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中国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6 共528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我国慈善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第2部分】中国慈善文化建设分析引言
【第3部分】慈善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第4部分】 中国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5部分】慈善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6部分】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7部分】慈善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二、中国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 中国古代慈善文化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中,中国古代慈善文化的发展大约历经以下几个主要阶段[6]:

  1. 夏商周时期的朴素的慈善主义观念

  朴素的慈善主义观念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体现,《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①它的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只有人民安稳了,国家才能团结安定。到了西周初年,在敬天保民的统治思想之下,慈善思想个体行为更多地体现为官办社会救济,设立专门的官职,负责社会救济、建立荒政制度。《周礼·司徒篇》也提出保息六政,“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②这些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就是最早的慈善思想观念,虽然在目的上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是从客观上对人民利益予以重视,这可以说是早期慈善思想的萌芽。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慈善思想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迎来的大发展,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慈善思想不断被发展和完善。儒家提出“民贵君轻”、“节用爱民”,“仁者爱人”之说,是对人道主义思想的古朴的阐释,奠定了儒家思想形成慈善观念的理论基础,这是后来实行仁政、惠民政策的思想来源,比如《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③《论语·宪问》中提出“修己以安百姓”④的思想;孟子则将“仁”从“亲亲”推及至“仁民”、“爱物”,《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⑤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⑥由此提出“养民也蕙”,“为民制产”;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⑦由此提出“收孤寡,补贫穷”的善举。《礼记·礼运篇》中就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的早期慈善思想。道家的慈善思想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善恶报应伦理,墨家提倡“兼爱天下之博大”,②从孔子、孟子和墨子,从仁爱到仁术再到兼爱,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慈善思想,在这种慈善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超越了小农小家小户的思维界限,在关心自己家庭,关爱自己亲友的基础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社会中需要帮助的民众,如鳏寡孤独和残疾穷苦人士,以实际行动表达了慈爱关怀之情。

  3. 汉唐时期慈善文化与佛教慈悲思想的融合

  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理念,中国的“慈善”一词发端于佛教。早在东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救度众生为最高愿望,佛教极力倡行慈悲,并将其视为佛法根本,佛教慈善的特征为普世主义的慈悲观念,核心是行善的功德论,倡导慈悲为怀,广种善果,宣扬“福报”、“修福”的观念以及忘我利他、慈悲爱心的道德宗旨,对社会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其在中国传播时所形成的“福田”思想,以慈悲、福田、报恩理念为基础,佛教经论大力提倡慈善义举,提倡广行诸善。至唐代时,由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佛教寺院所属资产也日渐丰盈,通过寺庙组织各种慈善活动非常成熟、非常发达,包括扶贫救济、医治病痛、提供住宿、施粥放生等很多方面,一些佛教寺院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施医救弱等活动,中国早期的民间慈善救济事业由此得到发展,随着新儒学的兴起,佛教寺庙的慈善活动发生了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个人慈善行为,后来逐渐推广普及。由于汉唐时期的统治者重视佛教,当时的慈善文化主要是以佛教的慈善文化为主线,其他官方的、民间个人的慈善活动为辅助,佛教慈善文化植根于佛教文化广阔深厚的沃土,包罗万象,同时又汲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的精髓,顺应时势、广结善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4. 宋元时期的政府与民间慈善

  随着唐后期武宗下令废除全国的寺庙,慈善工作由佛教主办逐渐转为官方组织。到两宋时期,官办慈善机构规模逐步扩大,民间慈善和政府官办的慈善活动逐渐相结合,在养老慈幼事业方面尤为突出,成为治国安邦的一项重大举措。当时建立有开封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南宋临安)、惠民药局、漏泽园、建康慈幼庄、临安慈幼局等。宋朝皇佑二年(1050 年),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私人义庄义田,制定了有关规矩纪律,添置了许多良田,帮扶救助贫弱的群众,由于范仲淹的名望和声威,他创立义庄以后,一些世家大族纷纷效仿,据当时资料显示,宋朝时期全国各地的义庄多达六七十处,到了明朝和清朝的时候,义庄的创设遍布天下。宋元时期,乡绅富民也经常开展慈善活动,如宋代刘宰三赈灾民、富商朱冲施医,元代的慈善活动主要有松江人夏椿灾年散赈、建业王氏救疫、东阳蒋氏义塾,浦江郑氏义门等,元代最重要的慈善发展是创设医疗救助,推动了官方的官医提举司与广济提举司的建立。由此可以看出,宋元时主要是朝廷推动的慈善救济事业,基本形式有赈饥救荒、济贫恤穷、扶弱解困、医疗救助,公益事业如修桥补路、修坡筑堤、义塾义学等;基本结构为宗亲慈善、社区慈善、周朋恤旧、民间互助;慈善主体为统治阶层、士人官员、乡绅富民、僧道群体等,中国封建王朝奉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认为慈善事业是朝廷的分内工作或富人协助朝廷从事的事业,一般都由地方上有影响的乡绅富豪或士人官员主办,对民间慈善活动有很大的排斥性。

  5. 明清时期现代慈善思想的萌芽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思想伦理道德,促进了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会问题众多,矛盾聚集,受封建官僚体制和朝廷政策财力的影响,以政府作为建立养老院等慈善救济机构的主体,出现了腐败和低效率的局面,政府受到广泛批评,而在江南等富庶地区、民间资本发展繁荣的州县,慈善组织进一步壮大,慈善思想进一步弘扬,受众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到了清代,不管是官员乡绅、商人农民,还是普通百姓,社会公众都积极参与慈善捐助活动,慈善思想及慈善组织运转模式比较成熟。这些慈善组织、慈善思想及慈善活动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全新的与宗教宗族无关的、具有可持续性和志愿性的民间慈善。

  (二) 中国近代慈善文化

  1840 年,经历了残酷的鸦片战争,中国陷入严重的内忧外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政局动荡、国力衰微,政府没有能力进行慈善救助,民间慈善组织承担了许多扶贫济困的慈善救济工作,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慈善文化的发展进步[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