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领域中的本质和本质主义
(一)从本质到本质主义。
1.本质的理论内涵。
本质是在西方语境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它一开始,是以"本原"这一概念出现在早期的古希腊哲学之中。当时的人们发现,世间万物生生灭灭,但自然本身却并没有因之而毁灭。于是,他们认为,事物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叫做"本原"的东西。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们将本原归之于水、火、土、空气、数等等。随后,苏格拉底提出"善的理念"为世界本原,这一观点使得人们从自然界本原的探索转向了对人类自身问题的追问。在此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说。他认为,世界本体存在于超验的"理念"世界之中。
得益于其师柏拉图的启发,亚里士多德成为了第一个对"本质"进行系统界定的哲学家。他认为,"所有命题和所有问题所表示的或是某个属、或是一特性、或是一偶性;因为种差具有类的属性,应与属处于相同序列。但是,既然在事物的特性中,有的表现本质,有的并不表现本质,那么,就可以把特性区分为上述的两个部分,把表现本质的那个部分称为定义,把剩下的部分按通常所用的术语叫做特性。根据上述,因此很明显,按现在的区分,一共出现有四个要素,即特性、定义、属和偶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着名的"四谓词理论":特性并不表现事物的本质,它只是属于事物;而定义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它将事物的本质通过短语显现出来,表明本质是一事物是其所有而不同于他物的特殊规定性。属则是表示在不同种事物的类的本质的范畴。例如,当回答"你面前的东西是什么"这类问题时,这就应该属于本质范畴。偶性则不是上述的任何一种,它可能属于事物,也可能属于不同一的某个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它们四者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如果要给一事物下定义的话,它就应该是种加属差。
这也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事物是由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构成的。
马库斯将之解释为:本质应该是一些对象具有而另一些对象不具有且具有它们的对象一定具有它们。因此,决定事物存在的东西就是本质。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理论主要针对类事物的本质,认为本质是一类存在并区别于其他类事物的事物。
而关于个体本质的思想体现在其"十范畴"理论之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十种范畴,并以实体范畴为中心,其他九种用以规定该范畴。它将实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个别事物,即第一性实体;第二类是所有个别事物的种,第三类是包含种的属,后两类都称为第二性实体。他认为:"所有其他事物,除了第一性实体,或者可以被用来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中。如果第一实体不存在,那么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换言之,第一性实体构成了事物的基础。同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更具体地指出,形式或本质是第一性实体,对于表达个别事物的概念"这一个"和表达事物本质的概念"其所是",二者是'相同和同一个'.个体的本质是个体的基础,是"这一个"成为这一个的决定因素。
2. 本质主义的理论内涵。
关于本质主义的理论内涵,外国哲学大辞典和现代逻辑辞典对此做了如下界定:本质主义(1)"认为事物均有其本质,可以通过现象的认识加以揭示的理论",(2)"认为跨越世界的个体是可以识别的,识别的依据是它们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所共同具有的本质".因此我们不妨将本质主义分为本体论意义上的本质主义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本质主义。
站在现实世界的立场,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本体论意义上的本质主义认为,本质是完全的理想形式,是无可置疑的、真实的、确定的存在。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其"必然"具有的属性,它是一事物具有而另一事物不具有的存在,它经历一切可能世界而保持不变。本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不随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本 质 的 假说 是绝对明晰没 有歧义的,是一种确 定性的决定论。
而方法论意义上的本质主义承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本质,但是这种本质不是某种摆在人类面前的、能一目了然的东西,而是隐藏于事物的背后,需要依靠或者说可以依靠逻辑和理性将之挖掘并描述出来。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我用方法论本质主义这个名称来表示柏拉图和许多他的后继者所主张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纯粹知识或'科学'的任务是去发现和描述事物的真正本性,即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那个实在或本质。"站在可能世界的立场上,克里普克现代本质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等同于其在某个可能世界的本质。它是由各种现实世界可能性决定的。而对于如何判断事物的必然性这一点,则需要诉诸认知主体的社会实践方面。
