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及土地规划的整合结论与参考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2-10 共264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统一
【第2部分】我国公共管理实施“三规合一”的探讨序论
【第3部分】三规合一的理论基础
【第4部分】三规合一实践的现状
【第5部分】三规合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第6部分】完善三规合一的对策建议
【第7部分】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及土地规划的整合结论与参考文

  结束语

  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水平和执行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目前的规划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规划编制内容屡有冲突的情况还不少见,规划的整合与统一在理论和实务界都有很强烈的呼声。

  本文对规划融合的理论进行了整理,对国内外研究情况和管理现状进行了充分介绍,特别是系统梳理了国内规划协调的研究思路,从早期的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技术上的差异与衔接设想,到后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三规合一的问题分析,同时对国内多个城市已经进行的规划融合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具体案例的介绍。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现行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下,“三规合一”工作还面临着体制机制、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的差异,其中既有涉及到用地分类标准、坐标体系选择、统计口径差异和信息化水平差距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涉及到国家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备、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事权不相对应、部门之间利益博弈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

  对此,笔者力争从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手段创新两方面着手,设计一套推进“三规合一”工作的制度框架,力争在当前我国发展、城市、国土三规分立的现状情况下能够推动规划的协调与融合工作不断向前进。笔者尤其认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为“三规合一”工作注入强大活力,能够推动“三规合一”由文本规划向工作机制迈出重要一步。

  同时,笔者也清醒的认识到,化解三规之间的矛盾冲突,理顺规划编制管理体制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在目标设定、制度安排、技术方法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协同推进。本文虽然从“三规合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提出了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两方面的建议,但是限于自身知识和工作经历的局限,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更多深层次的问题还理解的不够透彻,在构建三规合一的系统模型等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真诚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与更多的朋友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
  [2]吴次芳等.国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
  [3]孙彦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发展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05.
  [4]胡艳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6.
  [5]尹向东.“两规”协调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2008,(12),29-32
  [6]吕维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异同点初探[J].城市规划,1998,(1):34-36
  [7]萧昌东.“两规”关系初探[J].经济地理,1998,⑴:29-33
  [8]朱才斌.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1999, (4) : 10-13
  [9]付重林.试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协调[J].土壤,1999, (5) :270-273
  [10]曹荣林.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J].经济地理,2011,(9):605-608
  [11]吕维娟,杨陆铭,李延新.试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衔接[J].城市规划,2004,(4) :58-61
  [12]陈银蓉,梅昀,王如民,等.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 30-34
  [13]陈常优,张本昀.试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112-116
  [14]尹向东.“两规”协调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2008,(12),29-32
  [15]胡俊.规划的变革与变革的规划--上海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0, (6) :20-25
  [16]郭耀武,胡华颖.“三规合一”.还是应“三规和谐”--对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的制度思考[J].广东经济,2010,(1) :33-38
  [17]王天伟.“田园城市”“产业层级”说对实现“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J].现代财经,2010,(1) :65-68
  [18]王唯山.“三规”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重点的转移[J].城市规划学刊,2009, (5) : 14-19
  [19]陈建先.统筹城乡的大部门体制创新一一从重庆“四规叠合”探索谈起[J].探索,2009, (3) :64-67
  [20]余军,易峥.综合性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以重庆市城乡规划编制改革试点为例[J].规划广角,2009,(10) :90-93
  [21]黄叶君,体制改革和规划整合--对国内“三规合一”的观察和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2, (2) : 10-14
  [22]赖寿华,黄慧明,陈嘉平,陈晓明.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河源、云浮、广州“三规合一”实践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 (5) :63-68
  [23]王勇.论“两规”冲突的体制根源--兼论地方政府“圈地”的内在逻辑[J].城市规划.2009' (10) :53-59
  [24]发改委酝酿市县规划体制改革.二十一世纪网,2004-08-09
  [25]中国公布首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力推主体功能区.中国新闻网,2011-06-08
  [26]《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全文.厦门网,2014-03-04
  [27]成思危.发展计划的制定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8]杨伟民.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9]罗士军、廖良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0]刘亭.经天纬地--发展规划一席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1]郑金沐.厦门特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32]梁秋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33]石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34]彭敏.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8, (7): 45-47.
  [36]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 2008' (11) :42-46.
  [37]王国恩,唐勇,魏宗财,荆万里.关于“两规”衔接技术措施的若干探讨--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 (10) :20-27.
  [38]王军,唐敏.规划编制的“三国演义”[N].了望新闻周刊,2005-11-07.
  [39]冯建喜.建国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出现的3次高潮及原因[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5) :2041-2042, 2059.
  [40]王俊,何正国.“三规合一”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研究与实践--以云浮市“三规合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为例[J] .城市规划,2011,35 (1) : 74-78.
  [41]魏广,君董伟,孙晖.“多规整合”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2,(1):76-82.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庆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结构设计、研究方法选择和实际的论文撰写过程中,张教授都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帮助,对文章最终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导师良好的知识背景、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灵活的思路都使我受益非浅。

  同时,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也得到了厦门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和国土房产局的领导和同事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张庆才老师和各位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子在这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对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谢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