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金融硕士论文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04 共1628字

  第2章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研究

  2.1 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事实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明确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机构之前,总是存在由政府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1924 年捷克斯洛伐克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存款保险制度,但在 1938 年就停止了运作。目前世界上运作最长,影响最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美国在 1933 年建立的联邦保险制度。继美国之后,几乎所有发达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也纷纷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尤其在近三十年,建立速度明显增加。截至 2014 年 1 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 113 个,而在 1984 年仅为 84 个。其中,仅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有 5 个国家新建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不同收入水平与地区有明显差异,其在高收入国家尤其普遍,采用率约为 84%,远高于低收入国家的 32%.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96%)采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仅以色列和圣马力诺例外,而这一比例在非洲仅为 24%.

  2.2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基础

  2.2.1 银行业具有内在非稳定性

  银行内在不稳定性的根源是银行业资产负债流动性的不对称,即银行贷款的流动性要比存款的差的多。原因是存款合同对存款人的法律约束并不是很严,且存款人在收益与期限上有自主选择权,而贷款合同对银行的约束要严格得多,在贷款合同期限未满之前,银行在无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不能提前收回贷款。银行资产负债流动性的不对称,易使银行产生流动性危机,引发银行挤兑,甚至面临破产倒闭。此外,银行业面临多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借款人无力或不愿还贷款本息导致银行受损)、流动性风险(对存款人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不足)、利率或汇率风险(利率或汇率变动对银行筹资成本和资产收益的影响)等。上述风险的存在是银行业内在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2.2.2 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存款人与银行在对贷款营运质量信息的掌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存款人很难区分有清偿力的优质银行和风险较大的银行。当银行挤兑蔓延到有清偿力的银行时,存款人会因为无法辨别优劣银行而从所有银行中大量提取存款,造成大范围的银行挤兑。

  2.2.3 中央银行处理问题银行的局限性

  中央银行在处理银行挤兑和倒闭时会面临两难选择,表现在若央行不向问题银行进行资金援助,则与其最后贷款人的职能相矛盾,但若央行借款给有清偿危机的银行,"额外投放的货币又会破坏原本正常的货币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更有可能让货币流通问题雪上加霜。可见,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虽然有防止挤兑和保护存款的作用,但与存款保险制度相比,它的作用是间接的、隐含的、非法定的、不可预知的。因此,银行体系的稳定仅仅依靠央行是不够的。

  2.2.4 新制度经济学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解释
  
  1960 年科斯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之后科斯第二定理被推出,"只要存在正的交易费用,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科斯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而制度的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美国银行业在上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间经历了惨痛的挤兑和倒闭热潮,存款人损失巨大,其对银行业的信心大大扣减。金融制度交易费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由大批银行挤兑和倒闭引发的巨额社会成本,所以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从而恢复社会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新制度经济学"假定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或动机,一方面,通过冒险、创新、寻找机遇来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可能将自身的成本或费用转嫁他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故意损人利己,造成机会主义动机或行为的外部性负效应。"存款人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会更无顾虑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银行的了解与监督,从而纵容参保银行进行更高利润而更高风险的经营,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就要求存款保险机构加强对参保银行的监督与管理,明确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实行风险厘定保险费率管理等,以防止投保银行过度从事高风险业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