不管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本质主义,还是克里普克的现代本质主义,他们都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一种稳定的、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能力去发现和认识事物的真正面貌,描述事物的内在实质。
3.本质与本质主义的差异。
本质是本质主义的内在根据,而本质主义则是人类在追问本质的过程中一种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展现。
在早期的哲学之中,古希腊人们都认为事物的本原是一种具体的能用感官感知的存在。例如闼里斯认为"水"为万物之本原,赫拉克利特则把"火"作为万物的本原。在哲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古希腊人们渐渐意识到将万物的本原归之于某一种具体可感知的实物是难以解决大千世界繁多的事物本原问题。因而,哲学家们开始尝试着寻找万事万物中的某种共同存在。最开始注意到这一点的,是安娜西曼德。他认为万物的本质或原理,并不如他老师闼里斯所设想的水,而是一种无穷的永久不灭的实体。于是,他提出"无限者"这一概念。随后,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数"是万物之基。他们发现度量、次序、比例以及常规的循环都可用数目表现出来。若没有这些数目,便不能有这样的关系、循环和次序。因为他们认为,数目是万有之本,为万有之实体和基础。从具体的存在到多事物的共同存在,这一转变证明了当时的人们开始从具象走向抽象,表明了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正在不断提高。"最早的希腊哲学是自然主义的,……那种哲学是本体论的,因其研究万物的本质:他大半是一元论的,因他用一种单一的原理,解释一切想象;他是武断论的,因他真朴的假定人类心理有解决宇宙问题的能力。"因此,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可以被看做是本质主义观念的前奏。
正是这样一种"单一""武断"的论调,使得古希腊中期的哲学出现了各种"怀疑"的运动。"这个时代的哲学渐渐得不信任人类心理有解决宇宙问题的能力。"面对这一困境,苏格拉底最先发声,他拥护知识,并认为真理是可用一种逻辑的方法得到。这一论断可以被看做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先声。苏格拉底在探讨"知识"问题时认为,概念是撇开具体实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后来,柏拉图用"理念"来解释"概念".他认为人类的感官知觉是发现不出真象的,它只能给我们以变化的、偶然的、个别的、流动的东西。因此吾人必须超越感觉知觉,以"理念"描述万有之普遍的、不变的、根本的情形。而哲学之目的,就在于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去驱使我们超越感知,趋向"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四谓词理论"和"十范畴"理论为本质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本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本质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2)本质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必然属性。而本质主义则是在对本质的无限追问之后将本质认定为一种先验的、超越历史性的普遍存在。
(二)本质主义的特征。
1.思维方式:二元对立。
在本质主义观念发展初期,"二分"就成为本质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如之前所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数"是万有之实体和基础,同时认为而"数"有奇偶之分,奇数不能分为二,偶数能分为二,而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
所以,奇与偶、有限和无限组成了实体的本质。本质主义表现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就是二元分化。
亚里士多德认为,永久不变的观念或法式是以宇宙为理想世界,内部彼此相关且为有机的全体。这种法式或观念为万物之根本原因与本质,是使万物之为万物之原动力。然而,在法式或是观念离不开感觉世界,它们是感觉世界的一部分。
