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郭道晖:《法理学精义》,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2]何勤华:《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3]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4]张兆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岳麓书社 2005 年版。
[5]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6]叶青:《证据法学:问题与阐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7]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8]宫晓冰:《各国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
[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10][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1]崔洁:《论美国宪法的对质诘问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2]李玉萍:《刑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13]陈光中:《21 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4][日]宫泽俊义着:《日本国宪法精解》,董蟠舆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0 年版。
[15][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6]江礼华、杨诚:《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辩护》,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17]沈源洲:《刑事被告人对质询问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18]廖耕平:《对质权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19]邓瑞平:《法论》,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
[20]王彧:《刑事诉讼国际化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21]李忠诚、王建林:《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中的人权保障机制建设》,中国检察院出版社 2013年版。
[22]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
[23]杜钢建、白巴根:《法下的人权与国权》,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24][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第 24 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25]王国忠:《刑事诉讼交叉询问之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26][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27]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8]宋英辉、孙长永、朴宗根:《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29]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30]周宝峰:《刑事被告人权利宪法化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31]熊秋红:《刑事证人作证之反思》,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 年版。
[32]詹俊辉:《刑事被告人对质权及其实现》,载《吉林大学学报》2013 年版。
[33]刘建军、刘润涛:《庭前证据展示的制度设计》,载《检察实务》2006 年版。
[34]潘燕:《论被告人的对质权--从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视角出发》,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 年版。
[35]闵春雷、贾志强:《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探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 年版。
[36]覃卫、王会甫:《试行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操作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