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本质主义在文学中的构建研究余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1 共819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当今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分析
【绪论】构建合理的文学本质观研究绪论
【第一章】哲学领域中的本质和本质主义
【第二章】当代本质主义文学观的确立
【第三章】学案分析:本质主义视域下的文学理论形态
【第四章】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的历史性评价
【余论/参考文献】 本质主义在文学中的构建研究余论与参考文献

  余论 合理建构文学本质观

  抓住"本质"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由于过于强调本质的重要性,造成僵化的、惯性的本质主义思维,使得人们开始"釜底抽薪"般地回避本质问题。这就不免有些夸张了。我们在面对当下文学领域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大讨论时对文学本质问题采取一种反思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文学是否具有本质。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纷纷消解了对文学本质的界说,代之以历史性的描述,取消了文学的确定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僵化、固化的思维方式。但是沿着这样的思维方式,文学终将陷入xuwuzhuyi和相对主义之中。"在文学原理的研究中,如果抽掉或悬置文学本质的研究,那么原理的研究就被架空;如果用文学的一些观念问题取代文学本质问题,那么规律性探讨就没有答案;如果用后现代的办法把一切文学本质的规定抹平,那么人类的文学史就会变成一个空洞。"恰如上文提到,本质是事物"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基础。文学本质是文学的基础,把握了文学的特质,也就拥有了对文学最基本的了解和判断。文学有了确定性的意义,本质才能够被言说。杨春时曾经说过:"文学本质在两个层面上是可以言说的:一个是在现实意义上,文学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可以作出历史性的言说。一个是在审美意义上,文学具有超越的本质,具有确定性,可以作出超历史性的言说。"中国文论长期受到本质主义的影响导致关于文学本质的言说大多采取一元论的方式。这明显是有局限的。我们所认为的文学本质并不像是本质主义所设定的那种一成不变的普遍存在,而是具有多样性、历史性的存在。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说过,每一种质都有无限多的等级,例如颜色的深浅、硬和软、生命的长与短等等。尽管他们在质上相互区别,但却是可以被衡量和识别的。物体是具有质的且这种质具有无限性。列宁在此基础上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换言之,列宁认为事物是存在本质,且这种本质是从初级到二级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无限深化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透彻研究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事物和对象的本质的存在和发展是多维度和多向度的。本质的特征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是可以不断向纵深挖掘的,而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从以上观点论断,文学也应是如此。文学的本质也应该是多方面,多维度的;是有层级且可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因此,我们所提倡的,应该是一种多元的文学本质观--以多元的视角去探究文学本质问题。

  尼采的"透视主义"认为,透视的角度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认识只能是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去观察对象,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认知不可能是客观真实。文学本质是一个多层次、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质态,因此,采取多元主义的视角去探求文学本质是值得提倡的。事实上, 国内的许多学者在文学的多本质性观念方面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钱中文先生曾经指出,文学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对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已经被文艺学界不少学者接受。杜吉刚先生认为文学的本质如同我国古代传统观念的"道",是一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存在。人类在社会出现之前无所谓文学,更无所谓本质。在进入社会之后,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语境以及各自不同的生存状况,人类开始构筑自己的文学世界,进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有不同特征的文学质态。赖大仁先生指出对文学的研究和切入角度"肯定仍然包含着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把握,只不过它不再是那种形而上学的、一元论和独断论的判断,而更是一种从文学价值功能与特征出发,综合性把握的、多元性的理解。"顾祖钊先生则将文学多本质的观念转化为实践。在他的着作《文学原理新释》之中,他将文学的本质分为哲理本质观、情感本质观和历史本质观,并认为这三种本质观之间相互补充,合理共存。而且,在他看来,文学本质不仅局限于一个层级,而是包含着从初级到高级不断延伸的多层级系统。

  "只有站在多元主义思想立场上不断进行'本质化',中国文学知识生产才能真正获得生机与活力,才能出现真正非本质主义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多元的文学本质观并不是笼统地将文学的本质定性为几个维度的特征,否则难以避险独断的本质主义文学思想再次出现。而是将这种多元的文学本质格局放入一个开放的领域之中,即历史性的语境之中。事实上,文学本身是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向前的,因为人类实践活动是历史性的,因此文学及文学本质是历史地生成和实现的。

