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概念辨析与特征
3.1 后现代戏仿与类似概念之区别
3.1.1 模仿
模仿论最早源于古希腊,是西方最早的文艺理论,同时,模仿作为戏仿的重要表现手法对其演变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先哲们认为艺术是再现的,艺术的对象是真理或生活。在柏拉图着名的“洞穴比喻”中,他认为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就如一个暗无天日的洞穴,人们在这个洞穴里四肢都是被束缚着的,一双眼睛不能回望,只能前视,洞外那个阳光普照的真实世界,人们是看不到的,仅能凭借散射至洞内的阳光,看见洞壁上的一些“影像”.其中的真实世界即理念世界,而洞壁上的“影像”实为虚幻的现实世界。柏拉图正是在理念论的基础上,生发了“艺术模仿论”.在《理想国》卷十中,他以造床为例阐述了“模仿论”.
只有神造的床才是床的真实体,是理念世界中的本真。木匠根据床的理念所造出的床,只是理念世界的某一具体表现形式,接近真实体而已。艺术家例如画家画出的床,只是模仿个别床的外形,所以,它和真实体相隔更远。从这一系列的生成关系可以推导出,理念世界是最真实的本源,具有无可质疑的权威性,而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虚幻的,是依赖于理念世界而存在的。柏拉图由此认为,人们获得的知识并非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学习来获得的,而是靠唤醒对理念世界的认识,从而获得事物的本真,直接把握事物的最高真实。由此可见,现实世界模仿理念世界,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艺术因此与真理隔了三层。
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亦是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判性的继承了柏拉图的“模仿说”.“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不是在超感性的理念世界,而是在客观的现实世界本身去寻求美和艺术的本质。他认为,艺术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艺术模仿的对象主要不是自然而是人生。他把艺术模仿社会生活提到了首位。”
在亚里士多德主要的美学着作《诗学》中,他明确指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事件、性格和思想,是“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②,是“在行动中的人”③。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不是简单地还原事物的外在的形象,而是反映人们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艺术比现实生活更真实、更美、更带普遍性。在《诗学》第九章,亚里士多德将诗(即艺术)与历史进行比较。他这样写道:“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用散文、用‘韵文';希罗多德的着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叙述已发生的事,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子;至于’个别的事‘则是指亚尔西巴德所作的事或遭遇的事。”
这段话意指,虽然诗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诗的真实是需要深入生活的本真,对生活的现象进行精妙提炼、高度浓缩,从而挖掘出现象内里的规律及本质,诗的目的是要揭露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此处的诗更富有深层次的哲学意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不是僵化的复制、麻木的抄袭生活,更多地是通过艺术创造,揭示生活的本真。
从柏拉图到黑格尔,西方对于精神视野的观照始终是在“模仿”的范式下进行书写的。柏拉图将世界视为洞穴中的深邃射影,继柏拉图之后,模仿论诗学历经了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卢梭等思想者的理论探索,逐渐演进为以“绝对理念”为核心的黑格尔学说。坚持原型与摹本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即坚持原型是真实的、首要的,摹本是从属的、次要的--作为强大的美学传统是文艺的金科玉律。在模仿论美学的垄断下,原作(经典)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于它们的戏谑与批评往往使人排斥,或索性认为仿作没有真正的艺术价值。
直到 19 世纪,工业革命和资本的扩张导致传统哲学的坍塌,现实主义矛盾日益突显,模仿论也宣布了死亡。此时,戏仿作为典型形态形成了新的格局。戏仿不是单纯的滑稽模仿,而是含有差异性的重复,是一种具有批判性的模仿。戏仿是通过同与异的双重结构,借助反讽制造艺术张力,并作为一种生产者式文本,戏剧化地对等级秩序和权威控制进行抵抗的表达方式。
3.1.2 拼贴
拼贴也被有些人描述为一种文学伪造品,尽管它并不是与伪造或愚弄的目的相联系,而且也不必如此联系。彼德和琳达·默雷的《艺术与艺术家辞典》是唯一将拼贴描述为伪造品的辞典。它将“拼贴”定义为“一种模仿或伪造,由一位艺术家从几部真实的作品中提取许多成分,将其再组合,给人的印象是由这位艺术家制作的独立的原创品”,然而拼贴不但可以描述对一部或更多作品元素的组合,其中并无伪造的意图,而且也是对不同成分的再组合。尽管这被看做拼贴的特点,但它也可以在许多所谓“原创作品”中找到,而拼贴的定义又往往与这些原创作品相对立。尽管拼贴比戏仿的历史短,与后者也有所区别,却常被用成戏仿的同义词,特别在法国文学中,它一直被用来描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戏仿。然而,拼贴不仅是一个比戏仿历史短得多的术语,而且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它描述的是一种更中立的混合技巧,并不一定对目标文本进行批评,也不一定滑稽。
