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汽车已成为秦皇岛市居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不但方便了居民出行、提高了生活效率,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压力,比如城市停车位明显不足、大街小巷无序停放、违规停车损坏路面等问题日益凸显。停车位不足、利用效率低、配置不合理和停车场管理不到位又导致了交通堵塞等问题,市区出现了“行车难、乘车难、停车难”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停车问题是现有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停车问题的解决对于提升交通体系的效率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停车管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对停车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方案,避免在其发展过程中走弯路。因此研究停车管理问题可以反思和审视现有的相关政策的可行性,为停车管理的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并进一步推动政府将停车管理问题纳入立法规划。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概况如下:
(1)加强我市停车管理硬件设施建设。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形式,对秦皇岛市停车管理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秦皇岛市特殊的城市定位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综合管理特别是停车管理问题,必须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入手。根据统计,主城区现有车位数量只占实际需求停车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笔者建议在商业区建设新的小型汽车停车场、在主城区周边建设货运出租车专用停车场、设置路侧停车位、挖掘老旧住宅区停车潜力和在商业区外围建设大型停车场,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的缓解我市商业区停车位不足的状况。
(2)创新停车管理模式的措施。对于秦皇岛市停车管理的研究需要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只有从我市具体实际出发,深入分析,积极创新,不断吸收各地先进管理经验,汲取精华与实际相结合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停车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解决居民停车、行车问题,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笔者在现有停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几项创新举措,包括:提升停车场管理水平、调整停车场收费管理模式、提高停车配建标准并严格管控、积极完善停车诱导系统和推广错时停车模式。
(3)引导停车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人们普遍没有把停车问题提升到产业模式的高度来对待,停车场的运营投入常常被当做一个普通的开发项目。笔者试图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把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升到产业化发展的高度。影响停车管理的两个关键因素: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应当通过公共政策正确引导,才能使价格杠杆和政府监督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以此来促使停车管理的产业化、规范化。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数据,系统梳理了停车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通过事实找出差距,指出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2)在停车管理措施上引入高新技术的分析介绍,从我国研究停车管理问题的成果看,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停车管理领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三位一体”的停车设施、电子收费模式以及大规模交通资源共享的停车诱导系统,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对传统停车观念的改变、节约道路空间的停车位设计,都是本文选取的全新角度。
(3)我市的停车管理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这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笔者从硬件设施、管理模式、公共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了方案的对应性和适用性,避免了“一药治百病”的盲目措施。
本文对于秦皇岛市停车管理的提升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为停车管理本身属于动态管理范畴,伴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变化,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要求我们时刻拓宽眼界,不断创新观念,根据我市交通环境的变化改进思路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ITE Technical Council Committee. Parking Generation (3rd Edition), U. S. A, 2005:16.
[2] 王家, 张晓东. 美国停车政策解析. 城市交通, 2011, 9(4):53-60.
[3] 关宏志, 任军. 日本停车政策的变化历程及启示. 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1:353.
[4] 龚国伟. 解决广州市机动车停车难的探讨. 广东公路交通, 1996, 25(1):33-35.
[5] Strategies to Attract Auto Users to Public Transportation. TCRP Report, 1998, 66(40):65.
[6] 黄耀斌. 株洲市城区机动车停车管理对策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 16(5):135.
[7] 于春全, 李国兵. 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 2000,5(6):39.
[8] 葛党桥. 郑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商界, 2009, 9(6):252.
[9] 同济大学. 城市规划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268.
[10]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论文集. 深圳: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1994:55-5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75.
[12] 王炜. 城市交通规划原理及其应用.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189.
[13] 王元庆, 周伟. 停车设施规划.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366.
[14] 李明. 我国城市停车场问题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1995, 6(1):30-32.
[15] 黄睿. 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问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学院, 2003:153.
[16] 彭利人. 大城市停车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000:56.
[17] 沈鸿, 高冰松. 试论城市静态交通一停车场建设. 当代建设, 1998, 7(5):5.
[18] 周勇. 城市停车场问题思考. 城市发展研究, 2002, 10(1):63.
[19] 于大清. 形形色色的停车场. 国外公路, 1997, 17(3):56.
[20] 江滔. 试论城市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与布局. 中国市政工程, 1997, 5(2):7-16.
[21] 王文卿. 城市汽车停车场(库)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28.
[22] 徐慰慈. 城市交通规划论.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387.
[23] 赵和生.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55-78.
[24] 周干峙. 反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29.
[25] 陈林玲. 居住区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的结合.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报, 2001, 1(10):3.
[26] 周十峙. 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趋势与建议. 中国城市公交网, 2006, 6(1):73.
[27] 王泽河. 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10(5):39.
[28] 陈春妹 . 全国部分大城市停车场发展规划政策与管理研究 [D]. 北京工业大学 , 1999,11(1):257.
[29] 邹贞元, 徐亚国. 城市静态交通竹理理论与应用.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00:12.
[30] 关宏志, 刘小明. 停车场规划设计与管理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301.
[31] 吴明伟, 孔令龙. 城市中心区规.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60.
[32] 李峰, 李群. 我国城市机动车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交通工程, 1997, 10(3):15.
[33] ULI. Shared Parking. Urban Land Institute, U. S. A, 1994:117.
[34] 裴玉龙. 广州市停车设施控制性规划研究.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 35(2):121-124.
[35] 陆化普.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330.
[36] 贺崇明. 城市规划停车研究与运用.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76.
[37] 周鹤龙, 周志华. 大城市停车配建指标之用地分类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04, 21(4):80-82.
[38] 马振川. 北京交通管理对策研究. 第六届多国城市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9, 1(1):10.
[39] 童林旭. 地下汽车库建筑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9.
[40] 李峰, 李群. 关于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布局的研究与实践. 交通工程, 1998, 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