  一般而言,人们理解的"历史性"不外乎是"时间化"的过程。毫无疑问,历史确实总是与时间交杂着,任何的现象都伴随的时间或生或灭。然而,历史性在马克思那里绝不等同于这种"流俗"的时间观,因为历史不仅有变化,而且还有变化中的不变,这意味着历史性不仅是时间性、暂时性,也包含着永恒性。正因如此,我们才拥有了避免神秘主义、相对主义和xuwuzhuyi的空间和勇气。过去所尊崇的单一文学本质观已经明显不再适应当下的文学现实,而多元文学本质观是立足于当下现实的土壤之上。中国的文学经验丰富多彩,并且它绝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事实,而是在人类文学实践活动之中不断地生成与发展,它不仅不可能被一劳永逸地认识,而且几乎每天都在以崭新的面目迎接世人。重视文学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勇敢地介入当下不断变化的文学实践中,正是文学本质研究的题中之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是人才有而非其他事物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种种需求等都是以历史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历史的发展又是依赖于人的历史发展的。我们不妨将这种理论认知引入到对文学本质的探讨之中。

  20世纪50年代,钱谷融先生针对中国文论政治化、哲学化,文学理论空洞化以及文学特殊性抽象化的现实中,提出"文学是人学"的观点。他认为"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文学的任务在于影响人、教育人;作家对人的看法、作家的美学理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对作家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刘再复指出:"'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深刻性在于,它在文学的领域中,恢复了人作为实践主体的地位。由于感悟到这个命题的内在意义,作家把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中心,天才地再现了人类在历史舞台上的各种行为。"文学活动总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文学是由人创造的,它在不同的阶段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其存在的根据和价值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是文学的中心,也是文学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要合理建构当代的文学本质观,离不开这一落脚点。

  参考文献:
  
  一 外文文献:
  
  二 中文文献:
  
  (一)着作类:
  
  英]A.J.艾耶尔:《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李步楼、俞宣孟、苑利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版。
  美] 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
  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美]弗兰克·梯利:《西洋哲学史》,陈正谟译,东方出版社,2013 年版。
  8.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年版。
  德]康 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 年版。
  德]康 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2011 年版。
  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版。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美]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梅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版。
  美]拉曼·塞尔登、[美]彼得·威德森、[美]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美]奥斯丁·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年版。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年版。
  俄]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278 页。
  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7 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7 年版。
  俄]普列汉诺夫:《<二十年间>文集第三版序》,张耳译,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年版。
  26.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像》,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俄]沃洛夫斯基:《马克西姆·高尔基》,衷维昭译,见《沃洛夫斯基论文学》,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李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蔡 仪:《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
  陈吉猛:《文学的"什么"与"如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金永兵:《文学理论本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李春青、赵勇:《反思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年版。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鲁 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
  46. 南 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瞿秋白:《瞿秋白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第 35 页
  钱中文:《文学原理--发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年版。
  钱中文:《文学发展论》(增订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 年版。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钱中文:《文学原理--发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版。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 年版。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当代文艺问题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版。
  十四院校联合编写:《文学理论基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年版。
  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三联文博论丛出版社,2006 年版。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
  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文学美学论着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
  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着选编》(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以 群:《文学的基本问题》(修订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
  70. 朱光潜:《谈文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版。
  
  (二)。期刊文章类:
  
