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结语
福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是蒸蒸日上的过程,社区管理机制改革问题首当其冲被摆在了我们面前,展幵高质量的社区改革与建设,就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我们城市整体生活环境迈上一个台阶、提高质量水平,进一步缩小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世界上成功的社区管理经验和国内起步迅速的优秀网格化管理实践表明,当地城市发展水平密切左右着当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水平,而且社区社会资源、地理位置都会对其推行网格化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晋安区选择包括南湖社区在内的部分社区作为当地社会管理创新的试点,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可以不断累积经验,深入推广工作,对于探索、寻找一条契合福州市市情的社区改革发展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客观上更直接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建设起和谐美好宜居的大环境。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有关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各种理论,对国内外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典型实践案例做出总结,介绍了南湖社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背景、成效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优化策略。由于本人理论知识造诣还很不够,无法很好地兼顾工作学习之间矛盾,理论与工作实际当地结合还不够紧密,所以论文所站位的深度和高度还远远不够,文中提出的优化策略是不是可以真正解决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在全市全面推开是否具有可操性,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去验证和探索,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度百科。社会管理创新[DB/OL]. [2014-2-17].
[2]韦克难。社区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向晨探等。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机构录。2010:15.
[5]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6]Samuel Bowles, Herbert Gintis. The Economic Journal[J], London: Nov 2002.Vol. 112,Iss. 483:419.
[7]魏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8]I. Foster, C. Kesselman. TheGrid:BluePrintforanewComputingInfrastrueture[M]*MorganKaufmannPublishers, USA, 1998,(34) :3.
[9]李全科。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7.
[10]李舒。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1]Donald F. Kettl. “Managing Indirect Government,,[J]. In The Tool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edited by Lester Salam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99.
[12]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着。孙迎春译。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郭苏梅。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和管理网络[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1,(3) : 66-67.
[14]韩笋生,余熙明。杨育军译。EMAPSHS在新加坡公共房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城市规划。2001,10-12.
[15]Kaufman, Harold F .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Conception of Community [J], In M. Warren,Roland L., ed.,Perspectives on the American Community, Chicago:Rand McNally,1996,88-103.
[16]华伦(RloandL.Warren)。美国社区[M].美国大学出版社。1987.
[17]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启技术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13.
[18]纳·彼得·范戴克。新兴经济中的城市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大学版社,2005,91.
[19]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介。数字城市广场,bolg.sina.com/dcity800,2009-12-25.
[20]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迟忠仁,王浣尘,陈云。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40-43.
[22]刘琪。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拓展应用研究--以长宁区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3]王爽。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09,(3) :115-116.
[24]曾绍炳,洪中华,周世健。城市网格化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构成[J].铁道勘察。2009,(5):39-42.
[25]刘全星。聚·散·合个政策型过渡性社区整合的社会学个案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26]陈文江,席娜。单位制的消解与社区的整合及变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5):14-16.
[27]朱婧。社区整合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 : 75.
[28]陈飞强。我国城市社区整合的困境及突破[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6) : 73-75.
[29]杨雄裔。对于城市社区整合问题的思考[J].群文天地,2011,(7) : 235、237.
[30]沈毅。社会整合与社区整合[J].天府新论,2007,(4) : 98-100.
[31]邱春霞,张亚南。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初步设计[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3) :96-99.
[32]李(Li,M)。贝克(Baker,M.)。网格计算核心技术[M].王相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006.
[33]李舒。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4]汪善翔。”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普陀区为个案。[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1.
[35]人民网。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精细管理[EB/0L]. (2011-07-14) [2014-02-19].
[36]杨道彬。网格化管理提供”精细化“民生服务[EB/0L]? (2011-08-09) [2014-02-19].
[37]陈志强,张红。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视角--以上海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6:51-53.
[38]上海I式点社区党建网格建设:社会管理全覆盖[N].文汇报,2004-09-19.
[39]张智江。21世纪的信息化社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
[40]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编纂委员会。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3)--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的路径选择与成功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2-19.
[41]肖耀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2) : 78.
[42]千龙网。长宁区采取”数字网格化“管理城市成效显着[EB/0L]. (2006-04-21)[2014-02-22],
[43]姜爱林,任志儒。网格化: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若干问题初探[J].城市,2007' (2) :20-23.
[44]殷国俊,马京奎。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J].中国统计。2005:4-5.
[45]张大维。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一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J].改革与发展2006,(5) : 56-57.
[46]刘强,仞初。政府资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7]刘庆龙、郑兴样。中国城市社区数字化管理中的问题及治理方略[J].清华大学报。2003-11-18.
[48]城市网格化管理课题组。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J].前线,2007,(3) :33-34.
[49]邹汉青、常山。科学制定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标准[N].湖北日报。2012-08-10.
[50]夏露露。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利弊[J].社区建设。2013(522) : 62-63.
[51]陈群祥、王春祥。我市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调查与思考[J].马鞍山市党校学报。2012(110):23-24.
[52]李岩。我国特大城市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0.
[53]库世昌。社会管理科学化视域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J].学习论坛。2012(9) : 73.
[54]马贵侠。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J].社会经纬。2013(03) : 167.
[55]郭苏梅。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和管理网络[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2 (11) : 66.
[56]任德靖。石嘴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做法及启示[J].克拉玛依学刊,2012(3) : 10-11.
[57]刘涛,白华莉,赵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与基层秩序重建--基于郑州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 (5) : 5-8.
[58]郑士源。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