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大连高新园区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08 共5204字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服务外包是指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流程或制造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服务环节从特定企业内部以合同方式转移到企业外部来完成。企业可以得到更专业,流程更加完善的外包服务,大大节省了人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节约了时间和金钱成本。

  服务外包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ITO)是对软件开发,支持服务和 IT 运营服务的外包。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发展也较为成熟。业务流程外包(BPO)是指企业将部分内部业务流程或者支撑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供应商,并由供应商进行适合自身的重组和管理,满足发包商的要求后交付的过程。BPO 成为现代许多跨国大公司提升运营效率,节约运营成本,追求利润空间的有效方式。知识流程外包(KPO)是 Knowledge ProcessOutsourcing,相对于 ITO 和 BPO,所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主要涉及知识分析、创新、研发等环节。企业实施 KPO 的动机主要在于知识的获取,降低运营成本。从全球的视野来看,KPO 正在崛起,将会成为服务外包的主流。

  中国在全球化发展服务外包的趋势推动下,对诸多服务业的外包行为给予了资金支持以及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支持,例如《关于做好 2011 年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的工作》、《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发展问题的复函》等文件的实施。此外,政府部门还设立了专门针对在 2010 年 7 月 1 日至 2011 年6 月 30 日一个时间段内对接受国外业务外包项目的专项资金。虽然全球的经济成下滑趋势,但我国的服务业外包业务仍然呈现出了增长态势,仅 2010 年一年,服务外包业务贸易额就增加了 150 亿美元,同期增幅为 50%,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仍保持着持续上升的势头。[1]

  从整个国际行情视角出发,服务业的外包业务呈现出了聚集性的特点。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通常都集中在具有特定条件的城市,而这些城市的软件园和高科技园区则成为当地承接服务外包的关键所在和主要平台,大连市政府就提出了“大连要做中国外包中心”的口号。在发展中,高新园区设立了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即信息技术外包)、Business ProcessOutsourcing(即业务流程外包)以及专门进行研究开发三种形式的产业,形成了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在全球软件产业服务外包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的大好时机,高新园区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从而促进了大连经济的整体发展。从业务的长期发展来看,积极推动服务外包项目的发展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快企业的商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能力,造就更多地如华信东软那样的优秀企业;二是推进大连在吸引和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就业率和人力资源职业技能等方面取得进步。

  1.1.2 研究意义

  服务行业的外包活动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新局点,服务外包业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备受政府以及众多学者的关注。

  由于近些年来人力、各种资源的价格持续上升,我国整体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参与国际化合作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地束缚。大连在这一方面并不占有优势,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格局日趋明显、国内经济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增强国际化发展、提高引用外资金额以及扩大对外贸易的新格局是当前大连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从整体情况来看,大连与一些诸如班加罗尔等城市相比其从事服务业外包活动的时间比较晚,尤其是在附加值较高的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外包项目的发展尚不成熟,再加上文化差异、语音沟通障碍使得一些领域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尽管如此,外包的整体成本支出和人力资源利用领域仍存在着较大的优势,所以外包业务的发展尚有很大的空间去提升。大连如何利用本地区优势进一步发展外包产业,对促进大连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特点

  “外包”这个名词起初是由 Gary hamel 和 C.k.prahaoad 于 1990 年正式提出的,其内涵为公司把那些不重要的项目交予其他专门从事该类项目的公司进行,使得公司能够将有限资源集中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

  至今,对于“服务外包”依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各个国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国际上一般称其为离岸服务。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rade)首次与 2004年明确使用了离岸服务的概念。

  田晓军(1999)和李元旭(2000)等开启了我国学者研究服务外包业务的先例,对服务外包内涵的引进和详细分析。杨圣明(2006)提出所谓服务外包,即一个国家的企业将一类商品或者服务的非关键部分转移给外部公司进行的操作模式或商业模式。

  卢锋(2007)主要以产品分工的角度为出发点,对服务外包的内涵展开了论述。他认为,尽管在《商务大词典》中将服务外包的概念列示为:在两方均同意的情况下,各种资源环境相同,将最开始由公司内部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转交给外部机构进行。尽管如此,并非如此的“由内而外”的业务都可称之为外包。仅仅包括那种“输入链接活动”转交给外部机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外包活动。

  我国商务部在 2006 年出台了《商务部关于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文件中将服务外包业务定义为:公司把构建、实施以及维护信息系统和对业务流程实施优化的相关工作交予其他企业进行,以此来降低各项成本支出、优化企业的各项资源配置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3]

  主要包括了 IT 外包以 及 业 务 流 程 外 包 , 随 后 又 在 相 关 文 件 中 增 加 了 Knowledge ProcessOutsourcing(即知识流程外包)的内容。这是关于服务外包基本含义和概念的具有权威性的官方定义。

  伴随着我国众多学者的对于服务外包概念的广泛探讨,在理论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观念,所谓服务外包即指公司把其内在营运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交给别的公司去完成的一类经营方式。依据外包的发生地是否属于我国境内,可以将其划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依据外包项目所包含的具体业务,可以将其划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以及知识流程外包。

