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完善班级量化管理的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4 共1221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班级量化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2部分】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探究绪论
【第3部分】班级量化管理的产生及其功能
【第4部分】班级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5部分】班级量化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6部分】 完善班级量化管理的策略
【第7部分】班级量化管理问题与策略分析参考文献

  三、完善班级量化管理的策略

  班级量化管理虽然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其对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正因如此,我们不是不要班级量化管理,而是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去改进并合理运用班级量化管理,最终实现班级量化管理的目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班级量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前言中指出: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才能","开发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使他享受到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进行饶有趣味的、充分发挥了智力的创造性劳动的幸福--这就是学校的任务。注意每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17]

  教育要塑造人,完善人,就必须要有充满人性、满怀关爱的教育。教育活动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说教,更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监督与惩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懂得道理已经足够多,但真正走进学生,触动他们心灵的东西却少之又少。育人者,育心。教育应该是将人性的关爱、信任与鼓励,通过积极、生动的活动和谐地传递到学生的内心,让他们的充满爱的氛围中体验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进而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付出,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实行班级量化管理,需要班级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人本意识,发掘学生的善良本性,改进工作作风。

  1. 树立人本意识

  笔者认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应该做到尊重人的生命存在,维护人的人格尊严,满足人的身心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首先,尊重人的生命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虽然每个个体只是世界的几十亿分之一,相当渺小,小到在有些人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但却是其亲朋好友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他们自己这个小宇宙的全部。我们可以体会不到他们的重要性,但必须要尊重他们的存在价值。学校教育要关怀生命,"以'生命'为本体性为前提,以积极地关怀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18]

  所以,班级量化管理应以保障人的健康发展为天职,不能"只认分数不认人".

  其次,要维护人的人格尊严。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杜绝践踏学生的人格尊严的行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人都有希望得到尊重的需要。《礼记·儒行》有言:"儒者……可杀而不可辱也。"反映出自古以来人格尊严在中国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提醒班级量化管理者要清楚维护学生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不能将学生变成整天对着分数点头哈腰的奴隶。

  再者,要满足人的身心发展需要。

  健康的身心是人存在的前提,是人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人的健康得不到保证时,身心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的独立存在就是难题,人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健康、全面发展。天天围着分数转,学生的身心怎能不憔悴?分数不能成为悬在学生头上的利刃,班级量化管理就要"有为有所不为".

  最后,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实行班级量化管理,管理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实现由追求管理效率到遵循教育规律的转变,发挥其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人的发展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班级量化管理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必然规律,也要考虑其合理的生理、心理需求,坚决杜绝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短视行为。班级管理者通常认为学生不成熟,缺乏必需的生活、学习经验,所以常常怀着为学生着想的初衷,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班级管理。即使班级管理者进行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合理的,也不能剥夺学生的决定权、管理权,无权代替学生做出决定。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因为成长无法代替。

  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一味迁就学生,不讲原则,而是向着班级量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2. 发掘善良本性

  班级量化管理规则因其天然的权威性、规定的全面细致性,在约束学生不良行为、指导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班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并发挥好班级量化管理制度的的积极导向作用,发掘学生内在的善良本性,引导学生积极发展、自我发展。规则的内容要以鼓励为主,奖励性规则所占比重应该提高,而惩罚性条目所占比重应该降低;规则要增加指导性措施,使学生明确量化管理的目的,并遵守管理的措施;应多使用充满关爱的建设性语言,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使学生感受到规则的积极意义,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量化管理规则,少用严禁、约束、警告和惩罚等充满否定意义的话语。

  3. 改进工作作风

  作为班级管理者,尤其是学校领导,应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师生公仆。教师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是本职。这需要管理者要放下身架,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深入教师、学生中间,虚心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师生需要,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让同事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以往班级量化管理强调为学生服务,只是为抽象的全体学生服务,只是考虑到班级整体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却忽视每个实实在在的学生个体的发展。班级量化管理应由强调班级管理为班级集体服务到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由关注班级整体发展转向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立足于具体的人,具体到为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关注每个人的健康成长。

  (二)提供民主、法制保障

  现代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做任何事情都依靠民主,依法行事。班级管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担负起民主、法制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班级量化管理将在发扬民主、依法治班上不断完善,培养师生民主意识,保证管理制度的合法性,保证班级量化管理的公平性,使班级量化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 培养民主意识

  以往的班级量化管理,往往靠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校领导)打着"科学管理"的旗号,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但是随着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激发了师生管理的主动性,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成为必然趋势。

  这需要学校"简政放权",把班级管理权"下放"到每个班级,让班主任和学生享有适当的班级量化管理"自治权".

  (1)给班主任松绑

  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相比较其他教师,班主任对班级情况更熟悉,对管理措施的合理与否更清楚,也对班级管理负更大的责任。所以,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应该尊重并且要扩大班主任的管理自主权,调动班主任老师的管理积极性,并鼓励他们发挥班级管理的主动性,激发其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完成班级管理的任务。让班主任放下了盲目攀比的包袱,根据班级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无定法,只要是在教育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紧紧抓住教书育人这一中心不放松,就应该给班主任松绑,给班级自主管理放权。只有班主任管理方式的创新,才会有学生学习上的创新,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2)给学生放权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管,让被管理者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要舍得放手,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班级量化管理应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卫生、纪律、道德等方面良好习惯的培养,给学生创造锻炼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自主、自立、自强。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增加学生在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建章立制,制定规则,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学生在班级量化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权,使学生能更加自主、灵活地执行量化规则;赋予学生监督权,杜绝规则制定与执行中的越权行为等。

  (3)改革管理模式

  在以往传统的班级量化管理中,班级管理者(尤其是学校领导和管理教师)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班级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支配性的影响。教师大多一统到底,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是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

