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构建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30 共776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民办院校入学教育模式探讨
【第2部分】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绪论
【第3部分】民办高校及其新生特点概述
【第4部分】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第5部分】 构建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第6部分】民办院校入学教育问题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构建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4.1 新生入学教育的理论依据

  4.1.1 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为依据

  当代教育学中曾就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有如下的论述:人的价值是什么人的生存地位、生命质量如何这不是一个静止的判断所能回答的。每个人的生存价值、社会地位与生命质量是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实现的。教育在这个实现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就是说,教育不是把人培养成局限于某种思想的奴隶或某种知识的工具,而是能够提升人的社会地位,不断促进人的幸福的。文明的教育,始终是以人为本的。在历史上,几乎每一进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都是以批判保守、落后或反动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起点的。而所谓的人的地位的提升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发现人的价值,其次是挖掘人的潜能,再次是发挥人的力量,最后是发展人的个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教育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体现了教育要始终以人为本的基本性质。

  作为入学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它也要严格遵循当代教育学的教育目的,始终肯定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就把入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个品牌和文化去抓。

  4.1.2 以学生文化研究理论为依据

  学生是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平时的言行接受着教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与教师文化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具有着学校文化的普遍性,同时,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相互间发生着作用,这便构成了学校文化中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特征。

  不要轻易地试图去系统地改变学生的文化,假如真是学生的部分文化与学校的目的不相一致,作为教师就应该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调查学生该方面文化发展起来的原因;要想转变学生文化中与学校的目的相冲突的地方,最好从学生刚入学时就开始,因为此时他们尚未被其他高年级的学生社会化,要依靠学校的力量采取一些干扰的手段,如向学生言明学校的价值规范等。重要的是要用先进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去积极影响学生文化,这是学校的任务与职责,反过来这也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形成。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到校后的第一堂课,它关系着学生能否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4.1.3 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冯.格拉斯菲尔德(VonGlasersfeld)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协作、互动和情境创造等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与帮助者、促进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已不局限于课本或教材,多媒体的使用也已经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更是师生间互动交流和进行协作式探索的一种教学工具。显而易见,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多媒体和教材等教学要素之间都有着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的关系和发挥着各自完全不同的作用。

  4.1.4 以民办院校新生的心理需求为依据

  从 2013 年 9 月份开始,麦可思通过腾讯教育以 2013 年入学的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他们进入大学后每个月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展开了调查,跟踪了解了入校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所遇到的问题及适应方面的情况,该问卷调查及时反映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些变化以及在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其中涉及了学生最希望学校加强哪类迎新活动在进入大学后,主要遇到了哪方面的问题和学生所在大学帮助解决或缓解过哪方面的问题等等。这些都能反映出新生入学后在适应方面需要我们学校关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我们这次的研究也提供了现实依据。

  4.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树立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将会影响大学生一生的发展。同时,这个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又有很多特有的特点。2004 年中央 16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央精神,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中共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兼容并包,形成社会思想上的共识。

  国内高校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近几年来国内高校的入学教育方面研究逐渐拓展,研究内容广泛。该方面相关研究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和成果也较多。其中内容涉及新生的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适应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等。

  入学教育工作也从以前的形式教育走向专业化,开始关注大学新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

  4.2 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措施

  4.2.1 入学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互动性强

  新生入学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同样遵循教育与教学的规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明确的入学教育指导思想和丰富的入学教育内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要抓住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紧紧围绕入学教育的目的采取灵活多变的入学教育方式,结合入学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注重教育的实效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既要有强制性又要有指导性;既要帮助新生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又要引导学生为自己准确定位,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是民办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新生入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全校所有人员都能参与进去,全校上下齐动员,新生入学教育不仅仅是要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各项管理规定,为学校今后能更好地去管理学生,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采取灵活、多变的入学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教育服务。

  民办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是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及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灵活、多样,互动性强的入学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校掌握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新生的思想与心理上所呈现的特征,了解学生们的内心需要,体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学校及新生入学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及时反应,以便不断地更新适合学生的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保持入学教育体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另外,灵活、互动的入学教育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对象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能尽快解决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为自己准确定位,从而实现了入学教育的目的,也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4.2.2 构建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它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因此,如何建立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关系到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具体需要从一下三方面做工作:

  1、入学教育过程倡导全员育人,实现入学教育工作普遍化。入学教育也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它需要全校上下齐动员。全校的各处室和职能部门相互间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能作用,多层次、全方位的为入校新生提供全面、周到、细致的教育服务,充分体现学校服务育人的理念。

  2、为入学教育建章立制,使入学教育规范化。入学教育不是搞形式、走过场, 要力争实效,建立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有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驾护航,提供保障。作为民办高校要重视入学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入学教育之后要对入学教育的效果进行访问、追踪,了解入校新生的内在需求,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入学教育。

  3、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对象只是学生,忽略了家长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在国外,让家长参与新生入学教育并使其了解学校关于教学与管理方面的部分规定和内容也属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教育内容。尤其是面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办学时间不长,社会及学生家长对民办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社会地位低的境况,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家长参与并了解学校有关教学、教育方面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特色、办学优势,使学生家长对民办院校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知。面对自己孩子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家长放心并能密切配合学校的各方面工作。

  4.3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构建

  民办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同普通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一样,其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使学校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次是本着“以学生为本,切实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教育服务”的原则,使得学校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所以,民办院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应该在普通院校入学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属于民办院校自己的入学教育内容。思想引导行为,作为民办院校尤其是要强调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几部分内容。

