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护理硕士论文

远程造口护理指导系统研发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01 共483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造口并发症远程护理与指导系统研究
【第2部分】 远程造口护理指导系统研发绪论
【第3部分】远程造口护理系统需求分析
【第4部分】远程造口护理系统设计
【第5部分】远程造口护理系统临床应用
【第6部分】远程造口护理系统应用的优势讨论
【第7部分】造口并发症远程指导护理系统设计应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消化、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延长患者生命,肠造口术是治疗直肠癌、肠梗阻、膀胱癌等疾病的最常见手术之一。每年,全球范围内由于结/直肠癌、炎症、外伤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而需进行肠造口术的患者超过数十万人。其中,最常见的是结肠造口和回肠末端造口。在美国,每年进行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约10万人,至今累积肠造口患者超过100万人;在英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也超过10多万人;香港约有7千到8千例造口患者。喻德洪等⑴估计,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超过10万人,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累计肠造口者已超过100万人。由于生活条件提高,肉类消费逐年增减,导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还在呈逐年增加趋势,因此肠造口患者还有逐步增加的趋势[2].造口患者是特殊群体,排便方式的改变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活动等多方面均可能产生深刻影响,因而肠造口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遇到问题及时诊治显得尤为重要。

  造口的术后处理、监护和异常诊断对患者的病情康复甚至生命救治有很大的意义[3,4].但是一般情况下造口手术后患者会选择回家疗养,由造口人士自己或者亲属护理造口,医院无法提供长时间连续的造口术后监护。据学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16.3%-53.8%的肠造口患者会发生至少一种并发症[5].常见的造口并发症有造口周围皮肤发炎、肉芽增生、造口旁庙、造口脱垂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肠造口患者出现造口并发症时,需要有专业和系统的造口专科护理提供医疗服务。当患者感到造口不适时,通常手段是到医院进行诊治,但由于患者距离医疗中心的距离远近不同、患者身体状况也不同,很大一部分病人到医院治疗存在一定困难。通过电话咨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并加强自我护理[6],但由于专家无法准确获取造口图像,仅靠病人非专业口述很难精确掌握病情。通过非实时性网络平台(例如博客)进行医患交流[7],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知识普及和自我护理指导作用,但由于无法直接交流,该方式很难作为造口并发症诊治的有效手段。

  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201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

  要以电子病历和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为重点推进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构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平台,提升我国医院医疗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2014年8月,为推动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水平特别是远程医疗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医疗资源在全国的分布和配置、实现优质医疗大范围资源均衡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又专门制定和颁布了推进我国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8].意见强调加强我国医疗资源统筹和协调,要求各级卫生和计生部门要将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作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解决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协调物价、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各相关部门,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改革和优化设置规划,为我国远程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国家卫生行业发展战略比较推动我国远程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提高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速率的移动通讯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如何将最新的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用于提高医疗诊断服务水平,同时增加就诊的便捷性,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的课题1G].随着科技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象3G/4G等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远程医疗技术的进步,前景广阔的分布式、移动医疗服务市场迅速形成。目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的支持下,已经建成网络医学中心,开设了网络专家门诊、网络专家病房、网络专家影像等服务,特别是在远程心脏监护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领先的成果[1[13],走在了国内前列。对该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充分利用,并对其进行拓展,增加并丰富其远程诊断功能,是充分利用该系统资源,并保持我省远程诊断技术国内领先的重要措施。

  目前为止,尽管造口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造口并发症归护理人员诊治,造口并发症远程诊断与心电远程监护等其他医学问题相比较而言发展滞后,目前国内还没有造口并发症远程诊断系统。齐鲁医院造口门诊于2009年成立,项目组已接诊病人超过2000人次,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课题组进行了广泛调研得出,已出院造口病人超过50%的并发症问题是由于自己在家中处理不当等问题造成,可由造口治疗师告知正确处理方法、造口用具正确使用方法即可解决。而且造口治疗师对造口并发症的诊断,大部分只需观察造口(图像资料)即可,无需通过其他专业仪器检测其他生理数据。

