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藏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共识。发展第三产业就是具体发展第三产业下的各个行业,通过一个个具体行业的发展带动就业。由于第三产业下的具体行业种类繁多,分类多样,包括传统服务业(商业、饮食业、旅店业、交通通信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业、计算机与软件服务业)、流通服务业(交通通信业、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生产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工程和建筑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医疗和保健业、教育、福利)以及个人服务业(理发与美容、娱乐与休闲)等,各个行业对就业的带动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探讨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对就业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各个行业对就业的具体影响,分别探索不同行业的就业特点和演变趋势。为此,本小节将分别对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做分析,从而为增加就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一、各行业就业结构分析
由于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分类标准有所变动,而我们需要研究各行业就业变动的连贯过程,必须依据统一的统计口径。2003 年之前与之后的第三产业行业划分口径不具有统一性,因此相关数据不具有连贯性。同时,我们研究第三产业各行业对就业的影响必须使用最新数据才能反映最新、最真实的情况,才能对未来趋势提供借鉴意义。因此本节将按照 2003 年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行业划分的标准,采用 2005-2014 年的统计数据对西藏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就业带动效应进行探讨。
表3-7给出了2005-2014年西藏第三年产业内部各行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的变动情况,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析西藏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近十年的就业结构状况。
从表 3-7 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西藏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且这一行业的就业比重近十年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从静态角度看,以 2014 年数据为例,西藏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的内部行业依次为:批发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余行业就业比例均低于 1%.从动态角度看,首先定义“变动幅度”为 2014 年与 2005 年相比就业比重的上升率或下降率,比较得出上升幅度较大的几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上升幅度为 5.8%)、住宿和餐饮业(上升幅度为 2.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上升幅度为 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升幅度为 1.4%),而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下降幅度为 6.7%),除此之外其他行业就业比重的变动幅度较小甚至不变。
表 3-7 中出现了 2006 年的异常数据,似乎与其他年份的数据差异较大。表面上看,2006 年西藏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实则不然。比较2006 年与上一年第三产业各个行业的就业人数,发现除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就业人数的绝对量下降较大(下降幅度为 68%),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数有少量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 8%和 7%),其他行业的就业人数都是正常的少量增长。从各个行业就业人数的绝对量上看,就业情况并没有什么异常,导致就业异常高比例的原因是 2006 年全社会就业人数总计比上一年下降了约 73%.由此推导 2006 年西藏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就业的绝对人数也大大下降。其中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较上一年减少约 98%,建筑业的就业人数较上一年减少约 67%,采矿业较上一年减少约 84%,如此大幅度下降的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导致了所谓的第三产业各行业的高就业比例。
通过表 3-7 中的数据,从市场经济角度,我们发现西藏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就业潜力较大。其中批发零售业拥有就业的绝对优势,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教育的就业比例虽然基本保持不变,但也是拥有较大就业群体的两个行业,因而不容忽视。由以上分析得出,西藏第三产业的内部就业结构水平较低,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高,而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容量小,发展缓慢。
二、各行业就业吸纳弹性
为了进一步分析西藏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这里再次引用就业吸纳弹性,具体计算各个行业的就业吸纳弹性。由于西藏第三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发展不全面,因而能够真正计算出就业吸纳弹性的行业较少,但是能够计算出就业吸纳弹性的这几个行业恰恰也是西藏第三产业中的主要发展行业,分析这几个行业的就业能力对西藏的经济发展与缓解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各行业就业弹性分析
依据本章第二节的惯例,本小节依然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就业吸纳弹性。由于行业较多、年限较长,因而计算出来的数据量较大且不利于分析,这里我们计算各行业的平均就业弹性。
各行业的平均就业弹性是根据 2005-2014 年的平均就业增长率除以平均GDP 增长率计算得来的,并非是各年就业弹性的简单相加。所得结果如表 3-8.
