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保险硕士论文

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8 共42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新农村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分析
【第2部分】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引言
【第3部分】居民消费和社会养老保险
【第4部分】 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基础
【第5部分】养老保险对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6部分】新农保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7部分】农村参保人消费状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居民消费决定理论的发展

  从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消费理论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是本文在结合实际进行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基础。消费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动,以及影响消费支出水平变动的因素。在理性人假设前提下,经济学家们应用消费函数研究消费支出同各种影响因素,尤其是收入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消费函数应当应用到具体消费个体上,然而目前尚没有对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统计的数据库,所以具有研究意义的消费函数就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基础上的消费函数。这个函数包含两个最主要的变量:社会的总消费和社会的总收入,其内在逻辑是认为社会总消费和社会总收入分别是社会中个人消费和个人收入的加总,从而通过总体的数据反映个体的状况。这种研究方法有几个前提,一是居民的个体消费行为决定消费支出;二是个体居民的理性消费;三是个人居民消费行为的可加性。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在特定的可支配收入下居民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消费,所以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是整个消费研究过程中的基础。

  在早期的消费研究中,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杜森贝里等人的相对收入假说并没有脱离凯恩斯学说的基础。之后关于消费函数的研究表面上看像是一种对于古典经济理论的回归,然而其内在的逻辑机理与古典经济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所以称之为新古典经济理论。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框架中,学者们对于消费者行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考虑了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假定和消费者面临的外部消费约束。

  在本文着重引用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中,理性经济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假定。最新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者对其提出了种种质疑,认为这一假定将消费者定义地过分理想化,然而在宏观的统计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不乏其合理性。虽然具体到某个个体其消费行为可能是非理性,然而当研究整个群体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时,仍旧可以从具有非理性的“杂音”当中辨别出“主旋律”的理性因素。而且, 现实中经济人“适应性理性”概念的提出也是从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2.2 凯恩斯的居民消费理论

  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认为居民的绝对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率对最终消费的影响不大。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其消费支出水平也会随着提高,然而居民消费的边际倾向是递减的,也就是说消费的增长是低于其收入增长速度的。其中利率对于消费并不显著的观点颠覆了古典经济学家所持的较高利率能够促进储蓄从而抑制消费的观点。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且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关系。

  凯恩斯学说的消费函数通常用下列方程描述:

  C 代表居民消费,A 是常数项,Y 是居民的收入,a 为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降低,所以如果纯粹依靠居民消费,会造成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消费停滞不前,所以政府有必要对于经济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通过加大政府的社会福利性支出和消费来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状况。

  这一理论也促使欧洲诞生了许多高福利的国家。

  2.3 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认为,对收入的来源进行严格的区分是正确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条件。与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相对应的也分别是暂时性消费和持久性消费。在实际归类中,诸如捐赠,奖金,意外的收获等可以认为是暂时性的,除此之外以工资为典型代表的就是持久性收入。一般认为,能够保持三年以上的收入就是持久性收入,对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这种持久性收入影响。

  弗里德曼指出,暂时性收入和暂时性消费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且这两者同持久性收入之间也不存在一个确定的比例关系。然而持久性收入和持久性消费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比例关系。银行利率,持久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比例以及货币效应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这个比例关系。

  2.4 生命周期假说

  莫迪利亚尼等人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会对其一生的收入和消费进行筹划,消费者使用储蓄这一手段使得其将财富在工作期和非工作期平均分配。

  在退休以后,人的收入会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当人们预感到退休以后他们的收入会降低时,为了不让自己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人们会在收入较高的工作期间进行一定的储蓄。如此一来,消费者可以平滑其一生的消费,从而实现最大化其一生的效应。生命周期假说建立在下列前提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对其一生的财产进行分配,在考虑消费和储蓄的时候要收到其现有财产以及一生收入的约束;消费者对于消费和储蓄的决策并没有脱离传统消费理论框架的范畴;消费者对其一生的财富收入进行分配使得在生命中各个时期的消费能够保持均匀这一行为并不受消费者一生财富数量的影响。在确立了这些前提条件以后,消费者任一时期的储蓄就是消费者在该期的收入与特定消费路径之间的差值。

  如果经济中每个消费者都遵循这一消费原则,那么总的消费函数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

  式中,W 为财富,Y 为年收入,参数a 代表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参数b 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费尔德斯坦对莫迪利安尼等人的生命周期假说进行了拓展,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养老保险因素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他认为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可以包成“财富替代效应”和“引致退休效应”.在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中,“财富替代效应”使得个人可以获得即时的养老金保障。这种保障使得个人为养老进行储蓄的动机不再那么强烈,也就是说养老金替代了这部分本来应该靠储蓄得来的家庭资产,从而导致个人消费的增加。而另一种“引致退休效应”

