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问题探析前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25 共6924字

  第 1 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

  当前我国也是处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高发期。而在未来很较长的时间,我国将面临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严峻考验。从中国本身的自然条件来看,无疑是世界上一个比较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并且灾害种类多,发生灾害的频率高,并且会造成严重灾害损失的国家之一。受到灾害的民众的人口将近 2 亿,占超过七分之一的全国总人口,由此可见自然灾害对中国民众生活影响之广泛。

  ①在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危害非常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容易造成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着全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口,分布着全中国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大中型城市,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更是占到了全国第一、二产业产值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因此,在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都要超过上千亿美元,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损失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②上文谈到,在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都要超过上千亿美元。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但是是关键期,而且是矛盾的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值得关注的一些新问题,如果管理不善,也有可能出现社会危机。此外,最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会引起国际冲突和危机出现新特点。如 911 事件就表明,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此外,我国很多地区原生环境遭到人为破坏,随时可能爆发潜在的危机。

  建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是年代,老化严重,维修更换不及时,安全隐患非常多,也是一个个定时炸弹。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健康管理的重要对象。在我们国家的公共健康方面来说,除了一些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群体性原因不明的疾病或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水污染,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基因武器,放射性泄漏,特大干旱和洪涝灾害,地震等威胁人类健康所造成的生活事件,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培训,物资运输和储备战略研究等,都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

  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有可预测性较差,病因复杂,死亡率高,无论是突发性和广泛传播。由此可见,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确保公民生命安全,加强居民健康保证能力建设当前社会整体上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测性不高、波及面大、发病面广、死亡率高。因此,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进行,有利于实现保证公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管理服务目标。

  2、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在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有这一需要。在紧急或危机事件的处理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比较重视政府的非常规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常规性的运行能力,这种能力缺少完整的制度依据,但其自身的存在是鉴别一个国家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能力是否足够强大的重要指标。矛盾无处不在。一个社会系统,无论具有多强的优越性和先进性,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社会冲突在运行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更是如此。因此,如何维持良性运行的社会秩序是每个国家政府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如何做到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良性应对、处理与解决。只有做到这一点,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才能得以建立,政府的执政水平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充分认可。

  3、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2 年,我国人均 GDP 为 5432 美元,基尼系数为 0.474;2013 年,我国人均GDP 为 6767 元,基尼系数为 0.473,为近十年最低。②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步步维艰,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资源紧张与人口膨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并在具体的社会事件中交织,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经济失调等问题,给社会积累不稳定因素,这就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本身的不可避免性。因此,提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而且对于经济发展和公民健康安全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研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制度、措施和现状,找出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总结以往处理突发事件处理的优秀经验和教训。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作为对突发性事件来做从预警到管理、从控制到处理的一系列过程,早已引起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已经相对成熟。

  1.3.1 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应急管理相关理论主要出现在危机管理理论中。

  ①危机管理在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中是一个传统的课题,关于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西方初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比如当时的古巴导弹事件、美黑人人民权益运动、反对美国对越南战争的运动、西方尤其是欧洲部分国家的学运以及全球石油危机等重大事件的爆发,欧美学者出于社会责任感,在事件发生不久也开始了相关于公共危机的应对研究,社会开始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出现、应对机制与危机管理进一步重视。而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论成为世界范围内讨论和研究的重点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学校建立研究机构,政府也开始建立相应的研究部门来对相关的突发事件做出分析和总结,并结合了社会学中与此相关的冲突理论,灾害经济学中与此相关的应急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发展理论,在多个学科层面和理论视角下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国外存在较多关于公共管理中的危机管理的文献和理论,有些文献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产生了一批着名的着作和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

  较早提出危机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和门,他在 1972 年提出危机产生于集团最有目标被威胁的状态下,在紧急状态下,由于决策时间较短,利益集团难以进行有效的反映和决策,最终可能导致事件的发展走向其他方向。在和门之后,斯蒂芬进一步发展了危机理论,他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危机处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企业危机管理的过程就是抵御未经预料的困难的过程,好的危机管理关键在于对风险的预判,可以被视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对于这一观点, Rosenthal 对社会危机尤其是公共危机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解读,在其视角中只有在某种特别的状态中才能讨论危机问题,而这种特别状态主要是指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和舆论受到挑战、威胁和质疑时,特别状态下的政府需要作出紧急性的形势判断,并对突发状况进行紧急处理,以使社会规范尽快恢复。

  在对概念解读的基础上,他还对危机管理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社会危机管理必然经历一个资源缩减(Reduction)的过程,然后决策集团需要进行一定预备(Readiness)的工作来进行有效和有计划的反应(Response),最终实现恢复(Recovery)社会秩序和规范的目的。

  ①总体而言,在危机管理这个领域,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并且逐步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视角,在危机管理研究专门化的同时实现了学科交叉和综合化的进程,最终有利于危机理论的操作化和现实运用。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