  4.3.1 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就是在个人的要求、愿望、目标与社会规范和文化的制约、情境的定义之间,找出一个适合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又能满足个人需求的位置。角色定位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很重要的,定位准确则个人发展线路明确,事业就有可能顺利;定位错误,成功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许多刚入校的学生身兼数职,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多重角色现象。作为民办院校应引导学生处理好角色之间的矛盾,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角色之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新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和支持。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入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它包括环境适应教育和学习适应教育,人际关系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心理适应性教育。

  环境适应性教育,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家人、亲戚和朋友的宠爱中成长起来的,从高中进入大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现象。作为民办院校的入学教育要给学生营造家的感觉,以人为本,真诚为学生服务,切实解决学生在新环境中的适应问题。

  学习适应性教育,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到大学的主动去学,需要刚刚入校大学生能够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并逐步实施。民办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要帮助新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新生科学管理时间,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力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人际关系适应性教育,大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学生间要懂得相互宽容,互相尊重。而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一时接受不了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民办院校的学生大都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民办高校要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主动与周围的人学会交流和沟通。
  
  4.3.2 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可是什么样的人才最有竞争力呢有的比文凭,有的比学识能力,但最终还是要比心理素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理想是十分重要的,而人生观的形成必然包含许多心理成分,如对社会的认识、价值观念、理想、意志、情感等。因此,心理健康有助于正确人生观的发展。作为民办院校的学生,高中时也大都是学校的佼佼者,有着值得骄傲的过去。但由于受家庭、个人、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高考发挥失利,没有考入理想的重点院校,所以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挫败感更强,自信心丧失。甚至个别学生不是沉迷网络就是拒绝与其他人的人际交往。所以有必要在新生入学之初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指导新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入校新生重新对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21 世纪人类的健康应该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完美结合。

  入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坦然面对各方面的变化,主动、积极地创造和利用条件。要学会接纳它、适应它,要学会立足现实,重新确立生活和学习的目标,更新自己旧的思想观念和改变自己以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了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思源学院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按照1:5000 配齐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建立了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体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周”;每年对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了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档案。倡导每个班级重点关心和关爱特殊群体的学生,并结合心理实践活动对每个班级进行月考核。

  4.3.3 专业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当前高校招生市场被个别学校和老师所破坏,虚假宣传和不专业老师的‘专业咨询’导致入校新生不能对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开课后方才发现自己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没有兴趣,加之更换专业手续在个别院校较为繁杂,久而久之意志力不强的学生边破碗破摔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尤其是在民办院校里这类的学生比较多,现象普遍,破坏性也大。所以作为民办院校有必要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专业的专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专业方面的指导和服务。要按“先教学生爱专业,后教他们学专业”的原则,使大学生在所学专业学习中认清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了解本专业的知识特点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只有保持这种激情才能激发和增强学习动力,使学习任务顺利完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从而调动入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民办院校和重点院校相比,它培养的更应是面向行业的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每一名学生都要有正确的职业观,要始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明确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从事任何的职业,都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一部分,进而使他们认识自己现在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并喜欢自己的专业,从而把自己今后事业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作为民办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要引导学生珍惜四年的大学生活,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

  新生入学要做到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学习适应作为入学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要求学校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专业方面的知识与学习方法等对新生进行教育,即所谓的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而弥补在专业咨询过程中对专业认识不够给自己带来的负面效应。

  4.3.4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努力的方向,是促其一个人不断上进的动力。

  理想具有超前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作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其整个大学阶段的成长、成才,乃至整个人生及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民办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对入校新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疗愈高考过后学生情绪上的失落感,能够让学生重新认知自我,为自己准确定位。因此,理想信念的教育是民办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一定要很有感染力和鼓舞性。针对“我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去为毕业作准备”等问题展开座谈和讨论,并邀请一些成功的校友或企事业领导人通过报告、座谈会等形式与新生谈自己成功的经验、谈自己的理想、谈自己的目标、谈自己的信念等,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使其能够清楚意识到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段,要珍惜自己的大学美好时光,不断进取,为自己今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3.5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对人生的设计,它对人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审视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激发学习潜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职业定位准确是成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民办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受学校、个人和其他方面的影响,更需要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业规划的步骤、方法及实现途径,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操作性。在我们学校的“第一次就业调查”中,只有 8.5%的人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明确定位,不清楚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什么。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的基础,生涯规划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大学教育中尤为重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是学校办学与管理的一个理念,各民办高校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入学教育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并指导学生要逐步去执行和落实,以便最终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实现自我完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做好自我定位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职业观、性格、兴趣和能力。

  其次形势分析。在做个人定位的同时,学校和老师要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给予讲解,对相关专业发展的程度和空间等信息进行收集并告知学生。

  最后生涯规划目标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扬长补短,突出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塑造自己的意志品质,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4.3.6 成才教育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重应用、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民办高校的职责。因此,民办高校的教育目的也是培养人,促使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今年开展的地方院校转型就是为了转变个别院校的思想观念,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专业,认知自己。作为民办高校要注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理想、自身的发展和职业的选择等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定位,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价值。

  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我们思源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思维与能力》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创新文化节,两届创业大赛;开展创新作品大赛,获得 39 项国家专利。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勤于发现和尝试。

  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明确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标准,清楚当前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学生在学习掌握好本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多涉猎一些课外的有关其他方面的知识及专业技能,这样才能使自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适合自身的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