  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量化管理模式。对此,许多班级都在对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过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

  如,有的班级定期进行班干部轮换选举、每一个月或两个月重新选举,以保证精干的班干部队伍,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有的实行《班干部全员轮换制度》,每周或每两周更换所有班干部,给每位同学提供班级管理的体验机会,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守纪意识;有的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每天一位班干部担任当天的值日班长,既要处理好自己分工的职责,又对当天所有班级事务起到协调与负责作用,锻炼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有的班级实行《班级事务分工负责制度》,将班内所有同学分成不同的职能小组,由各专门职能小组负责所分工的班级事务;有的班级设立班级议事会,由非班干部担任议事会成员,负责监督班级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2. 依法完善制度

  教育法律、法规对宣传教育理想,动员人民关心教育,防止和克服领导人的主观随意性,促进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建立和改革教育制度,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大作用。任何班级管理活动,应以不违背法律为前提,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因此,我们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以教育法律、法规为蓝本,规范程序,完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1)依法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建章立制,首先要保证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在内容和程序上要合法、科学、规范。

  第一,从内容上看。

  首先,要符合教育法律法规。

  班级量化管理规则是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延伸,因此教育法律是制定班级量化管理规则的根本。这需要制定者研究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法律内涵,熟悉法律条款,将班级量化管理的规则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真正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做到依法治班,确保班级量化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杜绝其随意性。

  其次,要了解学生发展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19]

  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主体,都应是我们的关注的对象与焦点。每个学生都是不可取代的,都不能被我们所忽视。因此,班级量化管理规则要满足学生的合法需要,不能代替学生做出不合发展需要的决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枷锁。

  再者,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的特点。因而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时,要加强调研,研究校情,熟悉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根据学生的培养需要,针对不同学校的具体特点,突出自己的教育特色,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并适时做出相应改进与创新,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还有,要满足量化管理的适用范围。

  要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班级量化管理规则,必须界定量化管理的适用范围,使每一项班级量化规则的制定都遵循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使用科学的方法。能进行量化衡量的要量化,可细化操作的要细化,但是对于像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等不能量化或难以量化的,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加以衡量。要将定量分析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建立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多元化、弹性化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如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交流合作能力和审美表现等,不能简单地打分评价,可划分相应的模糊等级;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可使用行为描述的形式;可以评语的形式对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等。

  第二、从程序上看。

  班级管理制度,不仅仅是校领导和班主任的需要,也是班级工作和全体同学的需要,其制定决不仅仅是校领导、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事情,而是涉及每一个同学的切身利益。所以,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走群众路线。科学合理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应该在制定程序上合理合法,必须有广大师生的深入参与。量化班规的制定应该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要有学生的提议,广泛征求师生的建议,通过全班学生的认真讨论修改,并经过班会表决通过,公布执行。经过这样的程序制定出来的班规,能够代表学生的观点,反映学生的思想,代表民意,做到确保公正透明,对引导和协调学生的言行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样量化管理制度的执行才更加有效。

  (2)规范执行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要强调班级量化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并辅之以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更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人文关爱。

  第一、严格执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既然代表了民意,符合班级发展实际,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那么就要严格执行,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决不能因为个别人(尤其是学校领导者和管理教师)的个人喜好而随意改变。当然,特殊情况需要灵活变通,但要保证执行程序合法、合理、公正、公开。

  第二、不断完善,保证制度的实践性。

  科学合理地规定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班级管理活动本身是成长中的人的活动,不断有新情况的出现,是极其复杂的。因此,班级量化管理规则永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这就需要班级量化管理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更考虑个性差异,管理方法将更加灵活,更注重实际,从而体现班级量化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弹性"执法",做到人治与法治相结合,刚柔相济,决不能搞一刀切。可在评价标准上进行多元评价,例如,在学期之初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划分相应的等级,在以后的评价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相应的衡量标准,对学生自己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纵向评价;可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如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的评价方式。

  (3)强化监督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对于班级量化管理,除了应该注意其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师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也保证一切都在法治、民主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对于不合理的规则,应该进行反馈,保证规则的合法合理,起到管理的真正作用。如,有的学校采取校长、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参与的衡量制度,多渠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反馈信息;有些学校的学生会下设监督委员会,有些班级除了有班级委员会之外还有班级议事会,对班级量化管理进行监督。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基本上也却是能起到对学生会或者班委会的监督作用,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利益,而且使班级管理程序变得更加公开透明,执行起来也更加顺利。

  (三)提高管理者素质。

  要发挥班级量化管理的作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不仅仅依靠班级管理者强有力的管理职权,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品格等非权力性因素在班级量化管理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作用日益增强。因此,必须提高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以促进班级量化管理的高效进行。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包括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等)在班级量化管理中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班级量化管理的作用发挥到何种程度。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适应培养 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上一个名为《Did youknow》的视频中提到:在 2010 年最迫切需求的 10 种职业,在 2004 年时根本不存在;纽约时报一周的内容比 18 世纪的人一生所接受的资讯量还要多;四年制大学理工科学生在大一时所学的知识,有一半到了大三就过时了……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知识爆炸对所有教育者提出了挑战。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对于进行班级量化管理的教师而言,仅仅满足于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必须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主动学习意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利用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自己的班级量化管理水平。

  此外,学校领导还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让教师主动学习成为一项必须遵守的制度,又要通过奖励措施,从制度、舆论、时间、财政上激发广大班级管理教师主动学习的热情。访谈中有教师提到领导鼓励读书,定期举行读书征文比赛,并进行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也有些学校将教师继续教育形成制度,在教师评优、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既是对教师主动学习进行督促,也是一种激励。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