在感觉世界之内,在感觉世界以法式和生命。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经验世界,不是不可信赖的现象。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经验世界,经验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这就说明,在人的经验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感觉世界,并且那个独立自存的感觉世界构成人的经验世界的基础。因此人们应该通过对经验世界的现象研究去把握感觉世界,去追求感觉世界中那种固定的、普遍的、永恒的本质。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本质主义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坚持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把感官所把握到的现实世界视为一种处于生灭和变易之中的偶然现象,认为只有理性所把握的本体世界才是永恒不变的。"这种思维特征的显现最早从巴门尼德开始,他认为思想的对象是隐藏于万事万物背后的,那种单一的、连续的、不可分、永远不变的"是",而那种有生灭的现实世界只是感觉和意见的对象。在此之后,康德将客观世界分为对象与自在之物两个不同的世界。这个"对象"可以称为现象,是"自在之物"(本质)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但是康德认为人们只能认识彼岸的现象,却不能认为"自在之物".与康德不同,黑格尔则认为,本质必然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本质与现象是密不可分的,现象蕴含本质,本质表现为现象。因此,他认为,当人们认识了现象的同时,也因此认识了本质。
2.价值取向:求真。
本质主义体现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人之心理有一种官能,可以构成普通观念,又能由多数的个别的事例中依其类似之点构成概念,并以同类者为基础构成一般的判断。"换言之,这种官能在本质上是与铸造世界上事物之普遍理性相同的。也就是说,本质主义在某些程度上会等同于理性主义。
本质主义哲学家们都要求从繁复复杂的现象背后去挖掘事物的本质,通过理性的思维工具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随着人们对中世纪"上帝"的怀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回归人类自身,找回人存在的价值。从此,人类的理性便开始真正得到重视,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所说,人和世界都是活生生的,物质带着诗意的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因此,在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之下,人们发现了隐藏于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打开客观世界的大门。
在这种本质主义理性的思维方式之下,人们开始追求"真理"和"真知".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思想与实体相符合。如果观念是有价值的知识,那就就必须有与之相符的实体,因为各种实体是与我们普遍的观念相符合的。各种实体将观念显现出来,并由此演绎,以得到新的绝对确切的知识。在柏拉图看来,知识是有区别的,可以分为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然而,哲学家们要做的是找到真正的有价值的知识。那么要判定知识的真伪,只有抓住与吾人之观念相符的实体,把握本质,才能发现有价值的知识。
梯利在《西洋哲学史》中提到,有价值的知识或普遍的知识,并不是我们脑子中的思想昙花一现;数学之真理,真、善、美之理想,必须是实在的,必须是独立的存在。真正的实体是永恒不变的。想要把握真正的知识就必须善于万事万物从捕获永久不变的本质。然而,我们的知识是靠着知觉产生的,何为真,何为假,我们该如何区分呢。恰如芝诺为知识设定的三种条件一般,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标准:概念与实体相符。所以,透过理性,我们便会对世间万物产生普通观念与概念。感觉影像,如果是与其对象之确切的观念相符,便是真实,否则,便是虚假。本质主义追求的正是事物的本真,由这个本真来决定此事物为此事物而非其他。
3.身份特征:精英与立法者。
本质主义二元分化的思维方式为世界设立了"主体"与"客体"、 "内在与外在""本质"与"现象"等的二元对立。而在本质主义看来,"客体"、 "外在"和"现象"的存在是为了探究并确定"主体"、"内在"和"本质".当人们一旦发现了事物的本质,现象的存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在本质主义设立的这些二元对立的关系体中,前者往往占据着主要的、支配的地位,而后者则往往是次要的、附属的那一方。前者制约着后者,就构成了一种充满精英意味的统领关系。
现代性是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思想最为盛行的时代之一。在本质主义思维二元分化的基础上,现代性以 "知识\权力"为其显着特征的。权力需要知识,知识赋予权力以合法性和有效性。权力的目的在于形成并维持一种信仰的优越地位,它削弱了其他信仰的势力,使之无法得到坚定的支持和守护。这种权力与知识的共生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根据某种预定的秩序模式管理整个社会系统而产生。正如王晓华曾经说到,具体事物、人、世界乃至于宇宙,都是站在本质的立场,要求人们服从于本质所设立的相关的规律体系。本质主义者为世界设立了一套程序性规则。这些规则由于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因而具有一种普遍的有效性。通过程序性规则,本质主义者可以获得真理,并形成有效的价值判断和艺术趣味的选择。因此他们也就被赋予了对社会各界所持信仰进行有效判断的权利和责任。
鲍曼在其着作《立法者与阐释者》一书中提到:"立法者角色由对权威性话语的建构活动构成,这种权威性话语对争执不下的意见纠纷作出仲裁与抉择,并最终决定哪些意见是正确的和应该被遵守的。"本质主义通过对"自然"秩序知识的控制,以自己权威性的话语对世界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以自己所设立的程序去进行价值与道德判定,因此被赋予了立法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