  曹 谦:《反本质主义的本质--评陶东风先生的文学意识形态理论》,《文艺争鸣》,2009 年第 5 期。
  曹顺庆、文彬彬:《多元的文学本质--对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论争的几点思考》,《文艺争鸣》,2010 年第 1 期。
  曹卫东:《文学语言与文学本质--从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说起》,《天津社会科学》,2006 年第 5 期。
  党圣元:《本质抑或去本质、反本质--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研究的两种思路论衡》,《文艺争鸣》,2010 年第 1 期。
  方克强:《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年第 3 期。
  方克强:《重建文学理论的文学焦点》,《文艺争鸣》,2009 年第 9 期。
  高小康:《建构论与本质论:为承认而斗争?》,《文艺争鸣》,2009 年第 5 期。
  黄颂杰:《实体、本质与神》,《哲学研究》,2008 年第 8 期。
  赖大仁:《当代文论:危机及其应对》,《学术月刊》2007 年第 9 期
  雷 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 年卷。
  陆贵山:《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文学评论》,2005 年第 5 期。
  陆贵山:《本质主义解析与文学理论建构》,《文学评论》,2010 年第 5 期。
  陆贵山:《论文学的系统本质》,《文学评论》2005 年第 5 期。
  李 涛:《"后本质主义"文艺学真的可能?--"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批判的再批判》,《东方丛刊》,2007 年第 4 期。
  李咏吟:《普世价值的寻求与文学反本质主义的困局》,《文艺评论》,2009 年第 4 期。
  李自雄:《反本质主义的"错位"与文学本质的重新言说》,《汕头大学学报》,年第 5 期。
  刘锋杰:《反本质主义的"建构":盲点摸不出大"象"来--兼论文艺学研究中的价值维度、知识维度与要素维度的共生》,《文艺理论研究》,2010 年第 6 期。
  刘悦笛:《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学观》,《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6 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 年第 6 期。
  马大康:《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转向--关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考》,《文艺争鸣》,2009 年第 9 期。
  马大康:《从"文学性"到"娱乐性"--一种解构文学本质观的策略》,《文艺争鸣》,2010 年第 1 期。
  南帆:《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评论》2003 年第 2 期。
  南 帆、练暑生、王伟:《多维的关系》,《文艺争鸣》,2009 年第 9 期。
  钱中文:《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文学评论》2005 年第期
  彭水香:《当代西方新本质主义美学》,《文艺争鸣》,2011 年第 15 期。
  秦晓伟:《生存价值观视域中的文学本质言说》,《当代文坛》,2010 年第 3 期。
  单小曦:《文论教材建设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关于中国高校文学
  理论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思考之一》,《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 年第 3 期。
  单小曦:《在文论教材中确立文学存在方式的本体观念--关于中国高校文
  学理论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思考之二》,《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第 2 期。
  汤拥华:《文学何以本质?》,《文艺争鸣》,2009 年第 3 期
  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文学评论》,2001 年第 5 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 年第期。
  陶东风:《移动的边界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文学评论》,2004 年第 6 期。
  陶东风:《文艺学知识的重建思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5 期。
  陶东风:《文学理论知识建构中的经验事实和价值规范》《天津社会科学》,年第 5 期。
  陶东风:《重审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文艺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陶东风:《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文学评论》,2007 年第期。
  陶东风:《略论本质主义知识论与权威主义政治之关系--回应支宇、吴炫教授》,《文艺理论研究》,2009 年第 6 期。
  陶东风:《文学理论:建构主义还是本质主义--兼答支宇、吴炫、张旭春先生》,《文艺争鸣》,2009 年第 7 期。
  童庆炳:《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艺争鸣》,2009 年第 7 期
  王峰:《美学是一门错误的学科?--维特根斯坦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及对新美学的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4 期。
  王洪琛:《理论主义的贫困--由吴炫<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引发的思考》,《文艺争鸣》,2009 年第 7 期。
  王 伟:《何谓文学论争的"中国问题"》,《文艺争鸣》,2011 年第 9 期。
  王晓华:《走向实质多元主义的理论建构--我看本质论与建构论之争》,《文艺争鸣》,2009 年第 5 期。
  王元骧:《文艺学强调艺术本性的研究》,《学术研究》,2004 年第 3 期。
  王元骧:《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5 期。
  王元骧:《当今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三个问题》,《文学评论》,2008 年第 1 期。
  王元骧:《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社会科学战线》,2008 年第 4 期。
  吴 炫:《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文学评论》,2008 年第 4 期。
  邢建昌:《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文艺研究》,2008 年第期。
  邢建昌:《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1 期。
  邢建昌:《理论讲述的科学性问题--以三本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为例》,《文艺报》,2009 年 12 月 8 日。
  余 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 年第 6 期。
  余 虹:《文学理论的生死性--兼谈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
  余虹:《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天津社会科学》,年第 5 期。
  余 虹:《理解文学的三大路径--兼谈文艺学知识建构的一体化冲动》,《文艺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余 虹:《文学理论的学理性与寄生性》,《文学评论》,2007 年第 4 期。
  支 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文艺理论研究》,2006 年第 6 期。
  朱国华:《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河北学刊》,2005 年第 4 期。
  朱国华:《祛魅、解构与大众文化的自主性--当代语境中的布尔迪厄美学社会学理论》,《文学评论》,2006 年第 6 期。
  朱国华:《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研究策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3 期。
  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7 年第 3 期。
  章 辉:《反本质主义思维与文学理论知识的生产》,《文学评论》,2007 年第期。
  张 涵:《论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质》,《郑州大学学报》1982 年第 3 期。
  
  (三)。学位论文类:
  
  张力锋:《模态逻辑与本质主义》,2004 年北京大学博士论文,指导老师:陈波。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2011 年江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指导老师:赖大仁。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2003 年郑州大学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刘太恒。
  唐玉斌:《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研究》,2005 年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周祯祥。
  陈辉辉:《试析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2009 年西南大学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唐晓嘉。
  6. 白 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本质主义理论研究》,2011 年燕山大学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刘叶涛。
  闫 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2010 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指导老师:邢建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