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第一,道路交通设施首先要保证工程质量,其次要选址合理。地区内要建设能够连通关键区域的紧急通道,以便在危急时刻人员、物资等能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开展救援。同时还要制订出现交通瘫痪问题的预案。清除重要交通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和危险建筑,保障道路畅通和安全;第二,通信设施、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要避开危险地域和高危行业,同时也要建设备用设施,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通讯流畅,电力、水源充足,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在城、镇、乡中心配备海事卫星电话等高科技通信设备,或者铺设紧急通讯线路,以备不时之需;第三,化工、石油、农药等高危险、高污染企业的建设,除了要做到规划合理、质量过关外,还要注意远离城区、人口密集的地域,防止因出现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另外,此类企业还应远离城市水源、城市上风口等地,避免污染扩大给城市整体造成严重影响。对于高危险、高污染行业的应急管理,还应充分考虑到危机一旦出现后,如何通过最快的途径疏散人群、控制事态、减小损失。因此,这类企业周边最好是能够设置紧急事故处理点,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的发展;第四,学校、医院属于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汶川地震中,学校、医院大面积倒塌,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因质量问题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不在少数。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尤其应加强监督和管理,要严把质量关,决不能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损失。另外,学校、医院自身的建筑结构设计也要合理。紧急通道和紧急出口,不仅要位置显着、标识明确,还应注意通道的顺畅和宽阔,保证在紧急时刻人群能以最快速度疏散。
第五,避难场所的设计也属于城市规划中的重点。城市避难场所主要包括广场、草地、体育场、公园等开阔平坦的地区,防空洞也是城市中重要的避难设施。避难场所一般能同时容纳很多人。在城市中心、繁华地段以及人口密集处应合理设置一些此类避难场所,如广场、公园、大面积绿地。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人们休息、活动的场地,还可以美化城市;紧急时刻则可安置人群,使其免受高大建筑的威胁,同时还便于灾民的集中安置和管理。
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在城市较为广阔、显着的地区设置直升机降落坪,尽可能的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条件,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5.4 有效管理公共危机信息
此次汶川地震应对行动中,新闻报道的透明度也是以往难以相比的。与 1976 年的唐山大地和 2003 年的"非典"相比,此次地震的报道几乎是全程公开。从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发布有关汶川地震的消息开始,各大媒体几乎全时全程跟踪报道地震灾情发展和救灾进展。
5.4.1 公共危机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信息的全面公开,使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地震的相关情况。这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恐慌,反而安抚了人们的情绪。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捐钱、捐物、献血、志愿服务灾区,责任的力量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同时也更加理智。信息的公开,使人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自己不再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而是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亲身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来。
5.4.2 政府对媒体的正确引导
透过汶川地震,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在此次危机应对行动中对媒体的正确引导,及时疏导了人们的悲痛情绪,引导着人们用正确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促使人们为灾区的同胞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空前高涨。信息的全面公开,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成熟的中国政府。
这一经验,应该为各级政府所吸取。合理引导媒体,善于发挥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使人民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能起到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督促政府不断改善自己的执政行为,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
5.5 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有利于政府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更有利于政府赢得未来的发展机遇。通过突发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塑造,可以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升我国政府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抗击汶川地震,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提升我国政府形象的重要契机,在这一重要时期抓住机遇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对于今后中国的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政府形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工作的效率、职责履行的完善程度、领导人的实际行动、信息公开程度以及新闻舆论的导向等等。从汶川地震的应对过程来看,我国政府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汶川地震的成功应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要想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自己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只有政府自身的能力提高了,那么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政府才能在第一时间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危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侵害。这是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获得人民支持和信任的前提。其次,各级政府公务员都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很多情况下,社会公众会依据政府领导人的实际行动来评判政府的执政能力。如果政府领导人能够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全力以赴,就会让社会公众感受到政府机关的"亲民、为民",那么人们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就会大大增强,政府的形象也会得到极大改善。
5.6 强化公众危机教育
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共有 17923 人失踪,69227 人遇难,受灾群众4625 万多人。地震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除了地震本身造成的破坏而导致了人员伤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人们遭遇地震之后,不能迅速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自我保护,而致使自己遭受伤害。因为惊慌失措或是不了解相关的救助常识,许多生命就此逝去,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地震留给人们的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各级政府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更应该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使人们能够了解基本的常识,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当人们再面对危机和灾难的时候,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理智去应对它们。
公共安全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共同关注。政府首先要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宣传,可以通过在公共场合举办公共安全知识宣传、危机事件讲解、相关专家咨询以及相关影视资料公映等方式,加强公共安全知识普及。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对学校、医院、企业、工厂等单位的公共安全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可以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培训、危机应对模拟演练等方式,强化公众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第三,政府还应加大公共安全保障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兴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惩处违反安全法规事件等行为,强化公众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