玩偶方面做研究。因此,作为学位论文,非常有必要对贵州民间布贴做大范围、多方面的研究,可为民间布贴及其他工艺美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第二,贵州民间布贴传统运用丰富,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贵州民间布贴的研究,有利于手工制品等行业的借鉴和发展。
  
  第三,布贴是贵州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使用刺绣的装饰手法,人们很多时候都把布贴放在刺绣里做研究,往往忽视了布贴的表现。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形式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因此,对贵州民间布贴的研究,我们可以挖掘更深层的内容,更好的宣传、推广贵州民间布贴。
  
  第四,贵州民间布贴承载着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及学术研究价值。不幸的是,其中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都在慢慢的消逝。因此,关于布贴的很多内容都非常迫切的需要我们尽快去深入了解、研究,并加以保护、传承、发展、应用。
  
  贵州民间布贴的研究空间大、研究价值高、应用前景广。本文正是抓住了这几点,着重研究贵州民间布贴的运用、制作工艺、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1.3.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民族学、民俗学、艺术人类学、美术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对贵州民间布贴做系统的研究,以求做到阐明和宣传、传承与发展贵州民间布贴。
  
  首先,运用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及网络等途径,借助书籍、报刊、杂志等广泛收集和阅读布贴相关资料,对贵州民间布贴作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并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相关内容。
  
  其次,采用田野调查法,展开实地调研。运用民族学的融入式调查研究、他者式调查研究及借鉴其它科学的调研方法,选择精彩的调查点下乡调研布贴,比如台江县、关岭县、三都县等;找寻相关人员了解学习布贴内容;参加“民博会”、“文博会”等,做好布贴的文字记录工作,拍摄布贴实物照片。再通过比较法,做比较性研究布贴,为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再者,运用史料考证法,进图书馆、博物馆翻阅相关书籍,对布贴资料进行考证、确认。
  
  最后,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所收集、调查到的布贴资料,选择可靠性强、价值性高的资料撰写论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