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弗洛姆美学理论及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1 共2947字
  结束语
  
  至此,本论文完成了对弗洛姆美学思想的基本研究与阐释。弗洛姆一生致力于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他始终深切关注着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在工业社会被全面异化的悲剧命运。在他看来,人类自诞生以来,其存在便饱含着孤独的意味。人在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上,他本属于自然,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其自身高度发达的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又使他超越了自然,同自然相分离。人由此被迫剪断了同自然的原始脐带,离开了自然母亲温暖的怀抱,成为了永恒的流浪者。人希望回到自然的家园,但是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行,他感到孤独、无助、恐惧与焦虑,他渴望爱、渴望超越、渴望找寻到新的家园与归属。当人类历史步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当人们体验到物质生活的富足、政治体制的民主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乐趣,人们以为自身的生存需求终于得到了满足,人终于解决了生存的矛盾,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然而,弗洛姆却以其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揭穿了现代社会对人更为深重的压迫与全面的异化。他指出,现代工业社会运用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两种机制,将人牢牢禁锢于充斥着幻象与谎言的虚假世界,以幻想的锁链囚禁人,以虚假的意识操控人,以美好的允诺欺骗人,人最终丧失了对自我的真实体验,放弃了对自由的永恒追求,陷入被全面异化的生存困境无力反抗也无从挣脱。立足于对现代人这一生存现状的深切关怀,弗洛姆为深陷迷途之中的人们找到了一条审美的救赎之路。他倡导以爱的交融冲破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之墙,从而克服生存的孤独与恐惧;以宗教和艺术的审美力量超越现实的种种幻象,进而认识真实的自我及世界。以审美之光照亮自由之路,重建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创造性联系,建构健全的人性与健全的社会,最终实现人之诗意地栖居,艺术化地生存。弗洛姆的思想虽然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但是他倾其一生,为人类自由的最终实现作出了不懈地努力与探索,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与人道主义的情怀,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一路勇敢前行。


  参考文献
  
  ▲ 英文着作:
  
  [1] Erich Fromm,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1967
  
  [2] Erich Fromm, The Sane Society, New York: Hehry Holt and Company, Inc.1990
  
  [3] Rainer Funk, Erich Fromm: The Courage to be Human(trans. By Michael Shaw),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82
  
  ▲ 中文译着:
  
  [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 [德]卡尔·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美]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 [美]埃里希·弗洛姆。弗洛伊德的使命[M].尚新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5] [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6] [美]埃里希·弗洛姆。精神分析与宗教[M].贾辉军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7] [美]埃里希·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M].徐纪亮,张庆熊译,香港:旭日出版社,1987
  
  [8] [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破坏性剖析[M].孟禅林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9] [美]埃里希·弗洛姆。人心[M].范瑞平,牟斌,孙春晨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10] [美]埃里希·弗洛姆。生命之爱[M].王大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1] [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2] [美]埃里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3] [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4] [美]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5] [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6] [日]铃木大拙,[美]埃里希·弗洛姆,[美]马蒂诺。禅与心理分析[M].孟祥森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 中文专着:
  
  [1] 陈秀容。佛洛姆的人本主义:其渊源,内容和影响[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
  
  [2] 陈秀容。佛洛姆的政治思想[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
  
  [3] 郭永玉。孤立无援的现代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黄颂杰主编。弗洛姆着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 孔文清。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 万俊人。佛洛姆[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00
  
  [7] 王元明。佛洛姆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0
  
  [8] 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9] 衣俊卿,丁立群等。20 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0] 张伟。弗洛姆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 学位论文:
  
  [1] 杜敏。精神异化及其心理救治--弗洛姆人之救赎之道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韩松。弗洛姆人性理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
  
  [3] 施立峻。审美批判与理性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美学的批判[D].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
  
  [4] 吴畛。人道主义与人的自我拯救--以社会性格为核心的弗洛姆救赎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
  
  ▲ 期刊论文:
  
  [1] 曹玉文。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2] 都本伟。论弗洛姆的社会哲学思想[J].国外社会科学,1995(7)
  
  [3] 解保军。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病理的批判--《健全的社会》析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1)
  
  [4] 王守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五)--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5] 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1997(6)
  
  [6] 张凌。西方现代美学乌托邦--法兰克福学派美学透视[J].社会科学战线,1997(4)


  致 谢
  
  三年前那个初秋的早晨,父母与我一同步入了这座沉淀着无数过往历史和岁月的校园,从此开启了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三年的时光,如驹光过隙,曾有过学术的困顿与探索,也有过生活的磨砺与领悟,一切于我,都是生命的一种洗礼,也将是一段永远铭记的人生经历。
  
  转眼毕业在即,回望在这里走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心中充满无限感念。感谢我的恩师宋伟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为我打开了学术探索的大门,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与指导。尤其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从论文选题的确定,框架的建构,到内容的充实,不断地修改完善,宋伟老师以悉心的指导与耐心的教诲帮助我攻克了论文写作中的一个又一个难关。感谢文学院的所有老师,他们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积淀,是滋养学子们的沃土。三年来,他们对我学业和生活的指导与关怀让我获益匪浅,毕生难忘。感谢我的同窗姐妹们,陪伴我走过这段后青春的岁月,在最后的学生生涯中留下至多欢笑与回忆。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毫无保留的爱与支持,给困顿迷茫之际的我以生活的勇气,他们是我前行路上最温柔的力量。
  
  行笔至此,终觉硕士生涯即将画上句点。虽对往昔满怀留恋,对未来亦觉些许彷徨,但终究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行,因为生活不曾有结点,生命亦将有太多未知的精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