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慈善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6 共489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我国慈善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第2部分】中国慈善文化建设分析引言
【第3部分】慈善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第4部分】中国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5部分】 慈善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6部分】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7部分】慈善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三、 慈善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慈善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慈善事业、慈善文化从薄弱到壮大,从蹒跚起步到健康发展,虽然说慈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民众的慈善观念、慈善意识比较微弱,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慈善文化,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慈善观念落后、慈善文化普及率低

  尽管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做慈善的优良传统,但中国特有的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慈善原则,使中国慈善文化带有封闭性和内敛性的特征,不符合慈善文化应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由此可见,落后的慈善观念在引领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方面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深入了解社会公众对慈善观念有关问题的认知情况,笔者在暑假期间围绕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态度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开展了《公众慈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社会各阶层,问卷内容涵盖公民对慈善事业和慈善文化的认知情况等,调查数据显示,河北民众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慈善公益宣传活动的占 57.3%,从书籍报刊、电台电视了解慈善公益宣传活动的分别占 17%和 15%,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慈善活动的占 11.7%;在调查者当中,大多数公民认为慈善事业是属于政府管理的官方行为,对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以及慈善组织运行方式不甚了解,慈善意识较低,有些公民参加过作单位、学校、居住街道、社区等有组织的、带有行政色彩、摊派性质的捐钱捐物活动,对慈善文化知之甚少,参与慈善的方式比较单一, 有的群众想做慈善却不知道如何参与慈善活动,社会缺乏对慈善活动的宣传,慈善文化缺失[10].

  2. 中国的世俗价值心态、社会舆论和评价系统存在偏差

  今天,虽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快速发展,老弱病残孕、贫困家庭、下岗失业人员、流浪者等社会弱势群体与困难群体仍然存在,仍然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弱势群体付出物质、精神和劳动支持;仍然需要更多的民间志愿组织参与解决社会困难群体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但是中国世俗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舆论对个人的慈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牛群裸捐引是非口舌事件”,着名相声演员牛群在蒙城挂职时宣布把自己的所有财产和收入甚至以后的遗体也捐献出去,按理说,这是名人带头做慈善捐助,好现象,应该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直至效仿,但是社会舆论出现了一些不理解的声音,甚至发出带有攻击性的负面报道,说牛群圈钱,沽名钓誉,迫于舆论的压力,使牛群不得不放弃了捐献的想法,想做好事的美好愿望都无法实现。实际上,国人的一个心理劣根性就是以功利心、世俗心猜测慈善的动机,有人想做慈善,不是感觉这个人道德高尚、宅心仁厚,而是首先想到,他为什么这样做,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是不是别有用心,从中谋取暴利或沽名钓誉。前几年,因为出版了《忏悔无门》这部自传体文学传记,使慈善家李春平也站在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对他产生了许多猜测和质疑,质疑他的巨额财富从哪里来?猜测他的亡妻是谁?怀疑他到国外去的目的和动机,这些猜测和质疑使李春平痛苦不堪,倍感压力。有人认为慈善捐赠是一种赎罪心理,做些慈善能减少自身罪过,避免受到良心的谴责,是一种心理安慰;也有人认为,慈善是政府机构主管的,在社会上是有钱人的游戏,与普通百姓无关;富人或明星利用做慈善活动,提高社会声誉,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企业家或富人则认为,财不外露,行善会露富,为企业或自身发展带来麻烦,得不偿失,等等,此类现象不一而足。为了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确、客观、公正、健康的慈善文化观,以文化人,以文辅政,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让人民群众浸润在慈善文化之中,当我们不再为温饱发愁,甚至少数人达到小康生活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用更多的物力财力支持关照社会慈善与公益事业[11].

  3. 中国现代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结合的滞后

  进入 21 世纪以来,慈善已从捐赠款物、帮贫扶弱、救灾援助、社会救助的领域扩展到人文关怀、关注自然、关爱地球、关爱全人类,慈善事业也不再局限于本国家和本地区,跨越了地域国界,超越了种族界限,发展成为更具有关爱、和平、互助、进步的全球性的重大行动,慈善已经与全人类的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大型慈善活动以及扶贫帮困、公益助学、尊老爱幼等民生慈善事业,慈善文化的宣传普及得到较大地提高,但是,距离建立系统、全面、全方位的慈善文化宣传的体系、在与国际慈善文化结合接轨上还存在缺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12].

  4. 慈善文化行政色彩浓厚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社会,经济组织都是作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存在,我国慈善事业也不例外,有着极其浓厚的行政色彩。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以行政命令方式“号召”慈善的做法,许多可以由社会群体自行消化和解决的问题,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政府的职权范围内,使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值增加,这种思想意识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这既有慈善尚未形成社会大众所认同的观念所造成的无奈,也有政府掌握大量的公共资源,习惯于利用公权力从事慈善活动的旧习这一成因[13].改革开放后,社会公众对慈善的认识比较积极正面,政府倡导慈善事业发展,支持力度也逐渐加大,但是仍存在慈善捐款行政摊派现象,大部分民间捐献仍被政府统一收取、统一调配后再发放给受助对象,或者直接由官方调配救灾经费,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容易产生灰色空间,整个慈善活动运转方式不公开透明,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因此只有大力培育与发展民间慈善组织,我们的慈善事业发展才有希望。

  5. 媒体对慈善文化宣传较少,缺乏影响力

  中国慈善行业自 2008 年汶川地震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大众对于慈善的理解并没有跟上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更多的专业媒体解读,去告诉大家慈善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不少都市报商业报关于公益慈善报道主题单一,标题雷人,出噱头吸引公众眼球,引发强烈效果。如“卖身救母”、“短命工程做贡献”、“谁能为我父伸冤,我愿意嫁给谁”等等,这些报道的重心多是抓人眼球,哗众取宠,文章的内容也多是宣扬当事人的悲惨遭遇,或者对做慈善者的宣传赞扬,但由于急功近利,重心不稳,后劲不足,对于慈善事业不仅没有促进作用,时间长了,反而出现了公众自愿捐款的乏力[14].有的公益慈善报道忽视慈善精神的传播,慈善意识的培养。许多与慈善有关的报道只关注富豪、明星、上市企业等特殊群体的慈善举动,而对普通百姓的慈善义举缺少报道。由此导致社会群体对慈善价值的误解、慈善精神被扭曲、这事实上与慈善的人文精神是相悖的,弘扬人文精神不仅是企业家、明星的社会责任,更需要全社会所有民众的积极参与[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