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提升第一中学班级管理质量的对策
5.1 学校方面。
5.1.1 学校要重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从第一中学当前的管理状况来看,校领导普遍忽视了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忽视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改善班级管理工作现状,第一中学的校领导,就需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管理措施。一是针对班主任教师的需求,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进修活动;二是倡导全校班主任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以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果,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营造良好、公平的校园环境,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平台,以达到激发班主任教师教学管理积极性的效果,不断壮大教学管理队伍。具体而言,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促进建设学习型、科研型班主任教师队伍;(2)管理好学校文化,营造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同时打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减轻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压力,促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情绪,投入于班级管理工作中;(3)组织班主任参加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进修机会,增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在不断的学习过程,班主任教师能够接受到最新的教学管理理念,掌握最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实现班主任管理工作过的创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
(4)鼓励班主任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管理科研工作,创新管理模式。在具体的执行过程,可以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鼓励各位班主任教师加强合作,充分发挥自主性思维,促进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并将之应用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此外,在课题研究过程,通过组内成员的沟通交流,班主任教师能够全面理解教育管理体系的内涵与要求,从而把握教育管理要领;(5)倡导班主任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提升自己的职业化、专业化素质,以实现全面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职业培训活动以及进修学习活动,同时从政策以及资金层面给予支持,5.1.2 加强班级自主管理的制度建设。
以往的班级在进行管理时一般将角色设定为三级。第一级为班干部,主要负责全班事务;第二级为小组长,主要工作是解决小组工作;第三级为平常的学生,他们没有具体的工作事项。这种三级结构的设定必然会使班干部和下级人员之间缺少沟通,因而也就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的机会。这种情况不利于班里绝大多数成员的发展。所以在进行班级自主管理体制形成时,首先要做的是就是要转变这种情况。可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首先应当增加管理岗位的设置。
增设管理岗位,必须要讲传统的三级结构加以转变,可以保障每一位学生有能担任一种班级职务。这种做法可以使得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当中来,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形成较为稳固的凝聚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帮助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引导其主动、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大小事情,通过担任班级职务来更好的锻炼自己。在增加岗位的时候应当是具体到某一岗位的具体事则。如:知识型的可加设图书管理员;学习型的可设各科小组长;活动型岗位可设置各类监督人员或者是宣传小组;服务型的可设置保管人员等。
以上所列举的多个岗位可以实行学期轮换制,学生自己推荐岗位即可,经由班里学生投票或讨论决定。
对于第一中学的班委安排,笔者提出可设置包括班长、体委等在内的 7 人团队;团委可设置团支书、组织委员。在对班委与团委的人选进行委任时,应当交给班里的全部人员共同进行,让每位学生都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与沟通最终实行集体表决,或通过举手或通过投票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以上做法,才能切实实现个人权利。除此以外,还应当在班级中增设老师助手的岗位,可由班级学生依学号的先后顺序轮流出任,每人一天,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该职位的具体职责需要经班级全部学生进行讨论并最终确定:
(1)可依据学校的常规评比,将每日学生出勤状况进行记录,对于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如早退、迟到现象加以严肃对待,并且经全班人员协商对相应的同学施以惩罚。
(2)帮助老师维持课间纪律,及时对那些发生在班级与走廊的嬉戏、喧哗现象进行批评,对相应的同学进行教育并记录在班级日志。
(3)做好学校或者年纪开会的纪律维持工作,并对其加以记录。
(4)对于各类监督员的的工作做好实时监督工作,并对其工作状况做相应的记录。
(5)监督体委工作,保证班级每日下午所开展的"锻炼 1 小时"事宜的进展,还要对体育器材报关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每日的器材归还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记录。