  因此,造口并发症的诊治非常适合远程医疗,而且仅通过视频和音频数据就可解决大部分问题。

  1.2文献综述
  
  学者将远程医疗定义为:通过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中的可视化技术和高速通讯技术为患者在远方提供医疗服务的技术和平台,通过远距离的视频/音频传输、存储以及显示,医生在不与患者直接相间的情况下进行远程诊断、远程护理、远程健康咨询等服务。远程医疗充分利用了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技术,实现医生和患者无需面对面即可以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应用赋予了薪新的内涵,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于常规医疗技术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远程医疗是多学科交叉的新生事物。早在1906年,WilhelmEinthoven (心电图发明者)开展了通过电话进行远程医疗咨询的服务工作,可算是远程医疗的雏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学者Holter就开展了生物信号遥测技术的研究,并于1949年成功研制出了一台心电图遥测装置,并在六十年代成功研制出了集收/发功能于一体的心电远程监护系统,成为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病的新方法,同时为家庭心电监护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在50多年前,人类探索太空之初,为了了解和保障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生理状况的变化,将宇航员身体生理参数传输到地面远程调度和监视中心,以便于地面医学专家对宇航员身体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14].远程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可靠、快速的远程通讯技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医疗技术在过去一、二十年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美国得益于其在常规医学和信息领域的技术优势,是最早将远程医疗技术推进到实用层面上的国家。日本、英联邦、欧洲大部分国家和我们国家都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远程医疗技术的探索。远程医疗相关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硬件价格急速下降,远程医疗技术快速从国防和军事领域进入民用领域。上世纪90年代后期,虚拟现实、3D显示、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远程医疗功能的丰富,出现了家庭监护、电子病例、微创手术工作站等各种技术形态,应用范围和效果逐步增强[14].

  文献将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用于远程医疗试验平台设计,实现音频和视频同时传输,有力促进了基于无线通讯的远程医疗系统发展。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更高传输速率(超过50M/S)的4G通信己经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普及,为远程医疗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香港学者设计了一种远程监护平台[16],通过手持式设备(如手机、PDA、iPad等)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卫星通讯覆盖面广、数据传输快,使得远程医疗可以在航行中的船舶和飞机上实现,但其通信成本高、普及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在国防、军工等特殊领域才有可能实施。文献[17]介绍了卢森堡远程医疗的发展状况。日本在基于卫星进行远程医疗的研究进展较好。美国在卫星通信方面拥有技术优势且地域广阔,通过远程医疗有效地提高了阿拉斯加州的医疗服务水平。文献同设计了一个的远程紧急救护平台,通过GSM无线通信进行远程医疗咨询和指导,实现心电信号、血氧饱和度、心率、体温等生理数据的远程监测。

  近年来,我国远程医疗技术发展也如火如荼。我国远程医疗技术的起步和快速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我国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基本同步。1986年,广州远洋航运公司利用电报,对船员进行了跨海诊治,是我国最早的远程医学实践活动之一。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对一例神经外科病症,基于卫星通信与德国医生进行远程会诊。1994年,上海医大华山医院与上交进行了远程医疗会诊测试。1995年,上海医大、上海教育科研网联合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中心。1997年11月上海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利用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进行了疑难病症的讨论和会诊。在2003年非典期间,解放军253医院运用远程会诊方式,对收治的10例非典及其疑似病例进行治疗和护理,实现了零死亡/感染的优异成绩。

  目前,在远程医疗领域,面向个人和家庭的远程医疗成为的新的热点[19].

  随着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必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病人可从远程医疗中受益,医生可通过远程医疗进行教学,达到医学资源共享。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小型医院中的大夫,可以通过参与远程医疗来亲身感受专家手术全过程,达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作用。

  远程医疗改变了传统就医模式,也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实践学习的广阔平台。文献[2G]提出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利用远程医疗与局域网,建立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库和在线考评系统。文献[21]基于虚拟仪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家用交互式远程医疗保健系统,用户通过该平台在家中即可以方便地得到疾病的诊断甚至治疗。文献[22]设计了一种基于第三代高速通信技术和高频无线通信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可实现对病患者的随时随地远程监护,及时将病患情况反馈给大夫和家属,大大提高了应对患者突发状况的能力。文献[23]给出了远程医疗在听力筛查、听力诊断和听力干预中的应用状况。文献[24]介绍了慢性心血管病一体化远程诊疗平台的设计方案,强调了该系统对支持各地小型医院幵展新型服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献125]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ZigBee技术的远程医疗平台,实现了患者生理数据的采集、传输和显示。

  有线电视网络快速发展,从单向广播到双向交互网络,其传输容量大、质量高、视听效果好且价格便宜,为远程医疗的新的载体。文献[26]介绍了有线电视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快捷和便利的特点。

  远程医疗市场前景广阔,是当今国际上融合信息与医学的交叉性热门研究领域,而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一般行动不便,远程医疗可以大大方便老年人就诊,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各国在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都投入巨额资金,以期占领技术制高点。随着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以及第四代无线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手机、各种平板电脑等)的日益普及,远程医疗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必将推动医疗服务手段的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就医便利性。

  目前国内很多医疗单位,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远程医疗已进入了实用化。

  正是因为远程医疗技术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有人预言其将成为21世纪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之一。

  1.3本文主要工作
  
  本文针对造口护理的特点,将高速3G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远程医疗,研发基于通用移动通信终端的造口并发症远程诊断和健康服务系统,目的是使造口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使患者及时得到医治,并节省路费、时间。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先进的网络医学中心,对造口并发症远程护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申请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以该专利为基础,将其中关键技术进行实施,并研究基于手机终端的造口远程医疗客户端软件、具有自学习的造口并发症诊断专家系统等问题,从而推动医疗信息化的实施。本文的顺利实施,将研制出我国首套造口并发症远程诊断系统,集病情诊治、健康指导和信息调查于一体,提高我山东省在远程医疗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公共医疗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