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会计硕士论文

公司治理视域下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07 共5145字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不健全;资本市场治理机制失效、社会中介机构不负责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现象层出不穷。安然作为曾经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由于内部利益集团的寻租,导致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在短短几个月之内轰然“倒塌”;雷曼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是由于利用会计造假粉饰财务报表,最终使投资者遭受惨重损失。在我国,2012 年八大公司利用造假手段“包装”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不仅使众多投资者利益缩水,也使公司自身市值大量蒸发,这种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的例子比比皆是。从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来看,包括行政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及文化因素。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影响因素都要通过内外部公司治理结构来发挥作用。从内部公司治理角度来看,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独立性缺失、监事会形同虚设等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导致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严重的违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存在继续扩大化的苗头;外部控制权市场无效、真正意义上的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政府监管不健全、中介结构丧失独立性导致监督上市公司的外部“警察”不“巡逻”,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会计信息的违规披露不仅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甚至严重阻碍了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就十分必要。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作为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工具,一种用来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必要手段,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并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而公司治理产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及因此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也就成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动力。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和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各方面都不是很规范,所以不可避免地使其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股一股独大、中小投资者股权表现力不足、监事会形同虚设、经理人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等,内外部公司治理存在的种种缺陷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从而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致力于从理论高度上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达到资本市场可持续运行的需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而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同,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文侧重于研究国内学者的文献,同时也借鉴了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从而对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

  (2)规范研究法。利用规范研究法研究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通过选取部分数据分析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的现状,对文章中提到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造成这一现状的成因,最后根据理论和案例研究提出完善内外部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3)案例分析法。引用“绿大地”这一近年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的典型案例,结合前几章的理论进行成因分析,最后得出与前几章理论研究一致的结论,旨在说明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内外部公司治理的缺陷,案例研究增强了本文的说服力。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国外资本市场产生出现较早,其学者早在 20 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诸多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公司治理来发挥作用的,于是开始研究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国外学者主要从股权结构、内部控制特征、外部环境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股权结构

  Warfield(1995)指出当管理层合理持有公司股票时,就会降低公司盈余操纵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该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Laporta (2000)提出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股东就会更多地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样就有可能实施财务报告舞弊,利用会计信息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力,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Wong(2002)通过选取几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那么该控股权股东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控制管理层,共同伪造、粉饰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下降。Fan(2002)研究发现,大股东常常运用自己的持股优势控制了整个股东大会,导致小股东的投票失效,这种“独裁”现象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下降。

  (2)内部控制特征

  Willamson(1984) 指出, 董事会组织结构对影响监督约束经理层起到一定的作用。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其监督约束作用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随着独立董事人数比重的增加, 董事会就更能有效监督约束经理层行为,从而减少经理层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空间,进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Peasnen,Pope 和 Young(2000)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越能减少经理层粉饰财务报告和操纵盈余的可能性。Chtourou(2000)发现监事会规模与高管操纵盈余管理负相关。 Carcello(2002)指出,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财务报表,发表真实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Neal(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也就是说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越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就越高。

  (3)外部环境因素

  Watts(1980)认为,高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需求直接决定其选取何种层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市场恶性竞争的存在,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客户,丧失独立性的情况时有发生。Bushman(2005)在《财务报告动机》一文中,通过以跨国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法律制度健全、资本市场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其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告更具可信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股权高度集中会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降低;董事会规模、独立性、机构设置等都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基本都没有涉及激励约束机制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大多是从内部公司治理角度切入的,外部公司治理主要是考虑法律和监督环境。

  1.3.2 国内文献综述

  21 世纪是我国资本市场步入新纪元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问题逐渐喷涌而出,其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层出不穷,于是我国一些领域的学者开始探索其影响因素,最后发现这些因素都可以归纳为公司治理的缺陷。具体来说,我国学者主要是从股权结构、内部控制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规模)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最新研究开始涉及激励约束机制,但还不是很成熟。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

  (1)股权结构

  刘立国等(2010)认为股权适度集中,即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当,既能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又能减少经理层财务造假行为。蔡宁等(2003)认为股权高度集中容易造成大股东控制整个公司的现象,股东之间的约束机制失效,则经理层沦为控股股东意志的代言人,极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刘立国(2011)将近几年来因违规披露会计信息被证监会处罚的 40 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股权性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其更容易出现违规披露的现象,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之正相关。

  (2)内部控制特征

  于东智、池国华(2004)指出,董事会规模越大,约束机制越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就越低。也有学者有相反的研究结论,如,崔伟、陆正飞(2009)利用模型分析了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即董事会规模越大,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会越高。吴清华等(2006)发现独立董事人数越多,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经理层操纵盈余的现象。李维安(2006)①通过对董事会召开会议的次数多少对其监督职能发挥的影响的研究,他发现,董事会会议召开得越频繁,说明责任意识越强,则就会对经理层形成更大的制约。而杜兴强、周泽将(2007)则研究发现董事会会议召开的次数与股东大会参与盈余管理的程度呈正相关。 曹皖青,韩煦(2012)分别通过对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董事会特征作为自变量,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要求(真实可靠、及时相关)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有相同的研究结果,即董事会规模越大,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可能性越大。蒋松桂、蒋栾(2010)以上交所 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 2009 年上市公司年报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和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规模较小,而且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提出应该引入债权人等外部人作为监事会成员,监督约束经营者行为。

  (3)激励约束机制

  彭睿(2013)选取国有控股公司的样本数据,引入博弈论模型和五粮液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造成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根本原因是内外部公司治理的缺陷,提出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来强化经营者行为,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4)外部治理因素

  王斌、李常青(2009)以深交所 2003 - 2008 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报告书及 1900 多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法律制度环境、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发现法律制度规定地越详细,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越强,越会给上市公司造成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石美玲(2010)以深圳证券交易所 2005-2007年的 1328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别从市场、政府、债权人、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市场竞争程度、内部经理人员的选取途径、中介机构的审计意见报告、政府的监管力度、债权人施加的压力等均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

  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笔者发现:国内学者早期基本集中于内部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但近年来都开始跳出“牢笼”,将外部公司治理同样作为研究重点,这无疑是研究的一大进步。虽然国内外的研究结论不大相同,这可能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较快,已经逐步趋于完善,而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再加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不同,就使资本市场的状况也各有特色,但是研究的方向总体来说还是一致的。此外,大多数国内外文献均未涉及到激励约束机制,且侧重于针对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有关外部治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至今尚未成熟,但是外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作用这是肯定的。因此,本文跟随研究的新思路,就内外部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分析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建议。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的背景下,以公司治理视角研究其对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造成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套用“绿大地”案例进行进一步论证,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从五方面着手。即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方法、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内容,最后指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对公司治理及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相关概念上的界定,并将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舞弊冰山理论作为二者的理论渊源进行了阐述,以作为后续论证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将公司治理分为内外部两个视角,并具体分析内外部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第四部分是针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前一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证分析,最后得出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套用“绿大地”这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的典型案例,揭示其由上市公司的佼佼者到“ST 大地”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对前几章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论证,以点及面,增强本文的说服力。

  第六部分主要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在内部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中,运用舞弊冰山理论论证了引入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并在结论部分做出了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议;第二,建议在推动国有股合理流动时,不是盲目全盘推动,而是提出了分领域推动的建议,对于涉及国家安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要保证国有股的绝对控制权,其他领域要适应市场管理模式,推行股权多元化;第三,将外部公司治理也作为一个重要切入点,就其包括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合理论证。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选取不足,没有利用相关模型对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