  使得居民产生了提前退休的冲动,所以在退休前的一段时间里,居民会相应地减小消费以为退休后的生活进行储蓄。这两种效应是同时存在在人的一生中的,而费尔德斯坦认为养老保险对于居民消费的综合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谁占主导作用。虽然退休效应可能起到主导作用,然而如果确定的因素导致退休收益的提高就会减小居民的储蓄,所以最终的效果还要考虑两者的综合影响。

  2.5 预防性储蓄理论

  Leland 在 1968 年首次提出了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理论。他认为个人由于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忧虑而进行除正常储蓄之外的预防性储蓄,尤其是在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的国家这种预防性的储蓄动机会更加强烈。在经济学研究中,学者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居民为了应对将来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而进行储蓄,预防性储蓄理论是这一研究的总结和延伸,同时通过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增加不确定因素以及跨期选择消费等因素来进行研究。预防性储蓄理论理论认为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平滑消费者一生的消费,而且还要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件进行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将来的收入存在着不确定性,比如未来经济衰退或者经营不善导致的降薪甚至事业等;其二是将来的支出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一方面可能面临的情况更多,比如健康问题,遭遇伤害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如果处在社会保障福利不高,或者较为动乱的地区,那么居民往往会在消费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储备额外的财富以防范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

  预防性储蓄动机这一消费理论的提出对于研究我国的消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世界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具有较高的储蓄动机,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同时,消费率水平却不高。分析这一现象,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一方面,老一代人经历了国家非常困难的时期,特殊的遭遇使得他们普遍成为十分强烈的风险厌恶者,所以有较强的动机采取措施规避掉将来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还处在一个逐渐改革完善的过程中,以养老保险为代表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公平完善。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再加上我国居民具有较强耐力这一特点,在面对消费的诱惑时其储蓄动机要普遍高于许多国家,而这种较高的储蓄动机最终导致消费被挤出。所以,尽管不能将我国较低的消费率完全归因于预防性储蓄动机,可以肯定的是预防性储蓄是造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讨论解决消费不足的政策建议时,学者们往往将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思路。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居民的晚年生活,减少居民退休之后收入的不确定性,确实可以部分解除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当养老保险体制较为完善且进入平稳的运行期是,可以预见居民对于晚年收入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会减少甚至消失,从而使得居民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其一生的消费。本文研究的是养老保险改革之时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个短期的影响,所以要同时考虑到政策变化对于居民预期产生影响的程度。

  2.6 行为生命周期假说与养老保险

  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型中包含着一些基本的假定,理性人的假定就是其中之一。理性人假定认为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一生的收入来决定消费,同时,财富之间存在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当期还是下一期,任何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是相同的,当期某一单位的财富可以由未来一期一定量的财富来代替。在特定时期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仅跟个人的因素相关,比如消费癖好,性别,年龄,教育等,跟财富所处的时期没有联系。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不能真实反应显示的情况,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虽然从现象上看养老保险和养老金对于消费会产生影响,然而其影响机理可能会超出传统行为生命周期模型的解释范围。

  大卫·莱布森(David Laibson)是研究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认为造成许多消费者没有为退休后进行足够储蓄的原因是因为“即时愉快的吸引力”的影响。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在扩展研究生命周期假说的过程中提出了头脑账户和自我控制能力两个概念。自我控制能力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收入下对于即期消费和远期养老筹划之间进行分配的控制能力。理性人会进行合理的养老储蓄或者预防性储蓄以平滑一生的消费,或者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而现实社会中的人往往对即期消费有着更高的效用值,因而使得即期消费偏高。与此同时,消费者会根据不同的财富形式划分不同的头脑账户,主要有当期可支配收入账户,资产账户以及未来收入账户。根据即时愉快的吸引力,对消费者而言,这三种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也就是说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相应的消费支出量增加的最多,而预期未来收入增加时,其消费支出量增加最少。当消费者将财富从边际消费倾向高的账户转移到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账户时,消费者的总体边际消费是减少的,使得储蓄增加而消费降低。养老保险归类于未来收入账户,并且只有到了退休以后才能进行给付,不能进行提前透支,相当于将资金从当前可支配收入账户转移到了未来收入账户,所以根据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养老保险会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的影响。这恰恰是跟生命周期行为假说得出的结论相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