(6)在结束一天的学习之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当天的工作内容加以公布,学生可对其内容做出相应的补充或修改意见,从而确保隔天的工作能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需要对班里设置的各项岗位所应负责的工作范畴加以明确,可以由全班人员进行讨论之后对其进行决定。对于班里的所有岗位在这个学期内的开展进程均可由班内同学经提议后加以改善与补充。
5.2 班主任方面。
5.2.1 更新班主任视角观念。
培训工作首先应当从班级的负责人-班主任开始,不仅对其教学观念进行改善,还要对其工作态度与方法加以修缮,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牢固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扎根在自己日常管理工作中。同时巧妙使用心理学方法对班级加以管理,从而使班级工作评价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只有班主任首先从根本上具备改变意识,才能使其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个人能力的强弱选择并建立起一直班委团队,在班级实行民主制,做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在班内实行集体主义的熏陶与教育,从而帮助班级风气的良性形成;对学生灌输自管的意识,最终实现管理的自动化目的;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应当相互配合并实施,鼓励各科老师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5.2.2 树立主体教育思想。
通过调研可以知道,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学校及老师的管理工作不认同,认为他们过分严苛。基于此种原因,可以明显的看到过于严苛的管理不仅不会对学生有好的作用,还能限制学生主体功能,从而使班级管理无法做到高效。
对班主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对其灌输主体教育理念,应当对学生加以尊重并使得他们能体现自己应有的作用。以往的教育模式本末倒置,未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因而在对其进行教育时仅凭老师的意愿进行裁断,老师对学生的在校活动实行严格监管,学生失去了自主性。因而就第一中学的班主任来讲,可以有以下措施来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学生应当真正融入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参与,具体指的是学生可以将自身完全投入进教育活动当中,而且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来决定自身的学习发展动向。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新课教授之前预先学习,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在上课时将自己的疑问解决;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并解决疑问;坚持让学生学会独立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其次,应当为学生创造主人公的机会,使其能够真正承担起班级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而形成有无教师都是一个样的局面。
再次,应当主动为学生保留一定的空间,使其学会自主选择。为了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依据自身喜好获得进步与发展,就必须要摒弃以往的统一要求,让学生拥有可以自己决断的空间。例如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学习状况,有的放矢的听讲。
对于部分已经全部掌握所学内容的同学,推荐其阅读相关书籍或做跟内容有关的练习即可。
5.2.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繁多,不仅有班级的管理工作,还担任着重要的德育工作以及教学目标任务,这就必然导致其精力不足,因而致使班级管理工作的随意性。
如果只是局限于小的范围,那么其视野必定是狭隘的。应当从其他优秀教师身上借鉴并学习其卓越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找到更多的应对措施。然而现实情况确实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班主任后期继续学习的能力变弱,无暇或无心思进行再学习,然而面对越来越新颖的学生问题,比如痴迷于网络、小说等娱乐性活动等,显得力不从心。
可以组织班主任进行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学会进行各类知识的传输,推荐他们从诸多的班主任书籍中学习别人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本班级的管理水平,将工作向着高效化发展。
5.3 任课教师方面。
5.3.1 增强管理意识和育人的责任感。
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在多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然而要想使其素质得到提升,首先必需要具备一个好的前提,那就是良好的纪律。学校、各科老师以及班主任应该携起手来,帮助每位同学思想与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塑造。然而对于部分任课老师来讲,并未将其育人的作用重视起来,而只是单单负责本门课程授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通过不少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并不是可以时时奏效,总会出现个别同学的不配合。这就好比一个人只进行家庭卫生与个人卫生的清扫工作,却不对周围的环境加以清扫。即便个人卫生良好,那么必然其健康也会受到损害。当遭遇课堂内容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会有部分老师为保障课堂纪律,而对那部分"不听话"的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处理,更有甚者会将其赶出教室。结束课堂后,只是将其告知班主任,交由班主任进行处置,而自己则抽身事外,最终让事件就这么被含糊对待。对于以上事件,无论是哪种解决措施都过于简单粗暴,其最终也只是做表面处理,而无法做到根治。倘若事件再次发生,这部分老师就会将责任推卸给班主任或学生,对学生施以更严厉的处罚,或者是与以往一样简单批评几句就此了事,完全罔顾自己同样身为人师的教育责任。
5.3.2 主动沟通。
