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重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自从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 WTO 以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更是发展迅速。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规模的出口贸易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产值和就业机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之一;但同时,大量出口产品的生产也增加了国内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为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意识到必须要积极主动的采取全球合作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然而,不管是 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是 1997 年缔约方大会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亦或是 2011 年在南非召开的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主要还是针对排放源头进行规范,也就是按照生产过程计算碳排放。这使得一些碳消费国在满足自身消费需要的同时,却可以不必承担 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从而形成了碳泄漏现象。如果忽视国际贸易带来的碳排放转移,也就是忽视对外贸易中产生的隐含碳排放问题,那么就会极大的降低执行减排协议的效果。
尽管《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没有指标性的减排要求,但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不承担 CO2减排义务,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中国已然无法置身其外。中国政府在 2009 年宣布“2020 年的中国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40%-45%”,此计划已作为约束性指标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中国政府承诺:2020 年中国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等方法增加碳汇,使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4000 万公顷。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1.1.2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出口贸易对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前,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平缓。在中国正式加入 WTO后,进出口贸易额迅速扩张。2001 年中国外贸总额为 4.22 万亿,贸易顺差为 0.19万亿元,其中出口占 52.2%;到 2007 年中国外贸总额迅速发展为 16.67 万亿元,贸易顺差为 2.02 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出口占 56.05%;2011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 23.64 万亿元,贸易差额为 1.01 万亿。2013 年全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25.48 万亿元,冲破 25 万亿元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关口。
其中全年进口贸易总额为 11.93 万亿元,增长 7.3%,出口贸易增长 7.9%,达 13.53万亿元。[1]
虽然中国已经跻身为贸易大国,但贸易优势并不显着。因为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主要为粗放式、附加成本较低,以高能耗、低产品附加值为主要出口产业,这导致了可持续性不强,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工厂”。
1.1.3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全球化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制定《京都议定书》后,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逐渐被提升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心。
一直以来,关于国际贸易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争论就存在。世界贸易组织对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贸易环境问题不仅是 WTO 成员国,更是国际组织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贸易增加并不会对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利用效率产生自然的推动作用,也不会促进一个更好的环境质量的产生。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对外贸易可能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缓慢,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虽然中国对外贸易有了量的变化,仍缺少质的改善。中国对外贸易以量取胜,缺少贸易优势。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主要为粗放式的,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来维系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这种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不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替代其他贸易进口国排放了大量的碳。[2]
1.2 研究意义
据统计,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随着中国排放的继续增加及新一轮气候谈判的开始,中国面临的 CO2减排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出口第一大国,纺织品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之一。自 2000 年后,中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 10%,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虽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贸易顺差,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且严重污染了环境。纺织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废气、废水的排放量都“名列前茅”,能源消耗也居高不下,从低碳经济、有区别的国际碳减排责任角度出发,纺织行业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对各国实际消费的碳排放以及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对各国的碳减排责任进行重新考查。[3]
在国际国内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积极应对挑战,维护国家利益,赢得更多国外的支持,参与有关国际气候变化的谈判活动,争取更多碳排放群,维护中国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赢得与中国发展阶段与发展状况相匹配的国际减排责任,同时也为《京都议定书》后续框架协议的谈判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以及理论上的依据。
评估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隐含碳,分析其影响因素,对纺织品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及进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出口贸易政策制定,引导纺织品出口贸易向着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