列夫·路德维格·艾伯森是关于拼贴的权威,他进一步区分了拼贴和戏仿,认为戏仿和滑稽模仿均由于辩证地改变了模式而与拼贴不同。对艾伯森而言,拼贴也涉及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再创造,但对那些将戏仿定义为模仿作品形式并改变内容的人而言,这样的拼贴仍然与戏仿有所区别。如前所述,以上对戏仿的定义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拼贴与戏仿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复杂性--或不同作品的“双重编码”--它并不常常具有戏仿滑稽、不调和的结构或喜剧效果。然而和这里讨论的其他形式一样,拼贴也许会被戏仿者用做戏仿的一部分,或者拼贴中又带有一些戏仿成分。
《牛津英语大辞典》最初对拼贴的解释较为呆板中立,接下来它列举了一些用法,有的以谴责的方式使用该术语,有的用法又称赞“拼贴者”,但并没有说明所有这些用法都在拼贴所描述的原本更中立的混合技巧上添加了价值判断。
3.2 后现代戏仿之特征
3.2.1 戏仿的悬置性
“悬置”(suspention),源自希腊文,其意思是审察、存疑、中止等活动。将悬置用作哲学术语的当属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他提出了一套描述现象学方法,即通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便部分,即“现象”或“现象本质”.“这一方法又称作本质还原法。他倡导的早期现象学运动,主张在各人文学科内运用现象描述或本质还原法,从中获取较直接、教真确的知识。他试图借助描述现象学的悬置原则,将一切有关客观与主观事物实在性的问题都存而不论,或把一切存在判断’加上括号‘,排除在考虑之外。”
但后现代主义戏仿的悬置性与胡塞尔的“悬置”正好相反,它并非是将鸵鸟头埋进沙漠中的自欺方式,对于存在的问题漠视不理。后现代主义戏仿的悬置性为受众(解码者)提供了足够地空间去理解作者(编码者),引导受众挖掘戏仿作品“双重言说”的“文字(语言)面具”下所要表达的真实意蕴。后现代主义戏仿作品借用戏仿对象的共同性进行自我庇护,同时,唤醒大众的记忆感知,与戏仿对象的差异引发出冲突,藉由其中的隐喻、悖谬来启发大众重新思考评判经典。
正是戏仿的悬置性使得戏仿作品的审美张力得以彰显,为实现同谋性的批判提供了机会。戏仿作品的隐喻悬置的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延溢,从而“散播”生产多元意义或多元主义。
后现代主义戏仿在消解主流价值观、祛魅政治神话等方面发挥了显着的作用,戏仿的悬置性又为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的生成创造了足够的发酵空间。正如哈琴一直所强调的,“戏仿决不是要肢解和消遣过去,而是一种保持批判距离的重复行为,使得作品能以反讽语气显示寓于相似性正中心的差异”①。“这种对艺术传统的戏仿式重奏并非是怀旧的,而总是批判性的。它也并非非历史的或历史化的;它并没有将过去的艺术从其原本历史语境中生拉硬扯进当下的场景。相反,通过一种置入与反讽的双重过程,戏仿展现了当下的再现如何来自过去,以及在连续和差异中又会派生出哪些意识形态后果。”
3.2.2 戏仿的拓殖性
拓殖原指植物的繁殖体在一个新的地区萌发、成长并繁殖后代的过程,笔者将其用来概括戏仿通过寓居于戏仿对象中的同谋性批判而生溢出的真实意蕴。众所周知,“现代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时段,关于现代性的理论众多,周宪在梳理诸多理论后,选取了分化和冲突两个角度切入对现代性的分析,他从社会学的分化概念入手,着重讨论由分化引起的冲突,并把这种冲突视为现代性的内在动力学的整个分析过程。”③笔者认为这恰是差异性、矛盾性的突显过程。
分化的结果矛盾性和差异性在现代社会引发的价值观念冲突愈演愈烈,成为桎梏人类的“囚笼”.现代性认为分化和冲突导致差异和矛盾的出现,后现代则认为差异、矛盾是本质性的存在,两种差异、矛盾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彰显差异、矛盾思维已成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中差异、矛盾特征不断的凸显,戏仿因其所具有的矛盾性和不断发展的特性契合了时代思维特征,被众理论家不断阐发运用。
哈琴在《戏仿理论》一书中,将兴趣转向了戏仿的矛盾这一更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认为戏仿既以反讽方式表明在相似性的中心存在着差异,又显示其违反常规之举是获得正式授权的。似乎就需要一个结合了符号学(语用学)和互文形式的双重模型对戏仿进行研究。但是,在对后现代艺术更为全面的思考过程中,她认为在以上两个研究中所使用的形式主义和语用学方法需要扩展,应当包括这些悬而未决的后现代矛盾所需要的对历史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思考,这些矛盾所起的作用是质疑我们涉及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整个概念,质疑我们对于自己与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联系的认识。
此外,哈琴认为,后现代主义要的是“亦此亦彼”的逻辑,而不是“非此即彼”,这直接导致了后现代主义推崇多元主义和矛盾性,通过戏仿驳斥权威,并于潜移默化中建立一种公众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