通常来讲,学生并不会对任课老师产生畏惧之心。究其原因在于任课老师平常并不与学生做过多接触、对学生的事情不关心、在学生之间并未建立威信等。
特别是某些任课老师平常不会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因而也就导致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过于单薄,这是极为不恰当的。任课老师应当主动和班主任接洽,对班级中的事务有一个大致了解,对学习规划、活动设置、班级问题及解决对策做到胸有沟壑。除此之外,还应该将自己的工作计划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获得他的支持;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时,要及时、主动的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思想动向、纪律维持方面的现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而不仅仅只是将学生交由班主任进行处理之后而不闻不问,对于学生的消极错误方面与积极正确方面都要正确反应给班主任。与班主任共同探索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分析其学科质量高低产生的原因。各科老师可以借用课间时间主动征求学生意见,与之交谈,对学生的状况加以深入了解。这也能极大的促进各科老师和班主任之间的良性关系。任课老师与班主任不同,由于其所具备的特殊性,有些学生愿意毫无保留的与之交流真正的想法。由于学生对班主任有惧怕心理,他们往往不会对其完全倾倒内心的真实感受。任课老师在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不满或者态度,之后可将这些情况反映给班主任,帮助班主任对班内同学的心理动向做了解,促进今后班级工作的改善。
5.3.3 满足学生的需求。
马斯洛依据需要水平的高低动向,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了五大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倘若将该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去,则可能会大有裨益。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要对学生表示关心,用爱心去呵护他们,使其生理以及安全需求得以满足。霍姆林斯基作为知名的教育家,将成功教育的奥秘总结为爱的教育。基于此,老师应当对学生付出爱心,对其表示最真挚的关心,施以爱心,在对其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又不失亲切。师爱能够帮助老师与学生走进彼此,还能帮助消解二者的隔阂。就学生来讲,老师的爱可以满足其心理期望,也能作为积极正面的评价,将学生的内部需求转化成具体的行为动机。
其次,关心爱护学生,应当从细微之处着手。这里所说的细微之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前两级需要,使学生各方面获得保障。例如,关心学生的衣着饮食方面;在节日里送去祝福,也会让学生感到温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切忌打骂与责罚,这两种行为无论哪一种都会在学生心理留下伤害。
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为学生提供示范。老师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老师应为学生传播正能量,用高尚的节操、渊博的知识来打动学生,使其加强学习知识的主动意识。
5.4 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体系。
应该采取一切有用的措施,来使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加以协调。各方应努力加强交流,加强对班级进行系统性管理,从而做到全面教育的目的。从以往的班级管理人员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开放班级管理权限,努力完成合理化、科学化管理,当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极为学生家长。努力创建家校协作模式,让家长也参与到学校教育当中。
5.4.1 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
家长委员会的设置可以帮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通过不断完善,能够实现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后备支持系统而存在。家长委员会应当实行三级制,由学校-年级段-班级三级构成。最小的班级家委会具备独立的特点。
其参与条件为:需得是在校学生家长,对学校以及家教工作充满热情,具备较强的表达和组织能力,乐于奉献并努力承担家委会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要求参与人员具备代表性。
5.4.2 引导家长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育活动。
(1)举行和创办家长学校。在第一中学,开展此举能够使家长尽快学会正确教育学生的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家长的辅助教学作用。还能向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信息。首先,成立组织机构。学校进行机构的组建,由高素质人士担任教学工作,向家长传递各种有关教育的话题,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爱的艺术、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课业、家庭急救小常识等。
(2)举办家教经验交流会。通常的家教会往往只注重形式,搞几场讲座,很多家长都会很认真的听讲并做记录,然而真实的效果却很差。倘若将家教会变为家长自身经历的传授,以及将家教中所面临的问题拿出来大家进行共同商讨,这样既能促进更多的家长知识的增加,还能真正运用到现实情境。先在班级上进行相互交流,推荐表现较好的家长在年级之间进行交流,之后将有代表性的家长可以在学校所举办的家长会上向全校做报告。还要评选出好家长,加以表彰,这样能够起到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实现设置家委会的现实意义。
(3)印制家庭教育教材。学校可以印制有关家庭教育的各类资料,鼓励家长订制家庭驾驭书籍或报刊,向家长推荐优秀书刊,促进亲子阅读之风的形成,努力将现有家庭类型转变为学习型家庭。笔者曾就改方面进行过尝试,每次家长会都会提前确定一个主题并进行印制发送,以便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怎么才能做到与孩子沟通,怎样改善教育方法,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