从表 3-8 中可以看出,就业吸纳弹性最高的是住宿和餐饮业,达到了 1.22,即住宿和餐饮业的增加值每增长 1%,可以带动就业增加 1.22%.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其就业吸纳弹性弹性为 0.94,接近于 1.这两个行业同时又是就业比重较大的行业(见表 3-7),因此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应该成为西藏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内部行业。虽然房地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0.75)超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就业弹性(0.5),但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就业比重(3.0%)明显高于房地产业的就业比重(0.2%),权衡二种就业指标,得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金融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也不低,达到 0.43,但结合金融业的就业比重(0.5%),目前金融业的就业吸纳空间不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
西藏作为我国西南部高原之上的奇景,其自然资源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显得既独特又神奇,其经济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谈及西藏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可以说是西藏第三产业中发展较快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旅游业是多个行业的组合,因而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就业岗位很多,所以西藏的旅游业创造了大量就业。由于旅游业涉及多个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因此旅游业的增加值计算比较复杂。李江帆①采用一种旅游消费剥离系数的方法来计算旅游业增加值,因为旅游业涉及的行业中只有部分是投入到旅游业中的,只有把各个涉及行业中的旅游消费部分分离出来并加总在一起,才能计算出旅游业的增加值。而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并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因而难以把握。由于旅游业是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的结合体,因此旅游业对西藏的就业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超越任何一个具体行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
(二)各行业就业特点与趋势
综合西藏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比重及就业吸纳弹性,通过与其他省份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作对比,研究各行业的就业特点及未来趋势如下。
1.批发和零售业。改革开放以后,伴随中央召开的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在良好的经济政策发展背景下,西藏的批发和零售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间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比重从 2005 年的 6.2%增长到2014 年的 11.5%,年增长速度为 0.53 个百分点。该行业不仅就业增长速度快,而且一直是西藏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中就业比重最大的行业,对于西藏的就业吸纳问题意义重大。但是西藏这一行业目前的就业比例仅仅相当于内地一个省份 90年代中期的水平。以辽宁省为例,1995 年辽宁省的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的就业占全社会的就业比重为 12.56%②,虽然统计行业标准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大致估计两者不同年代的就业比重相当。虽然同其他省份相比,西藏的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但是该行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同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加上其本身相比于西藏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拥有绝对优势的就业比重,因此批发和零售业仍然是西藏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行业之一。
2.住宿和餐饮业。该行业虽然没有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快,但也是除批发和零售业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其发展速度为 0.22 个百分点。该行业与批发和零售业性质类似,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高,因而有利于吸纳较多的劳动力。但是借鉴 1995 年辽宁省的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的就业占全社会的就业比重为 12.56%,西藏与内地省份的同行业发展水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西藏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住宿和餐饮业拥有最高的就业吸纳弹性(1.22),加之其在第三产业中的就业比例较高,因而住宿和餐饮业与批发和零售业结合,对西藏的就业吸纳具有重要意义。
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自西藏第二次工作座谈会之后,中央开始陆续加强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藏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西藏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就业比重基本上稳定在 3%的水平。西藏地区由于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人口密集度低,因而该行业的就业人员同内地发达地区相比较为匮乏。
即便如此,该行业近些年依然获得了较大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越,拉贡机场高速通车、墨脱公路建成通车;青藏铁路、拉日铁路通车;林芝米林机场、阿里昆莎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相继通航,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然形成。①西藏仓储业发展稳定。
邮政业是西藏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西藏的邮政业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下,也面临电子信息化的严峻挑战,市场竞争力继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要相应提高。由于西藏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比重较低,但就业比重基本稳定在 3%左右。而发达国家该行业的就业比重在 6%左右②,可见西藏该行业的就业增长空间较大。同时该行业的就业吸纳弹性较高,预计未来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
4.金融业。西藏金融业的就业比例较低,仅占 0.5%,但就业吸纳弹性不低,西藏的金融业就业扔存在增长空间。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理应成为第三产业内部的支柱行业之一,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就业比重基本保持在 4%左右③。而西藏的金融业发展缓慢且落后,有其独特的根源。西藏全区金融业的发展只是 60 年的缩影,从发展速度上看,金融业的发展是飞速的。
西藏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西藏金融业不完善的体制机制阻碍了其稳健发展,例如高比例的不良贷款。西藏的金融业受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本身拥有的较大发展空间既是发展机遇、又是严峻挑战。其低就业比例一直较为稳定,但与发达国家 4%的就业比重差距说明现在金融业的就业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5.房地产业。西藏的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6 年拉萨东郊安居小区的建设可以看作是西藏房地产业的起步,2009 年西藏房地产业协会成立。西藏房地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不仅保障西藏低收入人群有房可住,又要促进西藏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①。西藏房地产业发展较快,但近十年其就业比例增长缓慢,目前就业比例仅为 0.2%.辽宁省 1990 年房地产业的就业比重已达到 0.32%②,可见从绝对的发展水平相比,目前西藏房地产业的就业情况不如内地一个省份 90年代初的水平。但是房地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较高(0.75),加上西藏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西藏的房地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其就业增长空间也相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