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5710字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不到位

  由于受到传统"知识本位论"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设计教学目标时,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理解与识记,而忽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设计。在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上,对知识目标的要求具体到位,任务明确,要求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进行记忆和掌握,但对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及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论述比较模糊,针对性不强。

  即使有的教师在教学目标中阐述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但在具体的课堂设计及教学实施中,不管是问题的设置还是活动的组织方面,却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这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的应用,忽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能力的培养。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历史教学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英国的制度创新》这一课时,设置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识记的基础知识

  (1)《大宪章》的颁布和意义。

  (2)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和原因。

  (3)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4)《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基本史实。

  (5)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能力目标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2、过程和方法

  (1)布置学生课前分组预习。

  (2)阅读材料,理解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材料,总结启蒙思想家对英国君主立宪政治产生的影响。

  (4)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

  (5)分析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6)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专制与民主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中,知识目标方面,用五个问题说明了学生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比较明确;在能力目标方面,没有具体说明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和目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对于运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论述不到位,比较模糊,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合理

  1、忽视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运用

  教材内容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作用重大。但是部分教师在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分析不到位,尤其是对课本隐性知识挖掘的深度不够,忽视教材材料的运用与分析。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中关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特点时,部分教师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来分析这一问题,忽视了教材材料的运用。教材中一段材料"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说明了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另一段材料"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督抚衙门。反复再三,官司才告一段落。"说明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不得不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这两段材料既典型也能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比许多教师从课外选择的材料效果更好。

  2、教学内容之间缺乏现实性和联系性
  
  在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做不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能把一些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不能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热点问题,阻碍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有关《马关条约》的内容时,可以联系当今中日关系以及国际热点问题"钓鱼岛归属权问题"展开讨论,以加深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如在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只是运用材料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没有联系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来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外,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是以专题史形式呈现的,割裂了历史之间的连续性,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专题教学,忽视历史的时序性特征,忽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阻碍了学生历史思维的纵深发展。
  
  3、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忽视思维培养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合理选择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逐步发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等。可是在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认为很简单的知识、理论不必多讲,而把大量有思维难度的习题塞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浪费了时间,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历史学科内容纷繁浩瀚,理论内隐深邃,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得出的认识有时是片面和肤浅的,这就要求教学前要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问题理解程度、思维发展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以提高思维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