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2011年上海世锦赛中孙杨的形象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441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门户网站中关于孙杨的报道研究
【第2部分】媒体报道中孙杨的形象分析前言
【第3部分】 2011年上海世锦赛中孙杨的形象
【第4部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孙杨的形象
【第5部分】奥运会后孙杨的形象
【第6部分】2013年巴塞罗那世锦赛中孙杨的形象
【第7部分】2013世锦赛后孙杨的负面形象
【第8部分】孙杨媒介形象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2011 年上海世锦赛中孙杨的形象

  2011 年上海世锦赛,不到 19 岁的孙杨用稳定的发挥、出色的成绩让全世界记住了他。从 400 米失利的遗憾到 800 米夺得人生首枚世界金牌再到 4×200 米自由泳接力努力拼搏得到铜牌最终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 1500 米自由泳的金牌,以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结束了世锦赛之旅。新浪、搜狐对孙杨的报道由此刻画了孙杨从一个天才少年、希望之星、潜在的巨星逐渐变为最耀眼的明星、新的泳坛偶像、长距离之王的形象。

  2.1 报道数量

  2011 年上海世锦赛关于孙杨的报道共有 162 篇,其中新浪 58 篇,搜狐 104 篇。

  这期间有 99%都是正面的报道,只有 1 篇是中立的报道。

  2.2 文字报道的内容分析

  2.2.1 赛场内英雄形象的建立

  新浪、搜狐着重勾勒了孙杨在世锦赛比赛期间的形象,对于不同的比赛项目、不同的比赛成绩、不同的比赛实况以及各方不同的评价,从多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刻画。在 400 米自由泳中,主要以孙杨与朴泰桓的对决作为报道重点。

  孙杨与朴泰桓之间的对决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比赛前还是比赛后,都被媒体一次次的渲染。不管是比赛前、比赛中以及比赛后,两人被媒体描绘成形影不离的“影子”,只要孙杨出现,就会被问到朴泰桓,反之也是同样的情况。

  在比赛期间,新浪和搜狐的报道提到孙杨与朴泰桓二者的一共有 45 篇,其中单独报道两者就有 15 篇。在《孙杨自曝偶像是朴泰桓 受到别人尊敬感觉很美妙》报道中提到孙杨一直对外界表示朴泰桓是他的偶像和赶超的对象。外界对于二者的成绩预测,大多数都倾向于头戴巨星光环的朴泰桓能获得金牌,而把孙杨定义为“追赶者”、“冲击者”的身份。在《朴泰桓大战前避谈孙杨:我只专注于自己的比赛》中写到朴泰桓不想提到关于孙杨的一切事情,甚至不愿意提到他的名字,都只用“对手”来替代,说明朴泰桓并没有把孙杨当做他的对手,甚至他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孙杨不屑的态度。

  400 米比赛预赛后,孙杨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决赛,在《朴泰桓:决赛依然有信心 我和孙杨或破世界纪录》中朴泰桓表示自己有信心可以打破世界纪录,并首次提到中国的孙杨实力也很强,他也有打破世界纪录的实力。从开始的莫不在意到对孙杨的表现有所关心,认可孙杨也有破纪录的实力,从而可以感受到朴泰桓态度上的转变。在 400 米自由泳比赛中,孙杨再次输给了朴泰桓,夺得了一枚银牌。在《孙杨抵达上海备战世锦赛 直言 400 自给大家惊喜》报道中认为与已得过冠军的朴泰桓比较,孙杨更想要夺得自己个人首枚世锦赛金牌,对于这种心理状态,朴泰桓已经握有优势。并且孙杨的冲刺和前面的速度还是需要加强,轮大赛经验,孙杨要绝对输给朴泰桓。从侧面反应出孙杨的实力与朴泰桓确实有差距,但是获得银牌,孙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朴泰桓造成了不少的压力。400 米失利后,媒体没有过多的批评孙杨,而是以“400 米不是我的主项”、“朴泰桓是奇才”、“朴泰桓实力更强”、“若是在旁边冠军就是我”等客观方面来寻找失利的原因,并没有过多的提到孙杨因运用战术不当的自身原因而导致比赛的失利。虽然只得到了银牌,但是摘银已是重大突破,仍可以展现孙杨超强的实力和巨大的潜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