  1.2.2 服务外包承接地的选择

  发达国家是服务外包业务的发源地。最开始时主要是公司把某些业务,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业务交给国内的一些公司来完成,是一种在岸服务的外包。

  因此,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在服务外包领域的研究初期,主要是把公司信息技术的外包为研究主体,形成了以公司业绩、管理和公司之间服务外包相互关系的探究结论。

  在步入 21 世纪之后,各种产业进行划分更加详细,将服务外包给国外企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强国,发达国家是相关业务实施外包的行为主体,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承揽业务的一方。所以,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在的环境不同,进行分析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Pennington(2000)以举例论证的方式对如何在国际市场筛选出安全的外包基地进行了阐述;Adelakuno(2003)则通过对一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了对服务业务成功外包给境外公司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伴随着印度公司在该领域的承接能力逐渐加强的趋势,一些外国研究者(Athreye,suma 2005;Dos-sani,rafiq 2005)对于印度的承接发展环境和政府部门功能的发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境内公司如何对外包承接方进行选择的参考依据。

  在我国,一些学者对于印度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从基础设施、法律规定以及政策支持等领域与印度进行了比较,发现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不断吸取经验,以此作为我国外包业务发展的努力方向。在对诸多国家进行比较分析之后,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出发,进而对我国不同城市外包业务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指出不同服务外包业务的城市应当结合自身经济特点寻求各自特色的发展。

  对于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国家来讲,承接该业务对于解决人口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发包方所在国,将一些业务进行外包造成了本国相关岗位就业人口下降。但是一些学者对此进行详细探讨后发现,将业务外包之后会造成相关职位的减少,但是程度很低(Schultz 2004)。Mary amito 和 Shang-jin(2004、2005)通过研究后认为,服务外包对人口就业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对其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就业人员在没落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流动。

  1.2.3 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研究

  这个方面的研究大多为服务外包业务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从业人员以及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等领域。对于发包方以及承接方所在国家而言会有较大的区别。Grossman genem(2002)和 Elhanan helpman(2003)通过分析后指出,外商直接投资行为与外包业务是两者之间相互替代的,因为将服务业务进行外包之后就会使公司对外投资的动机降低,也就是说外包越多,FDI 就会相应的越少。然而竺彩华、钟茂洁(2008)在对我国一些公司承接外包业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对于接受业务的一方来讲 FDI 和外包并非具有互斥性,其决定因素是企业进入该国家时间的前后。倘若国外的某一企业首先进入该国家,随后才进行了业务外包活动,那么像这样处于同一个企业运作之下的情况就便于外包业务的发展;相反,倘若某公司先将业务外包给境外某公司之后,对其进行投资的行为动机就会大大降低。但是也要考虑到对服务业和传统制造行业进行投资的目的是有一定区别的。

  1.2.4 大连服务外包的研究的进展

  刘先雨(2008)[4]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入手,对大连服务外包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要进一步发展大连的服务外包产业必须要对软件产业进行高标准的管理,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提升产业集群程度,给服务外包创造舒适的发展环境,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实施,推动产业升级。苏杭(2009)[5]从 FDI 的视角出发,指出东北地区的服务外包市场规模有限且集中、企业竞争力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大连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苏杭提出了针对于东北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和建议,比如加大企业利用 FDI 规模,大连市政府以及高新园区管委会有必要营造 FDI 的生长环境。阙澄宇(2010)[6]对服务外包企业、高新园区管委会以及信息产业局的有关负责人以访谈的形式和发放调查问卷的两种形式展开调研,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大连服务外包产业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对大连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具有帮助。阙澄宇指出大连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基础设施资源配合人才资源以及专业知识来深度开发服务外包业务,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国外学者在大连服务外包研究上结果比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毕马威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的一份报告。毕马威(2010)[7]对我国 21 个国务院批准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包括大连、上海、北京、哈尔滨、成都、深圳、广州、南京等进行研究时指出,大连采取的“官助民办”的模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大连外资企业占有比率大以及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即:紧邻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朝鲜又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亚经济圈,这些都是大连成为理想服务外包承接地的主要因素。

  根据对以上服务外包业务从不同领域进行的研究结果汇总分析之后能够看出,服务外包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期推动大连经济的发展是本文研究大连高新园区服务外包优势和劣势的重要目的。借鉴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大连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从政府和企业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以大连高新园区服务外包为对象,重点分析大连服务外包的优势和挑战,并对其不足提出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思路为: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了文献研究方法介绍了全球外包的发展趋势、发包国和承接国的市场分布以及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为后面的政策建议的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大连高新园区的基本概况和高新园区的服务外包对大连市整个城市的影响。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府效益、以及个人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第四章的优势劣势做准备。

  第四章对大连高新园区服务外包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高新园区的服务外包的发展优势;另一部分是大连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为后面的对策建议提供了研究基础。

  第五章对高新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1.3.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获得了一些资料,从而从多角度对高新园区服务外包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帮助我确定了研究的课题,形成了对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我更加了解了事物的全貌,成为论文写作的理论依据,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2)定性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通过本身在高新园区工作,通过自己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高新园区近些年来的发展,运用归纳和综合概括的方法,进行思维加工,对如何更好的发展服务外包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