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18 共266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国际化导向高校人才引进政策评估
【第2部分】上海高校国际人才引进政策评析绪论
【第3部分】国际化导向的高校人才引进政策概述
【第4部分】 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第5部分】构建国际化导向的高校人才引进政策评估机制
【第6部分】高校国际人才导入政策评估结论与参考文献

  3 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3.1 我国高校国际化战略类型分析

  伴随着高校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者们对高校国际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普遍认为相对世界一流高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步伐,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尚缺乏实践经验和先进理论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者周密、丁仕潮在研究中认为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区域高校,其国际化的战略驱动因素和战略目标也理应是不同的。因此,他们提出了 A、B、C、D 四种高校国际化的战略路径,并把我国高校适合哪一种战略进行了划分(见表 3-1)。

  3.2 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及特征分析

  目前各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国际化战略目标,由于我国高校的类型众多,国际化的程度差异很大。由于本文拟开展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评估的前沿性研究,因此本文在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数据收集对象定位为战略路径D 类高校(全面国际化),选取的是当前高校可以申请的国家层面针对高校的的人才引进计划、地方层面(以上海市为例)针对高校的人才引进计划,以及高校内部(上海市四所 985 高校为例)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归纳梳理。

  3.2.1 当前高校可申请的国家层面人才引进支持计划

  2008 年底,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标志着被称为“国字号”人才工程的“千人计划”开始付诸实施,是我国目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中最高层次的、也是配套支持力度相对较大的。“千人计划”已经逐渐地从初期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两个类别,拓展到“顶尖千人计划”、“短期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人文千人计划”等共计七个项目,人次引进体系初步完成,覆盖了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年龄段和梯次配置。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该计划的实施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截至 2011 年年底,经海内外公开招聘和严格遴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共聘任长江学者 1801名,其中特聘教授 1190 人、讲座教授 611 人。先后已有 85 名长江学者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据统计特聘教授中,9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讲座教授则全部从海外招聘。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部决定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 2012 年起,教育部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聘任特聘教授 166 人,讲座教授 47 人。②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国家战略角度的一套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培养体系。在同等条件、同一各平台、同样标准的前提下,坚持引育并举,培养和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

  3.2.4 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的特征分析

  理论上看,凡是为解决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各种问题所制定的政策均可认为是公共政策。高校人才引进政策同整个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自身的发展紧密相连,高校人才引进不仅要考虑高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且要考虑社会环境和高校对这种需求所提供的条件;不仅要考虑高校人力资源的内部结构和特征,而且要考虑社会及高校的发展变化对这种结构的影响。高校人才引进政策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应该是开放和动态的,而非封闭和固化的。

  通过比较可看到,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是一项结合高校自身的现状和战略目标,以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的申报为依托,大力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以达到高效配置人力资源的政策。政策本身呈现出明显的系统性、映射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系统性体现在高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已经不是单一的政策,而是一系列多层次的、多轨道的、全方位的政策体系。映射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校人才引进政策中对引进人才的年龄、学术背景及学术水平与国家和地方各类人次计划相关要求的映射性。二是高校人才引进政策中对引进人才的要求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学术职位的映射性。动态性体现在高校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方向的不断变化以及标准的不断提高。

  3.3 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人才引进政策评估的现状

  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规划是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对高校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定性、定量、定时的分析和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实现的。由于人才引进是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规划,能否实现需进一步研究论证,在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后再实施,规划结果应以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因此,对高校国际化导向人才引进政策的评估进行研究,能够对上海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逐步完善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对我国其他地区高校乃至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高校国际化导向人才引进政策的评估研究工作开展较少,取得的评估研究成果则更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目标高校人才引进政策评估工作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对于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人才引进政策的评估工作我们有以下认识:

  1、评估主体不够多元化,评估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无法保证。政策评估主体应该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的执行对象、利益不相关群体、大众传播媒体、社会舆论等。目前的现状是:政策的评估没有形成成体系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多数是以成果汇报、调研报告、开评估会等形式完成。评估大多停留在学校内部评估的层面上,没有不同利益群体的参与,也没有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2、针对政策的执行效果评估较多,而对政策制定过程鲜有涉及,评估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难以保证。政策制定是整个政策体系运行的起始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问题。要确定制定的政策是否公平可行、合理合法,是否考虑了公共利益最大化,就要对其进行评估。

  3、忽略了对政策产生的影响的评估,评估的科学性无法保证。除了对政策的产出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政策产生的预期的和非预期的、正面的和负面的、短期的和长期的等各种影响的评估,是一项或一系列政策是否延续、变更或停止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的评估多数忽略了这一重要因素。

  3.4 小结

  本章选择了上海四所高校,对其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梳理,得出这些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的特征:系统性、映射性和动态性。针对上海高校国际化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的评估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已有评估中存在着评估主体不够多元、很少涉及对政策制定过程的评估、忽略了对政策产生影响的评估等问题。本文将在第四章针对政策的制定过程、执行结果、实施效果分别从形式维度、目标达成维度和政策影响维度进行评估机制的研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