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问题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6 共3371字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苏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体育资源部分共享,存在较大共享空间。

  苏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大都实施了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共享的学校仍需增加,共享项目,特别是室内的项目有待提高,共享的时段有待延长,共享的硬件条件有待改善,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为学校自主管理,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6.1.2 苏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周边群众分享资源,存在较高分享要求。

  苏州大众体育健身者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性较强,动机呈现多样化;双休日和节假日以及周一至周五的早晨和晚上是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选择时段;项目选择以走跑、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等基础普及型项目为主;活动场所的选择以就近、就便、少花钱的社区公园广场、住宅周边空地、附近学校、马路街道、自家庭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为主;缺少场馆设施、缺乏指导、缺乏组织、活动环境差等客观因素是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对苏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6.1.3 苏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学体育资源实施共享,存在较多共享困惑。

  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困惑主要有安全因素、管理因素、体育场馆设施因素、认知因素、经费因素、开放时段因素,此外,监督评价的缺失,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室内场馆收费合情合理,但缺少标准及法律支持等也是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所面临的困惑。

  6.2 建议

  6.2.1 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工作。

  共享工作必须和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苏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 年)》结合起来,落实各方权利、义务。学校体育资源中改善要从顶层设计,有一定前瞻性,新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符合科学化、规范化和实际使用的需要,配备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专职管理人员,不断增加共享的学校,不断丰富共享项目,灵活安排共享时间,提高共享的运作效率、科学化水平,逐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共享管理的规章制度,鼓励多元化管理。

  6.2.2 进一步提升群众体育健身的宣传教育工作。

  开放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的文明素养、体育素养,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人力资源,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指导员,为群众体育健身提供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养成科学健身的习惯,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6.2.3 进一步加强体育资源共享的困惑消除工作。

  政府牵头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及安全处置应急机制,对体育场馆实施社会共享的学校,政府应给以适当的成本补偿。完善相关地方立法,为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保驾护航。切实落实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将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常抓不懈,广开言路,接受群众监督。
  
  7 参考文献
  
  [1] 曹康泰,刘鹏等人。全民健身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8
  [2] 全国人们代表大会(主席令 8 届第 5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8
  [3] 李尧。上海市高校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4] 苏州市教育局、财政局、公安局、规划局、民政局、体育局。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方案。2014.3
  [5] 第五次场地普查工作简报[R]. 2005. 2
  [6] 张小林、金育强、唐丽。《和谐社会与当前大众体育难以承受之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十周年之反思》。西安体育学院学报[N]. 2006 年 3 月第 23 卷第2 期
  [7] 第五次场地普查工作简报[R]. 2005. 2
  [8] 许闽峰,顾美蓉,李树怡,姜达维,刘素珍。对北京、天津、上海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的调査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4)
  [9] 刘鹏。《科学规划改革创新迈出建设体育强国新歩伐》[R]. 2011 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2011. 1. 11
  [10] 第五次场地普査工作简报-特刊[R]. 2005. 2
  [11] 大众体育网。国务院 382 号令公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12] 陈融。《体育设施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14
  [13] 袁广锋。北京奥运会场馆功能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现状的反思。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 2006 .18(1):23-25
  [14] 第五次场地普査工作简报-第 35 期[R]. 2004. 12
  [15] 第五次场地普査工作简报-第 36 期[R]. 2005. 1
  [16] 沈谊。论高校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意义和途径仁[J].体育科学研究,1996 (3):132
  [17] 雷历,严苏平。对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优势分析[J].体育文史,2001(1): 44-45
  [18] 曹可强。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J].体育学刊,2004,11(2):86-87
  [19] 余峰。对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的调查及研究[J].体育科研,2005,26(2):90-93.
  [20] 姚春华。对苏州体育资源与学校共享仁[D].苏州:苏州大学,2006
  [21] 刘小平。对我国高校体育场地与人力资源及社会共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26
  [22] 张勇。对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探讨 [J].阜阳师范师院学报,2006,(3)
  [23] 翁国柱。对福州 5 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和经营效益[J].科技资讯,2006 (3)
  [24] 刘小 平 . 资源配置 理论 下 我 国高校体育 资源 及 其 社会共 享探讨 [J]. 体育 与科学,2007(5)
  [25] 周俊平。浙江省一级中学体育场馆设施节假日开放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3(2)
  [26] 李敬会。浦东新区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可行性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0)
  [27] 张岩。关于中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8(21)
  [28] 王亚达。宁波市农村中学体育场馆开放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教育。2009 (9)
  [29] 张智敏,冯青山,魏彪。中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运营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大同市为例[J].运动。2010(12)
  [30] 杜雪松,李秀玲,魏晓芸。 衡水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术探讨。2012(5)
  [31] 唐迅,冉建。国外学校体宵设施及幵放现状述评。 [J]山东体育科技。 2008(3)
  [32] 李高峰,郝力宁。中日美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的比较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3):26-28
  [33] 管庆丽。试析德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7 (2)
  [34] 王海源。对德国大学体育的认知与探究[J].体育学刊,2004,49(3):139-141
  [35] 季艺。日本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开放新举措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研,2012 年02 期
  [36] 于洋。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7] 雷厉。国内外体育场馆政策及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启示[J].体育文史,2000,(3);12-14
  [38] 张宏等。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的实证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J]. 2008 年 7 月,第 28 卷第 4 期
  [39] 黄群玲。学校体宵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困境及对策。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 2010 年 9月。第 22 卷第五期
  [40]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教育部体卫艺司。2008 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R]. 2008
  [41] 鲍海涛。对沈阳市中学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可行性研究。辽宁体育科技[J].2005 年第 27 卷第 3 期
  [42] 庄永达,陆亨伯。宁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现状的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
  [43] 谭仲秋。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基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10 年 2 月。第 33 卷第 2 期
  [43] 周兴旺。西安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西安文理学院学报[J].2005. 4.第八卷第二期
  [44] 张岩。 关于中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8,21
  [45] 唐永泉。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社会效应研究[J];运动;2011 年 08 期
  [46] 丁正军。无锡市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情况分析与研究[J];网络财富;2009 年14 期
  [47] 谢进,顾秀萍。学校场馆对社会开放的情况与对策研究--以无锡市学校体育场馆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2011 年第 4 期

  致 谢

  本文是在李翔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顺利完成倾注了导师大量心血,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李老师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终身。李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终身难忘。即将结束的研究生学习历历在目,对李老师的感激之情无与言表。谢谢老师!

  感谢研究生期间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

  感谢在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及体育锻炼者!

  感谢 2011 级的苏州大学体育学学院各位同学的陪伴!

  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